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库全书精华大全集
定价:29.60元
售价:20.7元,便宜8.9元,折扣69
作者:张金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040311273
字数:
页码:3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四库全书》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区分类聚,部次群籍,把历代文献井然汇聚于一堂,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民人文素养大全集:四库全书精华大全集》在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撷,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四库的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突出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凝重感,为热爱国学经典的人起到导航作用。
《国民人文素养大全集:四库全书精华大全集》秉承四库之精神,发挥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希望能对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更希望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异彩纷呈的文化艺苑,增强读者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史上博大的宝藏之一,而中国历史上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则可以被称为丰富、完备的集中华文化之大成之作。《四库全书精华大全集》编者在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细心拾撷,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四库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四库的博大、精深,突出它的历史厚重感和凝重感,希望能增强读者对国学的信仰,让读国学之人自信、自豪于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
【成书过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
据传,《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远古时代,黄河中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中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
《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认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以解经。 据现代学者研究,《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大约成于殷商之际,是殷商时卜辞之宫所辑录的关于古人占卜情况的书。《易传》的成书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
【古籍简介】
《周易》是经部之始,史学家司马迁把它列为“群经之首”,它是我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典籍,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被儒、道等学派奉为经典。历代主流易学是“观其德义”以“修身进德”。
《周易》中的《易经》是一部预测学著作,分上、下两经,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组成,有卦辞和爻辞为之说明。《易传》又称“十翼”,由《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文章构成。
《周易》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含有哲学、文学、政治、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美学、逻辑、法律、军事等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含有天文、历法、数学、音律、医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易之为书,推天道明人事者也……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
《周易》是指导人们认识、利用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易经》以自然现象的变化,“推天道以明人事”,认为人事的得失可以转化,提出了某些劝诫人的行为准则。《易传》,赋予了其哲学的解释,提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命题。
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阅读指导】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的典籍,其精神已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是与整个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把握息息相关的。
综观《周易》全篇,有三大理论、三大法则和三大原则:
三大理论:一、阴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互生互换,这是辩证的思想。《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二、五行生克制化,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归于金、木、水、火、土五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成,这是发展变化的思想。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宇宙互为协调。《易传》中所说的“大人”,就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之人,“夫古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是《易传》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大法则:一、理,即易理。易经中的哲理,探讨宇宙人生的所变、能变与不变的原因。二、象,即卦象、爻象。易经中用卦象、爻象来表示世界生成发育的各种现象,从中寻求规律。三、数,即现象中的数理。根据它的变化过程,推知人事和万物的因果联系。
三大原则:一、简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原本简朴而平易。二、不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有其遵循的必然规律。三、变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的变化、发展和自我否定。
《周易》显著的特点是实用,它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哲学高度做了阐释,说明了事物的规律。特别是对伦理道德、思想方法、事物转化、治军作战、夫妻关系、家庭教育、喜怒哀乐、居家旅行、生老病死以及革故鼎新等,作了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断,是古代实用性很强的生活教科书。
【典籍精选】
乾卦
【原文】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译文】
乾:乾卦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利益的、贞正的四种德行,没有灾祸。
初九:龙潜伏在水中,暂不宜有所作为。
九二:龙出现在田问,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九三:君子整天勤勤恳恳,即使在夜晚,仍时刻警惕,谨慎行事。若此,虽有危险,亦不会遭受灾祸。
九四:游龙潜伏在深谷之中,似跃而未跃,不会有过失。
九五:龙高飞于天,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上九:龙飞得过高,终会有所悔恨。
用九:出现一群龙,谁也不自居首领位置,则无过亢之灾,这是吉祥的现象。
《彖传》说:博大的、象征万物创始的乾卦,万物依靠它而开始生长,它是统帅万物之本源。它使云朵飘行翻动,使雨水施洒降落,各种事物各具形态而不断发展。明亮的太阳周而复始,乾卦各爻按不同的时位组成,犹如六条龙接连驾驭天地之问。天地自然变化形成万物的规律。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内页的纸张质地也选得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庄重之感。我一直对古代典籍情有独钟,总觉得那些泛黄的纸页里藏着无尽的智慧与故事。这次购入这套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的“精华”二字去的,希望能在一瞥之间,领略到中华文化那波澜壮阔的图景。开篇的导读部分,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行文流畅,引人入胜,为接下来的阅读铺垫了极佳的基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更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在与你娓娓道来,引导你进入那个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我特别喜欢它对文献源流的梳理,清晰明了,即便对于初学者而言,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这种体贴入微的编排,无疑是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的。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篇章中,能真正领略到那些被时间淘洗后留下的金子。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大全集”式的选本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毕竟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提炼出真正的“精华”,难度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便会沦为碎片化的堆砌,失了原著的神韵。然而,阅读了前几卷后,我的疑虑大为消解。编纂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似乎掌握了一种巧妙的平衡艺术。选材的角度非常独到,并非简单地截取最负盛名的段落,而是力求构建出一种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例如,在论及古代哲学思想的演变时,他们没有孤立地展示某一家之言,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过渡和对比,让人能清晰地看到思想是如何相互激发、相互批判,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网络。这种结构感是极其珍贵的,它让阅读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知识的脉络中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漫游。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摘要”,而是在阅读一份经过高度浓缩和提炼的“思想地图”。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检索系统和注释体系印象尤为深刻,这直接体现了编者对现代读者需求的洞察力。在查阅某一特定主题时,我发现其索引做得极其详尽,很多看似不相关的条目,通过交叉引用,竟然能串联起一条条新的研究线索。这对我进行专题研究时,简直是如虎添翼。再说说注释,很多古代文献中的术语或典故,若无详尽的解释,普通读者是无法理解其深意的。这本书的注释恰到好处,既避免了过度冗余的“填鸭式”解释,又能精准地在关键处点破迷津。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注释中还融入了后世对该段落的不同解读,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思辨的乐趣。它没有给我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为我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解入口,让我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品味古人的智慧,这种开放性让我非常欣赏。
评分阅读过程带来的直观感受是,这套书仿佛是为那些“时间有限但求知欲旺盛”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偏向于快速掌握核心概念,然后才能决定是否深挖细节。这套“精华大全集”完美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的行文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张弛有度。有些篇章,为了保持原著的磅礴气势,保留了较长的原文片段,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而另一些内容,则被精简到了最凝练的字句,信息密度极高,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细细咀嚼。这种灵活的节奏变化,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的疲劳感,使得我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它没有牺牲阅读的“美感”来追求效率,而是在效率和美感之间找到了一个精妙的黄金分割点,这一点值得称赞。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工具书范畴。它更像是一座精心维护的文化遗产展示厅。我尤其关注其中对于一些失传或较少流传的史料片段的引用,这些零星的碎片,被巧妙地放置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下,使得我们得以窥见全貌的一角。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汇编,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再现。它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复杂性,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智慧,通过现代化的编排,重新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思考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每次合上书卷,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显著的夯实和拓宽,这是一种充实而愉悦的精神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