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对话: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
定价:28.00元
作者:CCTV《对话》栏目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1177967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2007年CCTV新奉献。
医疗,社保,教育,就业,新农村,绿色GOP,知识产权海外角力……
什么是人民群众极关心、极直接、极现实的利益问题?国计民生,百姓福祉,思想交锋,专业阐释。
内容提要
什么是人民群众极关心、极直接、极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里的《对话》节目,一个个为您打开了这些问号。
《对话》坚持与时俱进,努力成为对社会责任有所承担、对民族命运有所担当的精神圣殿。
我们不能不把这些难忘的回忆镌刻在这本书里,因为我们始终倔强地相信:对话,对变化中的中国来说,她就是一部心灵的史诗。
目录
序
医疗改革
看病难
关注药价
教育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城市择校
我的大学
社保
祝保基金
就业
城市就业
新农村建设
关注新农村
农村合作社
农村留守子女
绿色GDP
幸福在哪里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国家战略
知识产权海外角力
后记
作者介绍
《对话》栏目时长6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节目前颇具影响力的谈话节目。
6年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之所有不遗余力地打造《对话》,就在于我们相信,对话的意义不止于使公众时时体察民生、实时洞察事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对话,凝聚公众,链接心灵,启动广泛的思维对撞和文化自觉,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实现沟通。
《对话》栏目的首播时间为每周日22:05,重播时间为次周六9:05次周日6:00。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视角,而是展现出一种高度的跨学科整合能力。我能清晰地看到历史学、人类学乃至心理学的影子渗透其中,共同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分析矩阵。这种“立体式”的观察方法,使得它对社会变迁的解读显得无比丰满和立体。比如,在探讨某种新兴文化现象的兴起时,作者不仅分析了经济基础的推动作用,还细致考察了媒介传播的媒介偏见,以及这种文化符号在不同代际间的意义重构过程。这种层层递进、互为印证的论证结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着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它不仅仅在描述“发生了什么”,更在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未来”。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某些长期被主流话语边缘化的“微观现实”的挖掘力度。它没有停留在宏观数据的堆砌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研究,将那些抽象的社会学理论具象化、可触摸化。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新闻调查般的敏锐和克制,他们似乎总能在最尖锐的矛盾爆发点前夕,冷静地设置一个观察哨,然后用极其克制的笔触去描摹那即将喷涌而出的情感与困境。例如,书中对某种特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后,留守人员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描摹,那种对日常琐碎却又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景的捕捉,简直达到了诗意的地步。读完那几章,我久久无法平静,感觉自己仿佛亲身参与了那场无声的博弈,体会到了变迁带来的结构性疼痛。这种“在场感”,是很多同类题材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从文体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高明,它在保持学术探讨的严肃性的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散文的韵味。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像是精心编排的交响乐章,时而激昂磅礴,时而低回婉转。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那些类比既贴切又富有启发性,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即便是对特定领域不甚熟悉的读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论点。这本书的语言是富有力量的,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行话来标榜自己,而是用一种清晰、有力、直击人心的文字,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分析框架。读到酣处,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作者进行一场高密度的、充满挑战性的思想对话。
评分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久违的“反思的勇气”。在信息碎片化和观点极化的当下,很多探讨社会议题的作品往往倾向于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或预设的立场。然而,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审慎性”。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最终裁决,而是更侧重于呈现问题的复杂性、多面性以及内在的悖论。它不断地挑战读者的固有认知,迫使我们正视那些我们本能想要回避的社会裂痕和价值冲突。读完之后,我并没有获得一种“我已经完全理解了”的满足感,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我还需要继续思考”的紧迫感。这种激发持续探究欲的能力,我认为是任何一本优秀学术或思辨类著作最核心的标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以及封面上那种若隐若现的文字排版,无声地诉说着内容的厚重与深度。初次翻开,我立刻被它那种近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所吸引。作者在引言部分就展现了对当前宏大叙事背景下,个体命运与社会结构变迁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洞察。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思想的剧场,各种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勾连的社会现象被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关于某种特定群体在新的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心理调适部分,文字的张力十足,让人不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精准的社会学概念。这绝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时间与精力,去梳理那些纵横交错的逻辑线条,去感受那种潜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时代脉搏。可以说,光是阅读的物理体验和精神预备,就已经构成了一次非常值得的智力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