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叶适集(全三册,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定价:96.00元
作者:(宋)叶适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010742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9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叶适是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政论等方面都有贡献。《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叶适集(套装共3册)》是其《水心文集》和《水心别集》两部著作的合编,都选用好的底本进行点校,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目录
《叶适集(上)》:
论叶适思想
水心文集
水心文集序
黎刻水心文集序
黎剔水心文集跋
宋史本传
卷之一黉割
上孝宗皇帝剳乎
土屯宗皇帝割子
土宁宗皇帝剳子
剳子二
剳子三
上宁宗皇帝却子
剳子二
剳子三
卷之二状表
安集两淮申省状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
辞绝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状
辞免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
平宫状
辩兵部郎官来元晦状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
靳州到任谢表
除淮西提举谢表
除太府卿淮柬总颁谢表;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
谢除宝谟阁直学士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表
卷之三费蘸
湖南运刊到任谢表
除秘阁修撰谢表
除工部侍郎谢表
除吏部侍郎谢表
除知建康到任谢表
代薛端明土遗表
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厢宫谢皇
太子绞
受玉宝贺表
受玉宝贺贱
申省乞致仕状
再申省状
……
水心别集
《叶适集(中)》
《叶适集(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讲,阅读《叶适集》是一项需要耐心的“体力活”,但回报也是巨大的。这套书给我的最大触动,是关于“学问”与“功名”之间永恒的张力。叶适一生在朝堂上起起落落,他的诗文和论辩中流露出的那种深沉的失落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非常具有感染力。我特别喜欢他的一些尺牍往来,那些与友人或门生的书信,文字往往比正经的奏疏更加灵动,也更能体现他性情中耿介不阿的一面。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保持学术独立性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政治洪流的裹挟。这套资料集汇集了他不同人生阶段的思考,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精神自传。它让我思考,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爆炸,知识获取变得异常便捷,但我们是否还保留着像叶适那样,为了一个坚信的观点,花费数年时间进行扎实考据和论辩的“慢功夫”?这套书,像一个沉默的老师,提醒着我们学术精神的重量。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叶适集》资料丛刊,绝非泛泛的“选本”,它是一套严肃的、具备极高史料价值的学问工程。它给读者的感受,是一种从“宏大叙事”退回到“微观现场”的震撼。它不再仅仅谈论某位开创性的哲学家提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理论,而是展示了一个在具体时空背景下,一个聪明、勤勉且内心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记录他的时代印记的。这套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在场感”,仿佛叶适本人就在你身边,跟你探讨农桑、辩论政事。对于任何想超越教科书层面,真正理解宋代社会、政治和思想如何“运作”的严肃读者来说,这三册书是无法绕开的基石。它要求你投入时间,但它所给予的回馈,是那种踏实、坚实的学问之乐,远胜于阅读那些经过层层解读后的二手资料。
评分读完这套《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中的《叶适集》全三册,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一套书,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南宋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时空之门。叶适其人,在以往的史料和通说中,似乎总是被淹没在那些更耀眼的大师光环之下,显得有些“次要”。然而,一旦沉浸在这浩如烟海的文本中,你会发现,正是这种“次要”与“日常”,构成了宋代思想与社会运作的肌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义利之辨”的论述,叶适的论证路径并非一味地高举道德大旗,而是深入到具体的经济、法律和地方治理实践中去考察“义”如何落地为“利”,以及“利”如何反过来成就“义”。这套书的整理工作极为扎实,注释详尽而不冗余,使得我们这些跨越时空的读者,能够相对顺畅地跟上叶适敏锐而又时常跳跃的思辨节奏。对于研究宋代士人如何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这套书无疑提供了最鲜活、最原始的一手样本,它挑战了我们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刻板印象,展示了一个更为复杂、更具生命力的知识分子群像。
评分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而言,这套书的价值则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南宋文人整体心性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叶适的文字风格是典型的宋人文风,讲究“以议论入诗”,他的叙事往往带着强烈的逻辑推导痕迹,但在处理情感和自然景物时,却又不失宋人特有的那种内敛的、冲淡的韵味。我仔细比对了他在不同时期对于佛教、道教典籍的引用变化,发现这不仅仅是思想的演变,更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微妙转移。这三册书资料的完备性,使得我们可以进行跨文体的比对研究,比如将他论“理学”的文字与他论“地方风俗”的记录进行对照,这种交叉验证的能力,是单篇文集难以提供的。整理者在编排上的次序安排,也似乎有意无意地引导读者去关注他学术思想的生成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的结论,这对于任何希望深入文本底层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线索。
评分这三卷本的装帧和排版,说实话,初上手时有些厚重,但很快我就被其内容的细密逻辑所吸引。我个人对于宋代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兴趣更浓一些,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叶适在台州任职期间留下的那些关于地方保甲、钱谷、水利等方面的文书和奏议。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治理理念中蕴含着一种极强的实证精神,他似乎从不相信空泛的理论说教,一切都必须在田野和数据中得到验证。例如,他对盐政改革的看法,不仅谈及财政收入,更细致地分析了对沿海渔民生计的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与他作为一代大儒的身份形成了有趣的对照。相比于一些宏大叙事的思想史著作,这套资料集的好处在于它的“去精英化”,它让你看到了一个真正深入到地方权力网络中,如何用自己的学问去解决柴米油盐问题的宋代官员的真实画像。阅读过程如同进行一次精密的考古挖掘,每翻开一页,都可能发现被历史尘土掩盖的结构性细节,让人深思,今天的基层治理,又有多少古人的智慧被我们忽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