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演论
定价:68.00元
作者:(英) 托马斯·赫胥黎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2291302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天演论》原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严复翻译自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名为“Evolution and Ethics”的演讲与论文集。本书的基本观点是:永恒不变的不是(某一时期)生命形态的各种结合,而是宇宙本身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结合都只是昙花一现。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的特点之一就是生存斗争,或者说生命个体与整体环境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便是环境所作出的选择,即那些总体上*能适应某一时期各种条件的生命形态的存活。
本书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影响至深,1898年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十年间发行了三十多种不同版本。王国维、梁启超、康有为等都对其赞不绝口,胡适、鲁迅及众多中国新文化运动精英对其更是爱不释手。《天演论》是中国近存竞争思想的重要源头。它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容提要
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支持者和传扬者,赫胥黎并不同意将人之外的生物界与人类社会进行简单类比,在他看来,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当他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时。他认为,人在机体进化过程中继承下来的,主要是“自行其是”“自私”“利己”,是恶,而道德则是要遏制和消灭这样的恶。
因此,将严复意译《天演论》的旨趣与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作比较,会发现其出发点完全相反: 赫胥黎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更加“仁慈”的社会,严复则希望有一个更加“尚武”的、属于中国的社会有机体。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编译者语 /1
导读 /1
天演论
吴汝纶序 /1
译《天演论》自序 /4
译例言 /9
上卷 物竞天择 /1
察变 ..............................................2
广义第二 ..............................................10
趋异第三 ..............................................17
人为第四 ..............................................24
互 争 第 ..............................................31
善败第七 ..............................................36
乌托邦第八 ...........................................41
汰番第九 ..............................................53
择难第十 ............................................. 58
蜂群第十一 ...........................................63
人群第十二 ...........................................68
制私第十三 ...........................................73
恕败第十四 ...........................................79
旨第十五 ...........................................83
进微第十六 ...........................................92
善群第十七 ...........................................100
新反第十八 ...........................................106
下卷 与天争胜/113
能实 ..............................................114
忧患第二 ..............................................121
敦源第三 ..............................................127
严意第四 ..............................................137
天刑第五 ..............................................143
佛释第六 ..............................................149
冥往第八 ..............................................159
真幻第九 ..............................................163
佛法第十 ..............................................173
学派第十一 ...........................................182
天难第十二 ...........................................196
论性第十三 ...........................................202
矫性第十四 ...........................................207
演恶第十五 ...........................................213
群治第十六 ...........................................220
进化第十七 ...........................................226
严复传略/233
幼贫失怙 ..............................................234
少年求学 ..............................................237
留学英伦 ..............................................240
官场沉浮 ..............................................243
救国斗士 ..............................................247
老年彷徨 ..............................................252
叶落归根 ..............................................255
严复先生生平年表 ................................259
严复著译要目 .......................................263
译者师友来函/267
吴妆纶致严复书 ...................................267
梁启超致严复书 ...................................274
黄遵宪致严复书 ...................................278
夏曾佑致严复书 ...................................280
与张百熙书二封.....................................283
与肃亲王书 ..........................................286
与王子翔书 ..........................................287
与端方书二封 ......................................288
与伍光建书四封 ...................................290
与高风谦书四封 ...................................292
代甥女何纫兰复旌德吕碧城女士书 .......294
与沈曾植书 ..........................................295
与严修书 .............................................296
与学部书 .............................................297
与胡礼垣书 ..........................................299
与毓朗书 ..............................................300
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论文
前言/303
章 进化论与伦理学/308
绪论(1894年) .......................................308
罗马尼斯讲座的演讲(1893年) ...............329
第二章 科学与道德(1886年) /352
第三章 资本——劳动之母(1890年) /367
经济问题的哲学探讨 ............................367
第四章 社会问题与糟糕措施(1891年)/385
序言 .....................................................385
人类社会的生存之争(1888年) ...............388
致《泰晤士报》的信——关于“黑暗的英格兰”计划
............................................................ 407
布斯先生的信托契约声明(1878年) ........440
关于布斯“总司令”条令的法律意见书..444
