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 | 作者 | 曾宪海,张希财,林位夫 |
| 定价 | 5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623904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是回顾和总结两年来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生产实践经验以及项目组成员在瓦努阿图的工作生活情况;与仍在瓦努阿图艰苦创业的国人们共勉和分享;为未来到瓦努阿图或其他海外国家发展的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 引言 节 项目背景 第二节 项目意义 第三节 项目地点 第四节 项目内容 第五节 项目纪事 第二章 瓦努阿图农业发展现状 节 地理地貌 第二节 自然条件 第三节 农业生产基础 第四节 农业生产条件 第五节 农业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第六节 农业产品加工与进出口 第七节 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 中瓦农业合作模式与前景分析 节 合作模式 第二节 合作前景 第四章 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 节 种子催芽技术 第二节 小苗育苗生产技术 第三节 大苗育苗生产技术 第四节 种苗优选技术 第五节 病虫害防控技术 第六节 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第七节 苗圃杂草类型及除草剂药害识别 第八节 遮阳网危害症状识别 第九节 油棕种植示范园建设技术 第十节 技术培训 第十一节 项目主要技术成果 第五章 飓风对油棕种植的影响 节 争论 第二节 “Funa”飓风的风害调查情况 第六章 质疑与回应 节 关于对质疑“中国援建的开发项目将给瓦带来环境和人道灾难”的回应 第二节 关于对报道《10000 hm2 Tree to disappear igovt oil palm deal(resource:Marlc Neil—Jones,Thursday,July12,2007,Daily Post)》的回应 第七章 油棕在当地引种试种取得初步成功 节 考察具体结果 第二节 考察结果总结及建议 第八章 援瓦努阿图每月纪事 节 2007年3月 第二节 2007年4月 第三节 2007年5月 第四节 2007年6月 第五节 2007年8月 第六节 2007年9月 第七节 2007年10月 第八节 2007年11月 第九节 2007年12月 第十节 2008年1月 第十一节 2008年2月 第十二节 2008年3月 第十三节 2008年4—6月 第十四节 2008年7—9月 第十五节 2008年10月 第十六节 2008年11—12月 有关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项目彩色照片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的书脊设计,让我觉得它一定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专业书籍。那种简洁、利落的风格,通常预示着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系统化。我脑海里想象的是,一排排密集的文字,可能还配有大量的图表、数据和专业术语。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我对那些能够将复杂的知识梳理得井井有条、逻辑清晰的书籍,总是怀有深深的敬意。我能够想象,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才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呈现在读者面前。我非常好奇,他会如何去解释那些专业的术语,又会如何去引导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农业技术,特别是关于油棕种植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亲自去实践,但能够通过阅读,去了解一个未知的领域,去认识那些默默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专业人士,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关于“援助”和“技术输出”的主题非常感兴趣。总觉得,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分享,是推动世界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这个核心主题,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指导,还可能包含着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他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其中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气候、土壤、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变量融入到他的技术方案中,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这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中国技术团队,在异国他乡,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贡献的生动写照。这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友谊和合作的见证,是人类共同发展的缩影,读起来一定会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这本《援瓦努阿图油棕种植技术》的作者,光是看名字我就觉得他一定是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家。我总是对那些能够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的前辈心怀敬意,他们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往往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宝藏。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在热带阳光下辛勤耕耘的身影,他可能黝黑的皮肤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能够想象,他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才最终积累了如此宝贵的经验,并将其凝聚成这本书,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些技术性,但我相信,字里行间一定饱含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的拳拳之心。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作者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到瓦努阿图的,以及他与当地居民之间发生的那些感人故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种植技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奉献、关于智慧、关于人与土地之间深厚情谊的书。
评分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吸引了我!那种色彩的搭配,还有那种油画般的质感,瞬间就勾起了我对热带风情的无限遐想。我一直都对那些遥远的国度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总觉得它们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独特的魅力。这本书的装帧也显得十分考究,纸张的触感很舒服,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这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封面上的那种模糊但又充满生机的感觉,似乎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湿热气息,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海浪声。我猜想,这本书的文字内容一定也像这封面一样,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的张力,能够带我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那个国度的独特氛围。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角落,去了解那里的文化,去体验那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许,它会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翻阅这本书时,最先被吸引住的,是书中可能包含的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我一直觉得,图片是记录历史、展现现实最直观的方式。尤其是一些老照片,它们能够穿越时空,带我们回到过去,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去了解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援瓦努阿图”,这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收录了中国援助瓦努阿图的早期影像资料,比如当时的建设场景、参与项目的工程师们、以及与当地民众的交流瞬间等等。这些图片,或许会是珍贵的历史见证,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国际援助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些图片,去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去感受那些跨越国界的友谊,去体会技术援助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这些图片,我相信一定会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能打动人心,能够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