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频电子线路(第2版)
定价:35.00元
售价:25.6元,便宜9.4元,折扣73
作者:宋树祥,周冬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3011652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本书覆盖了“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版关于电子电路(II)基本要求的全部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中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本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噪声与干扰、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非线性器件与频谱搬移电路、振幅调制与解调、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频率合成技术。每章都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小结,内容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1.4 无线电波段的划分
1.5 无线电波的传播
1.6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1.7 本章小结
1.8 习题
第2章 噪声与干扰
2.1 概述
2.2 噪声
2.2.1 电阻热噪声
2.2.2 晶体三极管噪声
2.2.3 场效应管噪声
2.2.4 天线噪声
2.2.5 噪声系数
2.3 干扰
2.3.1 工业干扰
2.3.2 天电干扰
2.4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4.1 发射机的主要指标
2.4.2 发射机整机的参量测量
2.4.3 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4.4 接收机的性能指标举例
2.4.5 接收机整机参数的测量
2.5 本章小结
2.6 习题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1 概述
3.1.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
3.1.2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2 LC串并联谐振回路
3.2.1 串联谐振回路
3.2.2 并联谐振回路
3.2.3 串、并联阻抗等效互换与回路抽头时的阻抗变换
3.2.4 耦合回路
3.3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
3.3.1 Y参数等效电路
3.3.2 混合兀型等效电路
3.3.3 Y参数等效电路与混合等效电路参数的转换
3.4 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3.4.1 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4.2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3.5 集中选频滤波器与集成调谐放大器
3.5.1 集中选频滤波器
3.5.2 集成谐振放大器
3.6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仿真
3.7 本章小结
3.8 习题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4.1 概述
4.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2.1 基本工作原理
4.2.2 输出功率与效率
4.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4.3.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4.3.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4.3.3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制特性
4.3.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4.3.5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
4.3.6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6章 非线性器件与频谱搬移电路
第7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第8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第9章 反馈控制电路
0章 频率合成技术
附录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最近在研究嵌入式系统的底层驱动开发,发现这本关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原理的书籍简直是救星。它没有过多纠缠于某个特定厂商的API,而是从最核心的任务调度机制入手,把优先级反转、死锁、信号量、互斥锁这些概念解释得入木三分。作者用了大量的伪代码和流程图来描述内核的工作流程,比如上下文切换的过程,那种精细到寄存器层面的剖析,让我这个之前只停留在应用层的人大开眼界。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述中断处理和异常管理那几章的处理方式,将硬件的不可预测性与软件的确定性如何完美结合,讲得非常到位。书中还特别设置了几个“陷阱分析”的章节,列举了实际项目中常见的几种并发编程错误及其排查思路,这一点非常实用,避免了我们走很多弯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带着一股技术人员特有的那种务实和高效,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字都似乎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读完后,我对构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嵌入式应用信心倍增,感觉自己的技术栈又向上提升了一个台阶。
评分我对能源电子和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兴趣由来已久,而这本介绍先进功率变换器拓扑的书籍,无疑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前沿和深入的参考资料之一。它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单相/三相逆变器层面,而是重点探讨了多电平技术、ZVS/ZCS软开关技术以及SiC/GaN等新型半导体器件在不同拓扑结构中的应用潜力。书中对LL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尤为精彩,从其小信号模型推导到控制策略的制定,每一步都处理得细致入微,并配有大量的仿真波形作为佐证。作者在描述高频开关带来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时,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PCB设计和布局建议,这些都是教科书里不常提及的“工业秘籍”。这本书的深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但一旦跨过那道坎,所获得的回报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位资深工程师手把手地在传授经验,那种对细节的苛求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评分这本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教材,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内容编排得非常系统和严谨。从最基础的采样定理讲起,一步步深入到滤波器设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原理与应用,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手册。作者在理论阐述上非常透彻,每一个公式的推导都清晰可见,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在讲解IIR和FIR滤波器设计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分析,比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不同类型的特性差异,这对于我们理解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取舍至关重要。书中的图示也非常精美,很多复杂的系统框图画得一目了然,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时域和频域的转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公式记忆,而是真正理解了信号在不同域中的行为变化。对于想在通信、图像处理或者声学领域深耕的工程师和学生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的必备良药,翻阅率极高,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我是一名专注于射频电路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对高品质因数的谐振腔设计一直感到头疼。恰好翻阅到这本关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前沿著作,它在无源器件设计方面的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深度。书中对各种传输线模型(如微带线、带状线)的色散特性和损耗的分析极其到位,特别是对耦合结构,如定向耦合器和混合耦合器的S参数的推导过程,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它没有满足于近似公式,而是深入到边界条件和特征方程的求解,这对于我们进行精确的版图设计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非理想效应时的严谨态度,比如如何量化封装引线电感和焊盘电容对高频性能的影响。全书的排版采用了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物理图示,虽然阅读起来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但正是这种严谨性,确保了其结论的可靠性和指导性。对于任何希望在高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的结合点,是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
评分最近在攻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手上的这本教材简直是“神来之笔”。它的叙事方式非常贴近初学者,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8086指令集和存储器管理概念,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类比(比如将内存比作图书馆,寄存器比作书桌上的便签)来阐述,使得抽象的二进制操作变得具体可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中断机制的讲解,它详细拆解了从外部设备发出请求到CPU响应的每一个时序步骤,并且对比了不同类型中断的优先级,这让我在调试汇编程序时,能更快地定位到问题所在。此外,书中对I/O接口技术(如并行、串行通信)的介绍也非常详尽,不仅限于理论,还配有大量的基于DOS环境的实验指导,让我们能够亲自动手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处理得非常自然,读起来毫无压力,是为理工科入门打下坚实基础的绝佳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