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赏心乐事谁家院丛书)
定价:58.00元
作者:郑培凯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96207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培凯的文字如此精炼,几乎是字字珠玑,他的文体是现代的,但每一篇都洋溢着古典的情操,从《史记》到茶道,从戏曲到饮食,他样样精通;培凯也是一位现代诗人,在诗中流露的是一股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操,感时忧国,偶尔也自我调侃;他的亲笔书写,代表的是一种“文如其人”的古风。
——李欧梵
内容提要
《赏心乐事谁家院》套书,作者郑培凯。该套书全三册,五十余万字,由《书城》杂志、文汇出版社共同出版。其中,《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涉及茶道、昆曲、园林与人文风景的文化审美追求;《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反思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处境,希望藉此探讨文化变迁展现的历史意义转变;《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则从具体评论学术著作与艺术展览,反映了作者对学术文化及艺术实践的观察与期望。
全书内容涉及历史、茶道、书画、园林、昆曲等等多个领域,其中多篇文字更是辑录出版。
本套丛书由郑培凯教授封面题字“赏心乐事谁家院”,特邀张志全担任封面及装帧设计,为精装32开。
套书朴素中蕴含典雅,简洁中凝聚大气,与内容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三册书或展开,或并立,均可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目录
作者介绍
郑培凯,文化学者、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2016年荣获香港荣誉勋章。
生于山东青岛,长于台湾。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70年负笈美国攻读历史,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在美留学期间,主要钻研晚明以来的文化意识史,并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
著有《汤显祖:戏梦人生与文化求索》《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在乎山水之间》《品味的记忆》《雅言与俗语》《茶余酒后》《流觞曲水的感怀》《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程步奎诗抄》等六十余种。编著及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纪中国外销瓷》《茶饮天地宽:茶文化与茶具的审美境界》《徐霞客游记(导读及译注)》《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戏以人传”昆曲系列丛书》《中国文化讲座丛书》《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史景迁作品系列》等百余种。
文摘
序言
初翻开这本《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便被它沉静而厚重的封面所吸引。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融汇贯通不同文明,并在其中寻找到共通之美的作品情有独钟。这本书的书名,首先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一种“赏心乐事”的体验,这让我对书中所描绘的“谁家院”充满了想象。我期待着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那些不同文化孕育出的独特审美空间,去感受那些跨越地域和民族的艺术魅力。我猜测,作者定然是一位对文化有着深邃洞察力的人,他笔下的文字,或许就像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平日里难以企及的文化景观。我想象着,书中会涉及到哪些文明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审美碰撞,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会不会有关于建筑、绘画、音乐,甚至是生活方式的探讨?每一个词语都仿佛带着一种邀请,邀请我去探索,去发现,去体味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芬芳。
评分这本书名《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像是在静静诉说着一种生活的态度。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画面:古老东方庭院里的精致雕琢,欧洲庄园里错落有致的园林,以及那些在不同地域孕育出的独特艺术表达。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文化元素能够如此长久地流传,并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生。它或许会探讨,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去辨识和欣赏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美。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郑培凯先生,会如何解读“审美情趣”这个概念,它是否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它是否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息息相关?书中是否会通过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或者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尚,来佐证他的观点?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引领我走进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美学价值,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一次升华。
评分“赏心乐事谁家院”,光是这句副标题,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东方韵味的画面:青石板路,雕梁画栋,庭院深深,花木扶疏。但这仅仅是我的想象,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更多元化的“家院”。或许,它会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人们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通过艺术和审美来体现他们的生活哲学。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这两个看似宏大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家院”意象来呈现的。这本书是否会从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维度,去阐释文化融合对审美的影响?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美”的更多可能性,理解不同文明在审美上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启发,形成更广阔的审美视野。
评分我一直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到着迷,总觉得它们蕴藏着独特的智慧和情感。《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这个书名,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兴趣点。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带领我周游世界,去探访那些不同文明的“审美乐园”。我期待着,作者能够以一种细腻而深刻的笔触,为我解读那些跨越时空的艺术作品,揭示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审美追求。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去欣赏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拓展我的审美视野,提升我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力,并最终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赏心乐事”。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本身就带有一种探究的意味,仿佛邀请读者一同走进一个充满奥秘的领域。我一直对不同文化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个民族的审美倾向感到好奇,也对那些能够超越文化隔阂,引起普遍共鸣的美学现象深感着迷。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那些看似迥异的文化,在审美的追求上,是否有着共通的根源?它是否会通过具体的艺术范例,如雕塑、绘画、建筑,甚至是音乐和文学,来展示多元文化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孕育出独特的审美趣味?我期待着,作者郑培凯先生,能够以其深厚的学养,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审美世界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世界文化的大花园里,美是如此多元而又和谐地存在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