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走出象牙塔 文传学霸 | 作者 | 曾瑜 |
| 定价 | 28.00元 | 出版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858141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梦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系列丛书:走出象牙塔 文传学霸》讲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通过特色培养,培养出了一大批考研、留学的毕业生,他们代表着锦城学子、文传学子的拼搏与进取,代表着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学与传媒系培养的“技术型文科人才”已被社会认可,是学院“一体两翼”的践行者。在这些考研、留学的毕业生中,*早的已离开学校8年,在毕业的这些年中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与蜕变,如今身在何处,职于何位?书中包括了我系2005级至2012级毕业生求学路上的发展状况和校内外的经历,记录了他们走出锦城象牙塔之后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心中、眼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11年。从文集中会看到一幕幕充满欢笑的校园生活场景,一段段温馨感人的同窗故事,一个个“学霸”成长记和打拼史。校友们的故事与经历也在影响采访的同学和读者,他们开始思考大学的意义,思考毕业的去向。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 学海无涯止于至善 予也大道之行者 ——访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何亚虎 执笔: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汤成米 我只承认由自己书写的命运 ——访美国西北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博士王婧雅 执笔:2015级广告学专业钟坤靓 非凡源于内心的“贪婪” ——访四川大学博士付文尧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潘羽墨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自己 ——访四川大学博士徐艺心 执笔:2015级新闻学专业王海燕 坚持就是胜利 ——访西南大学博士金心红 执笔: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杜宣汝 心向远方孑然前行 ——访浙江大学博士张钟萄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涂文华 我喜欢的是自己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我 ——访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杨昭诗 执笔:201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杨皓钦 心不退转功不唐捐 ——访2015级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刘金成 执笔: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胡育凡 第二编 博学于文化成天下 从锦城学院走进北大校园 ——访北京大学研究生王林琳 执笔:2012级新闻学专业秦天 岁月如河流向远方 ——访电子科技大学硕士何流 执笔: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汤成米 锦城学院梦想起航的地方 ——访四川大学硕士仲杰 执笔: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杨烃 勿忘初心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访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曾韵 执笔: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王雨婕 以目标设计人生方向 ——访四川大学硕士徐聪林 执笔: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邓慧琳 人生如落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访香港中文大学硕士钟雨霄 执笔: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杨烃 乘风破浪终不悔 ——访北京师范大学硕士丁斯菲 执笔: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李柯薪 向往平淡却不甘于平凡 ——访复旦大学硕士黄雪菲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陈集羽 愿有岁月可回首 ——访香港浸会大学硕士黄蕾瑾 执笔: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魏周思宇 莫让现实阻碍了你 ——访香港教育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双硕士唐疏彤 执笔:201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杨皓钦 听见花开的声音 ——访四川大学硕士李欣儒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陈集羽 止于至善的考研者 ——访华中师范大学硕士伍俊宇 执笔: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邓慧琳 厚积薄发岁月宏欢 ——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魏宏欢 执笔: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胡育凡 悠悠历史以梦作诗 ——访四川大学硕士姜思旭 执笔:2013级行政管理专业魏周思宇 考研是一张去悉尼的机票 ——访悉尼大学硕士杨若兰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彭梵 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访暨南大学硕士魏海童 执笔: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彭梵 秦天晴天 ——访四川大学硕士秦天 执笔:2015级新闻学专业王海燕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一) 这本《走出象牙塔:文传学霸》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对“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总有一种距离感,觉得它们虽然高深莫测,却往往脱离现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相去甚远。但这本书的名字就带着一种打破隔阂的冲动,仿佛在邀请我们这些对文学传播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觉得有些门槛的普通读者,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亲切、更接地气的方式,为我们解读那些曾经让我们望而却步的理论和概念。我想象中的“文传学霸”不应该是那种只会埋头书本、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应该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将深奥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明白文学传播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认知,甚至如何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新视野的大门,让我们看到文学传播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并且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填补许多人在知识获取上的空白,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关于文化和传播的讨论中来,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评分(二) 读完《走出象牙塔:文传学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醍醐灌顶”。之前我对文学传播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文学作品本身的鉴赏层面,对于其背后复杂的传播机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用极其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解读得深入浅出,并且充满了人文关怀。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如何”。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作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其中的文学传播逻辑,并以此来阐释宏大的理论,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之前的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每天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原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文学传播所影响,而我们自身也在参与其中。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文学传播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批判性地思考,如何去辨别信息,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评分(三) 《走出象牙塔:文传学霸》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在学术界深耕多年的前辈,突然走下神坛,来到我们这些还在迷茫中的晚辈身边,亲切地拉着我们的手,分享他多年来的人生感悟和学术心得。他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炫耀,而是用一种极其真诚和朴素的语言,讲述那些关于文学传播的智慧。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勇于挑战传统、敢于创新表达的风格。它没有被固有的学科边界所束缚,而是将文学、传播、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融为一体,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和解读。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立体化的文学传播世界。我喜欢书中那些充满个人色彩的思考,那种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生活温度的文字,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和有共鸣。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心灵的指南,引导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人生,去感受生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精神上的启发和力量。
评分(四) 这本书,绝对是那些渴望突破自我,想要在文学传播领域有所建树的读者们的“宝藏”。它的名字就充满了力量感,暗示着一种挣脱束缚、拥抱现实的决心。我之所以如此看重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学术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让学术成果真正能够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那些在文学传播领域取得成功的“学霸”们是如何思考和实践的。书中提到的那些案例,我希望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策略,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它应该是一本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热情,提升我们实践能力,甚至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书。这种“走出象牙塔”的精神,对于任何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思维模式,这正是当下社会所极度需要的。
评分(五) 《走出象牙塔:文传学霸》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关于“看见”的旅程。我一直觉得,文学传播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但往往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冰山一角,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老道的向导,带领我们深入冰山之下,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壮丽景象。我特别希望它能够呈现那些不为人知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文学传播的“幕后故事”。比如,那些成功的传播案例背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策划、执行和迭代?那些深入人心的文化现象,又是如何一步步孕育和发酵的?这本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传播不仅仅是内容的创造,更是策略的设计,是人心的洞察,是时代的捕捉。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细节,有扎实的论据,有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能够看到文学传播的真实脉络,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它不应该是空泛的理论堆砌,而应该是用实实在在的“看见”,来构建我们对文学传播的认知。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更深层的逻辑,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时代,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