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线路实验教程
定价:16.00元
作者:刘建成,严婕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502936952
字数:231000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线路是电子、计算机、信息工程、物理等本、专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以应用性与技术实践性为鲜明特点,其中电子线路实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思想,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对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路连接、电路测量、故障排除、电路设计等实验技巧,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表的使用方法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各种现象的观察、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科学态度、踏实细致的实验作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相关专业、专科学生的实验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电子工程系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救星”!我前段时间还在为那些枯燥的理论公式和看不懂的电路图焦头烂额,总觉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横着一道巨大的鸿沟。直到我翻开这本书,那种感觉完全变了。它的叙述方式非常贴合初学者的思维逻辑,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语言,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耐心十足的老师在手把手教你。我特别欣赏它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每一个元器件的功能、每一个电路的连接规则,作者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详尽的图示来解释,哪怕是我这种对示波器波形观察还感到迷茫的人,也能很快抓住要领。比如在讲解放大电路的偏置稳定时,它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先让你理解“为什么”需要稳定,再循序渐进地带入“如何”实现稳定。读完前几章,我动手搭建实验板的信心都大增了,感觉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专业术语,现在都变得触手可及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桥梁,让学习过程变得既高效又充满乐趣。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做中学”的实践派学习者,理论学习对我来说往往是枯燥且容易遗忘的。因此,对于一本实验教程而言,实验项目的设置和逻辑性是决定它是否实用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采用了一种渐进式的难度提升策略。入门的实验都是基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三极管搭建的直流和简单交流电路,让你在最简单的环境下熟悉面包板和万用表的使用。随着章节深入,逐渐引入运算放大器、滤波电路,直到最后接触到一些集成电路的应用和数字逻辑部分。每当你感觉对前一个知识点掌握得差不多时,下一个实验的难度和复杂度就会恰到好处地增加一点点,让你有“挑战成功”的满足感。而且,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照着做”的步骤,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原理剖析,这使得实验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组装,而是一次深入理解电路行为的过程。
评分从一个资深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辑和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值得称赞。尽管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很多老教材的内容很快就会显得过时,但这本书明显融入了现代电子设计的一些新思路。在讲解传感器接口和数据采集部分时,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模拟信号处理上,而是引入了微控制器(如某些基础的MCU接口概念)与模拟电路的结合点,这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的同时,也对当前电子系统集成化的趋势有所了解。此外,书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误差处理部分的处理尤为专业,它不仅教你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测量值,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科学地评估这个测量值的可靠性,如何分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来源。这种对工程思维的培养,比单纯学会搭建电路要重要得多,它真正培养的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实验指导类的书籍,很多要么是内容陈旧,要么是图文质量堪忧,拿到手里感觉像是二十年前的产物。然而,这本《电子线路实验教程》在排版和印刷质量上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纸张的厚度适中,既保证了墨水不会洇开,又方便反复翻阅;电路图的绘制达到了专业级水准,线条清晰、标注明确,即使用放大镜看关键连接点也毫无压力。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实验安全和规范操作的强调,这一点是很多同类书籍中常常被轻描淡写的地方。它详细列举了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点,以及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这对于一个实验室新人来说,简直是保命符。每一次实验前,我都习惯性地先快速浏览一遍相关的安全提示,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在操作高电压或精密仪器时,内心踏实了许多。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作者和出版社对教学质量的认真负责,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略感意外。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面向大一、大二基础实验课程的入门读物,但翻到后面,我发现它竟然涵盖了许多高年级课程才会涉及的高级主题,比如反馈理论在特定电路中的应用,以及简单的信号处理基础。这种“超纲”但又不失系统性的内容设置,让它具备了更长的生命周期。我甚至能把它当成一本随时可以查阅的参考手册来使用,而不是只在课程需要时才翻出来。例如,当我在进行课外项目设计时,遇到了关于特定滤波器响应曲线的问题,我翻阅书中对应章节,发现作者不仅给出了标准的RC滤波器设计方法,还简要提及了巴特沃斯和切比雪夫滤波器的基本特性对比,这对我后续的方案选择提供了极大的启发。可以说,它是一本能伴随我整个本科学习生涯,甚至工作初期也可能会经常翻阅的“多功能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