基本信息
书名:西湖游览志馀
定价:59.80元
作者:(明)田汝成,陈志明 校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60441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西湖游览志馀》是田汝成在编辑《西湖游览志》过程中搜集的一些超出西湖范围的材料,加以整理而成,其内容还以记述杭州之事居多。此书不同于《西湖游览志》的另一点是,它从以记山川地理为主转移到以记载掌故轶闻作中心。所以《志馀》比《西湖游览志》含有更多的文学资料。
宋、元以来,记载杭州地理名胜、社会风习的作品不少,如《或淳临安志》、《都城记胜》、《武林旧事》等,但都偏于记载史实,不像《志馀》除开记录一些诗词外,并载有一些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后来还被人改编为白话小说。如周揖《西湖二集》和已失传的《西湖一集》,就大半取材于《志馀》。《志馀》卷五中关于史弥远的故事就是《西湖二集》中《觉黎一念错投胎》的依据。而《西湖二集》卷一《昊越王再世索江山》也是采用《志馀》卷一中关于钱镠的记载敷衍成篇。
目录
卷一 帝王都会
卷二 帝王都会
卷三 偏安佚豫
卷四 佞幸盘荒
卷五 佞幸盘荒
卷六 版荡凄凉
卷七 贤达高风
卷八 贤达高风
卷九 贤达高风
卷十 才情雅致
卷十一 才情雅致
卷十二 才情雅致
卷十三 才情雅致
卷十四 方外玄踪
卷十五 方外玄踪
卷十六 香奁艳语
卷十七 艺文赏鉴
卷十八 艺文赏鉴
卷十九 术技名家
卷二十 熙朝乐事
卷二十一 委巷丛谈
卷二十二 委巷丛谈
卷二十三 委巷丛谈
卷二十四 委巷丛谈
卷二十五 委巷丛谈
卷二十六 幽怪传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简直是艺术品的级别。字体选择典雅,行距适中,即便是大段的文言文,读起来也丝毫不觉吃力。我注意到,书中穿插了一些手绘的插图,线条简洁有力,寥寥数笔,却精准地勾勒出了景物的神韵。这些插图的风格与文字的沉稳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既没有喧宾夺主,又起到了很好的辅助说明作用。我个人更侧重于阅读那些关于地方方言和民间传说的部分,那里面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作者对当地流传的俗语、谚语的记录,细致入微,为研究地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口述史料。读到此处,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游览名胜,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地方文化的“寻根”之旅。它不是那种提供旅游攻略的书籍,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是这里,而不是别处”的深层原因。对于致力于地方志研究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田野笔记。
评分这本厚厚的典籍,封皮古朴,墨香扑鼻,光是掂在手里,就仿佛能感受到它承载的岁月和故事。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从一家老旧书摊里淘到它的。初翻几页,便被其深邃的文字功底所折服。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对于古时杭州的市井风情、文人雅士的交往叙述得入木三分。尤其是一些对园林建筑的描摹,那种对结构和意境的理解,绝非寻常游记所能比拟。读来,脑海中自动浮现出曲院风荷的朦胧,苏堤春晓的明媚,仿佛置身其中,能嗅到湖面湿润的空气,听到桨声欸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某一特定时期的风貌,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体验古典美学的独特视角。它像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耳边轻声细语,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细节一一拾起,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合上书卷,心中涌起一股对前人生活方式的无限向往,那种从容不迫、注重情趣的生活哲学,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瞬间,我最大的感受是:这哪里是游记,分明是一部精妙的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报告!它的结构布局非常严谨,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信马由缰,而是按照地理方位和历史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作者似乎对每一座亭台楼阁背后的典故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考证欲望,引经据典的力度之大,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学术功底。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民间节庆习俗的章节,那些关于采菱、放河灯的记载,生动鲜活,仿佛能听到当时的喧哗与欢笑。与其他强调风光旖旎的游记不同,这本书更关注“人”与“景”的互动,探讨了特定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居民的性格与审美。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查阅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典故,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智力满足感。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思考,去探究,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信息。对于深度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有些失望,因为封面看起来太过于“老派”,我本以为会是枯燥乏味的古文堆砌。然而,一旦进入正文,那种沉浸感立刻抓住了我。作者的叙事声音非常独特,他似乎既是一个局外人,冷静地观察和记录;又是一个深情的参与者,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这种双重视角使得文字既有客观的史料价值,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最令人称奇的是,书中对光影变化的捕捉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描述清晨的薄雾如何温柔地笼罩西湖的远山,傍晚的夕阳如何将湖面染成一片金红,每一个场景都如同高清摄影师捕捉的慢动作镜头。我发现,自己开始用作者的眼睛去看待现在的西湖,很多曾经走过路过的地方,在经过这样的文字洗礼后,似乎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本书成功地跨越了时间,让一个现代的读者,能够通过文字的桥梁,与古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评分这本册子给我的感觉是“厚重而通透”。通透,是因为作者的文笔极为洗练,他擅长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最丰富的意境,没有一句废话,直击核心。厚重,则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学养。书中时常引用一些佛道典籍,或是一些地方志中的批注,使得整个叙述体系非常扎实,显示出作者绝非一时兴起之作,而是长年累月浸润于此地文化之中的成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互影响时的辩证思维。比如,他分析了特定水文条件如何促成了某些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区域的社会结构。这种跨学科的观察角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需要全神贯注的智力马拉松,需要读者投入时间、耐心和思考。它最终给予的回报,是远超一般轻松读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长河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