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电路
定价:28.00元
售价:20.4元,便宜7.6元,折扣72
作者:贾立新 ,何剑春,包晓敏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121048951
字数:518400
页码:31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本书依据教育部教指委颁布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集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VHDL语言简介、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基础。本书概念清楚、实践性强,附有大量应用实例和习题。
本书是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配套教学网站、多媒体课件和课后习题解答。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电气、通信、控制和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电子信息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参考。
对于任何一本技术参考书来说,配套的习题和实践环节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习题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前几章的练习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公式的套用,确保基础不掉队。进入中级阶段后,习题开始转向对复杂逻辑功能的描述性要求,比如“设计一个具有优先级的四输入优先编码器”,这就要求读者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逻辑门和译码器知识。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书的后半部分增加了一些基于具体集成电路芯片(如常见的74系列)的实验设计思路。虽然书中没有提供完整的仿真代码或硬件连接图,但它给出的设计框图和关键芯片的功能描述,已经足够让有经验的读者快速搭建实验平台,这无疑是对学习者自主动手能力的极大锻炼和激发,让理论学习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尤其体现在它对“现代数字系统”前瞻性的探讨上。在讲完经典的时序逻辑和组合逻辑之后,作者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用相当篇幅介绍了一些高阶概念,比如对“有限状态机(FSM)”的深入剖析,并清晰地划分了米利(Mealy)型和穆尔(Moore)型之间的核心区别及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场景。此外,它对一些新兴的逻辑器件,如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基本工作原理也做了扼要但精确的概述。这种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适当预留,使得这本书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即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基础理论依然坚固,而这些前瞻性的内容也能让读者对后续的学习路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兼顾深度、广度与实践导向的优质教材,绝对值得专业人士和有志于此的年轻人珍藏。
评分我是在一个相对深入的专业课程背景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标准的教科书类型,充满了晦涩难懂的公式推导和理论的堆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在概念的引入上展现了极高的洞察力。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布尔代数,而是从一个更贴近实际应用的场景切入,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售货机逻辑,这样就立刻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接着,他对基础的逻辑门(与、或、非)的讲解,完全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展开,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真值表,这极大地降低了抽象概念的理解门槛。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卡诺图(Karnaugh Map)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不仅展示了如何化简表达式,还详细解释了化简背后的几何意义和最小项覆盖的逻辑,这使得原本枯燥的代数运算变得直观而富有规律性,让我这个曾经为卡诺图头疼的读者,豁然开朗,直接提升了解决实际组合逻辑问题的效率。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覆盖的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时序电路”部分的处理深度和条理性。处理振荡器和触发器(如RS、D、JK、T触发器)时,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它们的特性表,而是巧妙地引入了“状态转移图”和“时序图”这两种工具。特别是对主从式触发器的讲解,通过清晰的状态图示,完美地展示了如何解决主从之间存在的“毛刺”问题,以及如何保证数据在时钟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同步采集。此外,书中对寄存器和计数器设计模块的讲解,也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单的异步计数器到复杂的环形计数器,每一步都有详细的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分析。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除频电路”的案例分析,它不仅给出了理论公式,还模拟了实际系统中如何利用触发器的特性来实现精确的频率分频,这种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写法,让人感觉学到的知识是真正可以落地应用的,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空谈。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调,配上那套简洁到极致的白色字体,透着一股沉稳又前沿的气息。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纸张的厚实度,翻阅起来手感非常舒服,显然在印刷质量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相当讲究,图文的穿插点缀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觉信息量过载而产生的压迫感。特别是那些电路图的绘制,线条清晰锐利,即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那些逻辑门的符号和连接方式也显得一目了然。而且,作者在章节的过渡处理上也很有匠心,每换一个主题,都会有一个简短的引言来承接上文,使得阅读的连贯性非常强,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读起来感觉像是在拼凑一堆零散的知识点。整体来说,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到视觉呈现,都体现出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在拿起它学习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一种积极的阅读期待,这在同类技术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精品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