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风光(西班牙文)
定价:220.00元
售价:149.6元,便宜70.4元,折扣68
作者:张超音,高源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8516172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一个美丽而又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国度。缭绕、法度庄严的五台山,石奇水幻、有“绿色宝库”之称的张家界,天高云阔、碧波连天的青海湖,以及漓江、峨眉山、丽江、九寨沟……等等,各具特色。本系列专题片选取了中国、有特色、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中国的自然风光。中国是一个位于东半球,太平洋中东部的东亚国家,占地960万平方公里,其土地面积占据了全球土地总面积的1/15、亚洲土地总面积的1/4,是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大国家。其与其他国家的陆地边界为惊人的2万公里,有14个邻国。其海洋面积3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公里,北端到南端相距5.2千公里。其境内有众多山川、湖泊和河流,幅员辽阔,地广物博,风光优美。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太精美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采用了高质量的哑光纸张,触感温润细腻,那种低调的奢华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特别是那个烫金的书名“中国风光”(虽然我看到的是西班牙文版,但设计语言是共通的),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迷人的光泽,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内页的纸张选择也极为考究,厚实且富有质感,即使用力翻阅也不会有损坏的担忧。印刷色彩的饱和度和精准度令人赞叹,即便是最细微的色彩渐变也处理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他们排版的留白处理,那种恰到好处的疏朗感,让每一幅“画面”都有了呼吸的空间,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完全不是那种为了塞满内容而堆砌文字的平庸之作。这本书的实体感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美学的致敬,无论是作为书架上的装饰品,还是在友人来访时展示,都显得品味非凡。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出版方对“风光”二字的深刻理解和对读者的尊重。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瞬间飙升,相信内容本身也必然是经过千挑万细选的精品。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就是那种极其碎片化、但每一点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需要读者自己去拼凑出宏大图景的文学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类似的体验,不是那种大段大段的宏观论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准捕捉到的瞬间场景,来构建出对中国某个特定地域乃至整体风貌的深刻印象。比如,我期待读到关于江南小镇清晨薄雾中,桨声欸乃的细微描写,那种湿漉漉的空气感和隐约的炊烟味仿佛能穿透纸页。又或者,是西北高原上,牧民在烈日下,牛羊皮毛反射出的那种近乎刺眼的白色光芒。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捕捉情绪的能力,是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景点名称和历史数据。如果这本书能够成功地调动我的多感官体验,让我读完后不仅“看到”了风景,还能“听到”风声,“闻到”花香,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成功的视觉文学作品。这种沉浸式的、带有强烈个人主观色彩的记录,远比冰冷客观的介绍更具感染力。
评分我对于图书的“可使用性”和“多功能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坦白说,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放在客厅茶几上供人翻阅的“花瓶书”。理想状态下,它应该具备极强的工具属性。比如,如果它能像一本高级的导览手册那样,在介绍每一处风光时,都能提供详尽且富有见地的背景资料,比如当地独特的民俗、不为人知的民间传说,或者甚至是一份精选的、避开游客人潮的深度体验路线建议。再进一步说,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未来中国旅行的灵感库和行动指南。如果每一章的结尾能附带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感知”而非仅仅“观看”当地风光的小贴士,那就太棒了——比如,哪种茶最适合在某个特定季节品尝,或者哪种当地乐器最能代表该地的声音图谱。这种将知识、美学、实用信息完美结合的设计,才能让一本书的生命力超越单纯的阅读,成为陪伴我探索世界的伙伴。
评分作为一名语言学习的爱好者,我对于这种跨语言出版的文化载体总是抱持着一种审慎的好奇心。我非常想知道,在将“中国风光”这样充满文化内涵和独特意象的词汇翻译成西班牙语的过程中,译者是如何权衡“信、达、雅”的。究竟是选择了直译以保持词汇的本源性,还是进行了意译以更好地贴合西班牙语读者的文化语境?例如,“意境”、“气韵生动”这类词汇,在异域文化中该如何落地生根?我期待的不是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的翻译腔调,而是那种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能够让西班牙语读者在阅读时,如同在品味一首优美的异域诗歌。如果译者能在关键之处加入精妙的注解,解释一些源自中国传统哲学或美学观点的概念,那就更臻完美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地充当一座文化桥梁,让远方的读者在理解风景的同时,也能瞥见支撑这些风景背后的东方思维方式。
评分我对旅行文学的偏好是那种带有强烈个人哲学思考的游记,作者最好是一位观察入微的哲学家,而不是一位单纯的摄影师。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我去了哪里,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在那里,思考了什么”。例如,面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宏大与沉默时,作者是否深入探讨了“永恒”与“短暂”的辩证关系?在游览了那些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后,是否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类文明兴衰的沉思?我期待的,是那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为一体的深度剖析,是作者在壮阔的自然面前,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问。如果每一处风光都能成为激发作者进行哲学反思的契机,这本书的阅读价值就会大大提升。我寻找的是能够拓展我思维边界的作品,是那种读完后,我不仅记住了某个地方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