格林伍德博士的《布斯“总司令”及其批评者》
............................................................ 446
救世军作战条例(凡加入者必须签署该条例)
............................................................ 447
作者介绍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年),博物学家、教育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赫胥黎毕业于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学位。毕业后以海军军医身份航行至澳大利亚,并开始海洋动物研究。作为享誉学术界的科学家,赫胥黎创立了认为一切细胞都起源于其他细胞的生源论,以及认为生命来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无生源论。赫胥黎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动物解剖学手册》《进化论与伦理学》等。严复的《天演论》即是对《进化论与伦理学》的意译。
译者简介:
旧译:
严复(1854—1921),近代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他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话今译:
title='汪有源,杨和强,吴德新 译解' href='#'>杨和强,四川人,作家,翻译家。热衷于西方自然科学、哲学及中国古代文化等的研究。主要作品有《八部蒙书》《兵书经典集成(白话全彩图本)》等。
胡天寿,教授,学者。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致力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散播,主要从事古籍翻译工作。主要作品有《金融资本》《园冶》《长物志》《兵书经典集成(白话全彩图本)》等。
英文翻译:
刘帅,1989年生人,祖籍山西长治。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硕士。任职于天津诚品文化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2016年赴美国NIU进修。书籍翻译作品有《管理你的每一天》《水宝宝》《江格尔》等。影视翻译作品有电影《豪取》《春困》;综艺节目《OMG!》;纪录片翻译超过50集,校对超过100集,皆为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BBC等出品;剧本翻译有《冒牌监护人》《苏乞儿》等。
文摘
序言
赫胥黎的《天演论》是一部挑战固有认知、重塑世界观的杰作。它所蕴含的思想之锐利,如同手术刀般剖析生命存在的本质,又似探照灯般照亮人类文明的深层肌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赫胥黎那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例证所折服。他对于“自然选择”的阐释,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从微观的细胞变异到宏观的物种更替,都展现出一种无可辩驳的科学力量。但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将这种自然界的法则,无缝地移植到了人类社会的语境之中。他探讨了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甚至人类的理性思维,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天演”法则的塑造。这种跨越生物学与社会学、哲学界限的思考,让我对人类自身的定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疑问。我们是自然造物的巅峰,还是依然在被无形的力量所驱动?书中关于“适应”与“淘汰”的论述,并非悲观的宿命论,而是对现实世界运行规律的冷静观察。它提醒我们,任何看似稳固的秩序,都可能在环境的变迁中面临挑战,而真正的进步,往往源于对这些变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极适应。
评分《天演论》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拷问。赫胥黎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将我们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舒适区中唤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书中对生命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描述,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人文的关怀。他细致地描绘了自然选择如何塑造生命的多样性,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异,如何最终演化成形态各异、功能独特的生物。然而,赫胥黎的雄心不止于此。他更进一步,试图揭示这种自然选择的逻辑,是否也悄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他对文明的分析,不再局限于历史事件的叙述,而是从更深层次探讨了制度、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的演变,是否也遵循着某种“天演”的轨迹。这种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尝试,无疑是极具开创性的。它迫使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书中对于“进步”概念的挑战,尤其发人深省。我们所追求的进步,是否真的是朝着更优越的方向发展?抑或是仅仅一种环境适应的表现?
评分初次接触《天演论》,便被其深邃的标题所吸引,随之而来的,是赫胥黎严谨而又充满洞见的论述。他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耐心,为我们抽丝剥茧,揭示生命在漫长岁月中如何被自然的力量所塑造。书中对于“自然选择”的阐释,充满了科学的严谨,但也并非枯燥的学术说教。赫胥黎的文字,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将那些复杂的生物学原理,用清晰而生动的语言呈现出来。更让我着迷的是,他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生物体的演化,而是将这种“天演”的法则,巧妙地延伸到了人类社会和文明的领域。他探讨了社会结构的形成,道德观念的演变,甚至是我们对知识的探索,是否也遵循着某种看不见的“选择”逻辑。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极大地拓展了我理解世界的方式。书中对人类理性的审视,尤其让我感到震撼,他并没有将理性视为独立于自然之外的神圣存在,而是将其也纳入了“天演”的范畴,这是一种何等深刻而又具有颠覆性的观点,让我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产生了全新的审视。
评分阅读《天演论》的经历,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阅读,不如说是一场智识上的探险。初次翻开这本书,是被那深邃的标题所吸引,随即被托马斯·赫胥黎那犀利的笔触所征服。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去审视生命演化的宏大图景。赫胥黎并没有止步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而是将其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哲学和伦理的维度。书中对“生存竞争”的描绘,并非简单的弱肉强食,而是充满了对自然法则严谨而深刻的洞察。他揭示了那些适应环境的物种如何巧妙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残酷的生存压力下得以繁衍。更让我着迷的是,赫胥黎并没有将这些自然法则仅仅视为生物学现象,而是巧妙地将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他提出的“天演”概念,引发了我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反思:我们是否也遵循着类似的自然法则?在文明的洪流中,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应对那些看不见的“选择”力量?这种跨越学科的连接,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丰富和充满启发性。这本书并非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读者主动去思考、去探索。
评分托马斯·赫胥黎的《天演论》是一本足以颠覆你现有认知体系的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巨著。赫胥黎以其无与伦比的才华,将达尔文的进化论置于一个更加宏大和深邃的背景下进行审视。他并非简单地重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一法则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运作机制。我特别被书中对于“斗争”的解读所吸引,它并非仅仅指向血腥的搏杀,更多的是一种环境的压力,迫使生命体不断去适应、去改变,去寻找最适合生存的策略。赫胥黎将这种“斗争”的视角扩展到了人类文明的领域,他探讨了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甚至是我们对真理的追求,是否也受到某种“天演”力量的塑造。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动态的生命世界。书中对人类理性的审视,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他并没有将理性视为超然的存在,而是将其也纳入了“天演”的考量之中,这是一种何等深刻的自我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