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吴越春秋 译注
定价:49.00元
售价:21.6元,便宜27.4元,折扣44
作者:(东汉)赵晔,张觉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4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吴越春秋译注》为选本。原文以上海涵芬楼影印的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邝廷瑞、冯弋刻本(简称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并用其他明、清版本,类书、古注的引文,以及《左传》《国语》《史记》等史籍异文进行校勘改正。对于可能有误但无版本及古籍异文作为依据的地方,一律不加改动,仅在注释中说明,以免妄改古书之弊。为便于阅读,对原文作了分段。《吴越春秋译注》题解,除解释题目外,还对本篇内容及特点略作介绍。其大旨相同,但不求一格。《吴越春秋译注》注释,尽量吸收前人成果,但于其未当之处,决不盲目采用。《吴越春秋译注》译文,力求准确、明白、通俗。以直译为主,但为畅达也辅以意译。 赵晔著的《吴越春秋》一向被视为史籍,但有些记载却与正史相左。所以,《吴越春秋译注》在注释中尽量注意对其史实、地理等加以考证,并对与正史不符之处加以说明。 此外,因前人校释《吴越春秋》者甚少,故该书疑难之处尚多。《吴越春秋译注》尽量对疑难之处加以考释,力求周详、准确,但仍难免阙疑。很多地方既无前人考证可供参考,又无辞书解释可供采用,仅是一家之说。
目录
前言
阖闾内传
夫差内传第二
勾践入臣外传第三
勾践归国外传第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从封面设计到内页字体选择,都透着一股沉稳的历史厚重感,但同时又不失现代读者的阅读舒适度。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历史地图和人物关系的图示,标注得清晰明了,对于梳理复杂的历史脉络简直是神来之笔。我总觉得,好的图书不仅要内容扎实,外在的呈现也同样重要,它能极大地影响我们进入文本的沉浸感。能看出编纂者在这些非核心内容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这体现了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而不是单纯地把文字堆砌在一起,这种用心让人很是赞赏。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他似乎并不急于抛出惊人的结论,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耐心而又细致地铺陈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因果。语言风格典雅又不失生动,即便是初次接触这段历史的读者,也能被这种流畅的叙事牵引着,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耳聆听着吴越两国君臣的谋略与争辩。这种对细节的精准拿捏,使得历史人物的形象不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有了鲜活的血肉和复杂的情感纠葛。我特别喜欢他对一些关键转折点的描写,那种张力十足的文字处理,让人读到关键处不禁屏息凝神,体验感极佳。
评分作为一本偏向学术研究性质的读物,它的注释体系构建得极其严谨和完善。我注意到,每一次出现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术语或者引文出处不明的地方,作者总会用详尽的脚注来加以说明和考证。这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使得读者在探索更深层次的史料时,有迹可循,不必东奔西走地去查证。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这种详尽的学术支撑是判断一本书价值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仅是讲述故事,更是在展示一套严谨的治学方法,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价的。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和视角相当独特,它巧妙地平衡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读史,很容易被那些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所占据,但这本书似乎更关注在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挣扎和选择。通过对一些地方性史料的引用和解读,它为我们重构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具烟火气的历史图景。这种深入到地方层面、关注具体社会生态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社会肌理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政治斗争的层面。这种微观视角下的历史观察,让人对历史的理解更加丰满和人性化。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在开篇的时候,可能会让一些不太熟悉古代文献的读者感到一丝门槛,因为它并没有采取时下流行的“快餐式”阅读结构。然而,一旦你沉下心来,度过最初的适应期,你会发现它的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构建自己的历史认知框架,而不是被动接受既有的结论。这种需要主动思考和构建理解的过程,反而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满足感。读完之后,你会有一种“自己真正掌握了这段历史”的充实感,而不是仅仅“读完了一个故事”,这种成就感是其他许多通俗历史读物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