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2010年版

中国外交2010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外交
  • 国际关系
  • 外交政策
  • 2010年
  • 中国
  • 政治
  • 时事政治
  • 国际政治
  • 外交
  • 中国国际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38491
商品编码:2973528730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外交2010年版

定价:48.00元

售价:35.0元,便宜13.0元,折扣72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012384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外交》由外交部各地区业务司撰稿、外交部政策规划司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自1987年以来每年出版一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旨在比较准确地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较为系统、完整地介绍中国上一年度外交关系状况,增进国内外人士对中国外交工作的了解。

目录

外交部长序
章 2009年的国际形势
第二章 2009年的中国外交
第三章 中国与各国建交国家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与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关系
第五章 中国外交中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工作
第六章 中国外交中的条约法律工作
第七章 中国外交中的边界与海洋工作
第八章 中国外交中的新闻工作
第九章 中国外交中的领事工作
2009年中国外交重要活动
2009年中国外交重要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外交2010年版》:一部审视2010年中国外交宏图的权威文献 2010年,中国外交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大国关系此起彼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外交2010年版》犹如一面清澈的镜子,真实而全面地映照出这一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以及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这本书不仅仅是对2010年中国外交工作的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战略梳理、一次系统的经验总结,一次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前瞻。 宏观视域下的2010年中国外交:变局中的主动作为 2010年的世界,充斥着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步履蹒跚;地区冲突和局部紧张局势并未销声匿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依然严峻;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外交2010年版》着重展现了中国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塑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并为全球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书中,作者们从宏观层面出发,对2010年中国外交的整体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指出,中国在这一年继续秉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书中详细论述了中国如何妥善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如何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如何拓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如何积极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每一章节都充满了对2010年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中国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高超智慧和坚韧毅力的生动描绘。 多边外交的深化与拓展:中国在2010年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2010年,中国在全球治理舞台上的作用愈发凸显。《中国外交2010年版》详尽地记录了中国在这一年积极参与和引领多边外交的努力。书中重点提及了中国在推动二十国集团(G20)在后危机时代发挥更大作用方面的贡献。2010年,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面临着如何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多重任务。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并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书中对中国在G20峰会上的发言、提出的倡议以及与其他成员国进行的建设性对话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解读,充分展现了中国在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的责任担当。 除了G20,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外交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联合国改革、以及在反恐、气候变化、减贫等全球性议题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领域,2010年对于全球气候治理而言是关键的一年。中国在这一年继续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积极推进国内减排工作,并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哥本哈根协定》的达成付出了巨大努力。书中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国内行动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此外,书中也对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SCO)等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地区安全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在推动上合组织各项工作、深化成员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双边关系的新突破与新格局: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 2010年,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双边关系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外交2010年版》对中国与主要大国、周边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呈现。 在中美关系方面,书中详细记录了2010年中美两国在保持高层对话、加强在经济、贸易、气候变化、反恐等领域的合作,以及在处理敏感问题上的相互沟通和管控分歧所做的努力。虽然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摩擦和挑战,但书中强调了双方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努力,以及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方面与美国进行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 在对欧洲关系上,书中阐述了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发展。2010年,欧洲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在这一时期坚定支持欧洲稳定,并进一步深化了与欧洲国家在经贸、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书中对中国领导人访问欧洲国家、与欧洲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细节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对欧洲的重视以及与欧洲共同应对挑战的意愿。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中国外交2010年版》详细记录了中国在2010年如何进一步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书中重点提及了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中亚国家等关系上的努力,包括深化在经贸、互联互通、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的协调。书中对中国与东盟(ASEAN)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海上合作等方面的进展,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决心。 同时,书中也着重阐述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继续加强与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书中对中国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开展技术合作、以及在国际事务中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等。 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与全球视野的拓展:中国外交的战略定力 2010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清晰地展现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和能力。《中国外交2010年版》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在处理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的战略定力。书中提及了中国在台湾问题、涉藏问题、涉疆问题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中国立场,并坚决反对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与此同时,2010年的中国外交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中国外交2010年版》描绘了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生动图景。书中对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跨国犯罪等问题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中国不再仅仅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更是积极的贡献者和改革者,致力于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国际秩序。 2010年中国外交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中国外交2010年版》不仅仅是对2010年中国外交工作的回顾,更是一次深刻的经验总结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思考。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提炼出了2010年中国外交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在前瞻性地展望了2010年之后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在全球格局深刻演变、世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中国外交将如何继续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贡献更大力量。书中蕴含着对未来国际关系走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中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战略构想。 总而言之,《中国外交2010年版》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以详实的史料、深刻的分析、宏大的视野,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2010年中国外交的辉煌篇章。它不仅是研究中国2010年外交工作的权威文献,更是理解当代中国外交理念、战略和实践的重要窗口,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中国外交官们的智慧与汗水,记录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坚定步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封面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散发着一种严肃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轻松读物。拿在手里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疏密有致,看起来确实是下了功夫的。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既保证了可读性,又保持了整体的庄重感。不过,说实话,初次翻阅时,那种厚厚的、密集的文字量还是有点让人望而生畏。感觉这更像是一部工具书或者年鉴,而不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小说。我猜想,这本书的读者群体可能更多是专业人士或者对某一特定年份的国际关系有深入研究需求的人。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是想大致了解当年大国外交走向的普通读者来说,光是它的视觉冲击力就已经构成了第一道“门槛”。我花了不少时间才适应这种偏向于档案记录式的呈现方式,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清晰的脉络来梳理那些错综复杂的国际事件。

