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宋词三百首详注
定价:37.00元
作者:李华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00199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李华编*的《宋词三百首详注》是一部新选编的宋词三百首详注本。精华荟萃,形式多样。名家名作,风格各异。重选大家大作,兼顾普通词人作品,共105家300篇。词作内容渉及爱国言志,闺阁爱情,羁旅离愁,边塞风光,咏史咏物,田园山水,民情风俗。词作审美观照或构思精巧,或诗情画意,或地方特色,或寓义 深邃。体现宋一代历史特征和宋词发展的艺术轨迹。每篇词作有词人简介,词作艺术分析,词句详尽解读。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目录
点绛唇(雨恨云愁)/王禹傅酒泉子(长忆西湖)/潘阆酒泉子(长忆西山)/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踏莎行(春色将阑)/寇毕江南春(波渺渺)/寇毕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钱惟演长相思(吴山青)/林逋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范仲淹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八声甘卅l(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柳永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渔家傲(巴子城头青草暮)/张先玉楼春(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山亭柳(家住西秦)/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六州歌头(秦亡草昧)/李冠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苏幕遮(露堤平)/梅尧臣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欧阳修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李师中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司马光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王安石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晏几道卜算子(水是眼波横)/王观卖花声(木叶下君山)/张舜民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魏夫人行香子(一叶舟轻)/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苏轼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苏轼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苏轼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苏轼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舒直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黄裳念奴娇(断虹霁雨)/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黄庭坚青门引(胡马嘶风)/时彦望海潮(梅英疏淡)/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秦观临江仙(千里潇湘撄蓝浦)/秦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贺铸……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建立了一个通往宋代文人心灵世界的桥梁。在对某些著名篇章的赏析部分,作者不仅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更将词作置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比如,对某一首怀古词的分析,会简要提及当时朝廷的政治走向,使得我们能体察到词人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复杂心绪。这种深度挖掘,让原本平面化的文字立刻变得立体丰满起来,让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并非只是风花雪月,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集体情感的投射。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让那些陈旧的诗句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阅读体验可谓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评分初读此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注释的详尽和深入程度。很多我过去读宋词时总是一知半解的典故和意象,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清晰的剖析。比如,某位词人笔下的“江月”,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差异,作者都给出了细致的辨析,甚至还引用了其他相关文人的笔记佐证,显得论据扎实,绝非泛泛而谈的注解。那种深入到词人创作心境层面的解读,让我对这些千古名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共鸣。它没有把我们当成只是简单地“阅读”诗词的工具人,而是耐心地引导我们去“理解”词中所承载的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士大夫的悲欢离合。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宋词,或者刚刚开始接触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引导,简直是太宝贵了,少了许多自行摸索的弯路。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详注”两个字持保留态度,生怕注释会喧宾夺主,冲淡了词作本身的美感和韵味。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高明,它采用了“正文在前,注释在后”的灵活布局,保证了初读时可以沉浸式地感受词句的音乐性,等到细品时,再翻到后页查阅释义,体验非常好。而且,注释的语言风格也十分雅致,没有使用过于生硬的学术腔调,读起来流畅自然,让人愿意主动去了解那些晦涩之处。这种尊重文本美感和阅读体验的设计哲学,在很多古典文学的普及读物中是很难得的。它成功地在“学术严谨性”和“大众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使得即便是像我这样并非专业出身的爱好者,也能轻松领略到宋词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选篇眼光独到,它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金牌曲目”,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略显冷门但意境绝佳的篇章。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仿佛在一位资深藏家那里进行一场私人导览。那些初读时可能不太起眼的小令或慢词,经过详注的洗礼后,其独特的魅力才真正得以展现。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词人之间保持的平衡性,既有苏辛豪放的脉络,也有婉约派细腻的情感捕捉,使得整部作品的音乐性和画面感都极其丰富立体。这种选材的广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宋代词风多样性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宋词远比教科书上呈现的要丰富多彩得多,它是一个浩瀚的星空,这本书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张精确的星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素雅又不失古韵,那种淡淡的墨香仿佛能透过纸面飘散出来,让人在翻开它之前,就已经被带入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之中。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出色,触感温润,墨色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排版疏密有致,不仅便于阅读,更像是一件可以把玩的艺术品。每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会忍不住摩挲几下封面和侧边的切口,那种对古典美的尊重和现代印刷工艺的完美结合,让人心生欢喜。特别是那种古籍特有的微微泛黄的色调,没有丝毫廉价感,反而增添了一种时间的厚重感,非常适合喜欢传统文化,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它不仅仅是一部诗词选本,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陈设品,放在书房里,都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气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