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 | 作者 | 黄章富,卢创新,王淑君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6057983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包括总则、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遗留工矿污染治理等主要章节为贯彻执行《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9号)和《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等文件,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切实推进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解决广东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突出问题,指导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保证项目的工程质量,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和整治成效持久,特组织制定本技术指引。 |
| 作者简介 | |
| 黄章富,男,1967年生于湖南省永顺县,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9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到2004年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城市及区域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规划、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咨询、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1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获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4年至今在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工作,任职为技术部部长,从事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工程与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技术评估工作。主要工作业绩:1、深圳市宝安县观澜河流域区域开发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水污染控制规划,先后获得广东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污水海洋处置工程非设计条件下运行管理防范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三等奖;3、人工湿地植物碎石床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优化研究;5、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 卢创新,男,1982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获湖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暨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工作于美瑞达安(广州)环保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河流、湖泊等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5月至今,工作于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主要从事环保项目的技术评估、绩效评价和生态示范创建项目技术审核等工作,以及科研课题研究、编写环保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2007年以来,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了环保工程项目设计8项、研究课题7项,以及规划、技术政策和技术报告等15项,发表论文3篇。主要工作业绩:1、无锡古运河(南禅寺-清名桥段)综合治理工程;2、清远恒大金碧天下人工湖湖水处理工程;3、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技术应用研究(人工湿地);4、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应用研究;5、广东省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6、普宁市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7、广东省东江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规划;8、佛冈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 黄章富,男,1967年生于湖南省永顺县,198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91年在同济大学获得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到2004年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城市及区域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规划、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咨询、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01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获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高级工程师。2004年至今在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工作,任职为技术部部长,从事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工程与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技术评估工作。主要工作业绩:1、深圳市宝安县观澜河流域区域开发水环境影响评价与水污染控制规划,先后获得广东环保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八五科技攻关课题《污水海洋处置工程非设计条件下运行管理防范措施研究》,获得国家环保局科技进步三等奖;3、人工湿地植物碎石床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优化研究;5、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 卢创新,男,1982年10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获湖北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暨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工作于美瑞达安(广州)环保产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河流、湖泊等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2009年5月至今,工作于广东省环境技术中心,主要从事环保项目的技术评估、绩效评价和生态示范创建项目技术审核等工作,以及科研课题研究、编写环保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2007年以来,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了环保工程项目设计8项、研究课题7项,以及规划、技术政策和技术报告等15项,发表论文3篇。主要工作业绩:1、无锡古运河(南禅寺-清名桥段)综合治理工程;2、清远恒大金碧天下人工湖湖水处理工程;3、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态净化技术应用研究(人工湿地);4、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应用研究;5、广东省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6、普宁市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7、广东省东江流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规划;8、佛冈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9、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引。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可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依据,是供各级环保部门、项目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使用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
| 文摘 | |
| 序言 | |
终于收到这本期待已久的《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内容丰富,印刷精美。我一直对农村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很感兴趣,特别是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他们的经验肯定非常宝贵。翻开目录,看到里面涵盖了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再到乡村绿化美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等,简直是包罗万象,条理清晰。而且,听说这本书还邀请了很多业内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编写,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我特别想学习里面的具体技术方法,比如针对不同类型农村的水体污染,他们会采取哪些差异化的治理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哪些创新的工艺和设备被推广应用?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很关注的人,所以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尽的图文说明,甚至是操作步骤,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些技术知识了。总的来说,我对于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农村环境治理知识的“宝典”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本“宝藏书”。我不是做相关工作的,但因为对家乡农村的环境变化一直非常关注,所以才会购买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源头控制”和“长效机制”的部分。很多时候,农村环境的问题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治理效果往往难以持久。这本书会否深入剖析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深层原因?例如,是否会探讨一些社会经济因素、村民意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的思路,比如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以及如何将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宏观的政策导向和前瞻性的思考,那对于我们这些关心农村发展的普通人来说,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对于农村环境治理“治标又治本”的疑问。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在基层工作的农村环境治理技术员,拿到《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这本书,感觉像是收到了“及时雨”。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有时候理论知识跟不上实际需求,或者找不到最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编写,正是瞄准了我们这些“实干家”的需求。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其中关于“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的部分。我最想了解的是,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这本书会提供哪些“量身定制”的技术建议?比如,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可能在资金和技术引进方面存在困难,这本书会提供哪些经济实惠、易于推广的治理方案?反之,对于一些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农村区域,又有哪些更先进、更精细化的治理技术可以使用?而且,我很关心书中是否包含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坑”和“避雷针”,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弯路,提高工作效率。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表格、清单,或者流程图,那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贴身助手”。
评分这本《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绝对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我是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听说了这本书,当时就被其前瞻性和指导性深深吸引。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者,我深知技术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技术框架。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章节。农村环境的整治,绝非简单地“拆除重建”或“堆砌式”治理,而是要注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长远发展。这本书能否深入探讨如何将自然生态规律融入农村环境整治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水体治理方面,是否会推广应用生物修复、湿地净化等低能耗、高效益的技术?在土壤修复方面,又有哪些创新的方法可以帮助恢复土地的活力?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如何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与环境整治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提供技术方案,更在于它能够启发我们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深层思考,推动整个行业向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评分我是一名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的城市居民,经常关注一些关于农村发展和环境改善的报道。《广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这本书,尽管名字听起来非常专业,但我相信它所蕴含的智慧和经验,同样能为普通读者提供深刻的启示。我特别想从书中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让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看得见”的改变,比如,如何让农村的河道变得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如何让农村的空气更加清新,告别异味?如何让农村的景观更加和谐,融入自然?对于我这样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复杂的技术原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能传递一种“绿色生活”的理念。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践行一些环保的理念。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连接城市与乡村、理解自然与发展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