评分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严谨得像是一张精密绘制的地图,清晰地划分了各个地理区域和双边关系的主题模块。我特意对比了一下不同章节的篇幅,发现某些重点关注的地区或者特定议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无疑反映了当年外交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所在。比如,关于周边外交的论述部分,那种详尽的叙事方式,仿佛是将每一轮会谈、每一次互访的背景、过程、结果都做了细致的还原,让人不得不佩服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但这种详尽的另一面,就是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而言,很容易在大量专业名词和历史引用的泥潭里迷失方向。我尝试着从某个我感兴趣的区域入手,结果发现,如果不先了解前几年积累下来的那些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仅仅阅读这一年的记录,就像是看电影只看到了最后半小时,很多关键的情绪和决策逻辑都无法捕捉到位。它提供的更多是“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这对于追求深度理解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再配合其他解读性的著作。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克制和客观,几乎找不到任何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汇或者倾向性过强的判断。所有的论述都建立在大量官方声明、会议纪要或者可查证的公开信息之上,这使得它在作为历史资料的权威性上无可置疑。然而,正是这种高度的“去个人化”和“去情绪化”,使得阅读过程变得有些枯燥乏味。它更像是在陈述一个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而不是在讲述一个充满张力、充满博弈的动态过程。对于我这样期待在宏大叙事中捕捉到一些外交家智慧和权衡取舍的读者来说,这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触,反而削弱了故事本身的感染力。我一直在寻找,哪里能读到一些关于决策幕后的微妙心理活动,或者不同方案之间的激烈辩论,但似乎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将最终的、被官方认可的“成品”呈现出来,对于那些“未完成品”或是“草稿”,则一概不予展示。

评分

如果以学术研究的标准来衡量,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库。我尤其欣赏它在数据和图表运用上的审慎态度。在介绍对外援助、贸易往来或者国际组织参与度时,穿插的图表往往能直观地揭示趋势的变化,这是纯文字叙述难以替代的优势。它提供了一种“量化”的视角来看待复杂的外交关系,让抽象的“友好”或“紧张”有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具体数值基础。但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往往是孤立存在的,它们被嵌入到宏大的政治语境中,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解读性支撑。比如,某项双边贸易额的激增,虽然数据摆在那里,但这本书本身并没有深入分析导致这一变化背后的深层经济结构调整或政治动机。因此,读者如果想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洞察力的知识,仍然需要自己动手去“翻译”这些冰冷数字背后的外交含义。

评分

从内容深度上来说,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面”的覆盖,而非“点”的突破。它试图涵盖当年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动态,力求做到周全,这在年度总结性质的出版物中是常见的取向。我可以从中迅速查阅到某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关系的概况,对于需要快速建立宏观框架的读者来说,这是极其高效的。然而,一旦我对某个特定“点”——比如某次关键的国际谈判的策略细节,或是某个争议性议题的深层博弈——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这本书的解释就显得浅尝辄止了。它似乎更关注于“对外展示”的官方口径和既定成果,对于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需要精确打击的“战术细节”着墨不多。这就好比一本官方年鉴,它记录了所有重要的里程碑,但鲜少深入挖掘抵达这些里程碑所经过的那些曲折小径和隐秘的隧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