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 岳麓书社

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 岳麓书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凤凌 著
图书标签:
  • 游记
  • 散文
  • 岳麓书社
  • 走向世界丛书
  • 续编
  • 游馀仅志
  • 文学
  • 文化
  • 旅行
  • 中国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05283
商品编码:2972335393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

定价:28.00元

作者:凤凌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38052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894年,作为海军衙门派往欧洲的游历章京之一的蒙古族官员凤凌,随同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使龚照瑗前往欧洲,考察欧洲的海军事务。《游馀仅志》就是他自己从其记载的日记中选录重要内容而成。职责所在,书中对于欧洲的军事尤其是海军建设的关注为多。他参观了很多枪炮厂、船厂以及各色炮台要塞,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他看到的各种武器装备、船舰制造、炮台设置等内容。与此同时,他对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制度也做了深入了解,并有不少的中西对比和思考。作为“走向世界丛书”之一,具有的史料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凤凌,字瑞臣,蒙古族人。考中“游历”时,任兵部笔帖式。1897年游历差满后,又于1899—1902年(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被派充驻法使馆三等参赞,经保奏加二品衔。次年,由吏部派往湖北任道员一职。1894年,作为海军衙门派往欧洲的游历章京,随同出使英法意比,并写下《游馀仅志》一书。

文摘


序言



游记的魅力:山川风物与人文情怀的交织 这套《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的“游馀仅志”,并非一本流水账式的旅行记录,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索与自我观照的旅程。它以一种温润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天地万物、人生百态的深邃思考。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客观的地理风光与主观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合,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意蕴的画卷。 “游馀仅志”,顾名思义,是游历之余的零星记录。然而,这“零星”并非草率,而是经过作者精心提炼与感悟的精华。书中并没有那种事无巨细、堆砌史料的冗余,而是选取了那些触动作者心弦、引发深刻联想的片段。无论是壮丽的山河,还是古朴的村落,亦或是异域的风情,都通过作者独特的视角,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作者笔下的山川,并非仅仅是地理的坐标,更是精神的寄托。当笔尖描摹着巍峨的高山,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磅礴;当笔墨流淌过蜿蜒的河流,便能体会到生命的不息与时光的变迁。他观察着山体的纹理,感受着植被的生长,聆听着风的低语,这一切都仿佛是对生命本质的一次次叩问。这些自然景致,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冰冷的画面,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存在,与作者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会从一棵古树的年轮中读出岁月的沧桑,从一块奇石的形态中悟出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观察,已超越了单纯的“看”,而是进入了“体悟”的境界。 除了自然风光,书中对人文风物的描绘同样精彩纷呈。作者并未止步于对表象的惊叹,而是试图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渊源以及人们的生活哲学。他会在古老的寺庙前驻足,感受香火的缭绕与信仰的力量;他会在熙攘的市集上穿梭,观察人情冷暖与市井百态;他会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捕捉到最真挚的情感与最朴素的智慧。这些人文的细节,构成了本书丰富多彩的底色,也展现了作者拥抱不同文化、尊重不同文明的开放姿态。他不仅仅是一个过客,更是一个带着好奇与尊重的探索者,试图理解不同地域的灵魂。 “游馀仅志”的价值,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邃的哲思。作者并非在简单的记录“去过哪里”,而是通过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反思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及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他可能会从一次艰难的跋涉中感悟到坚持的力量,从一次意外的邂逅中体会到缘分的奇妙,从一次对过往文明的追溯中反思现代社会的得失。这些思考,如同潜流一般,贯穿于整本书的字里行间,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与启发。他会在看到日出时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辉煌,会在听到孩童的笑声时重新审视纯真的价值,会在目睹老者垂暮的身影时思考人生的圆满与遗憾。这些哲思,并非生硬的说教,而是自然地融入于景物描写与事件叙述之中,显得尤为真切感人。 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其另一大亮点。作者的文字,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灵动。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感受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的文字又极富感染力,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读他的文章,就像是在与一位知己倾心交谈,他分享的不仅仅是旅途的见闻,更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波澜。这种恰到好处的遣词造句,使得本书在具有思想深度的同时,又保持了极高的可读性。他不会使用艰涩的词汇,也不会刻意营造辞藻的华丽,而是以一种自然流淌的文字,将心中所思所感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游馀仅志》的“续编”身份,也暗示着它可能与前续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承接,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新视角与新感悟。这种延续与发展,使得这套丛书更具整体性与深度,也更能体现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不断成长与蜕变。每一部分的“续编”,都像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与深化,使得作者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晰,个人成长轨迹更加完整。 总而言之,《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游馀仅志》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旅行文学。它不仅仅是一份游记,更是一次灵魂的漫游,一次对生命与世界的深度探索。通过作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通过作者的心灵,我们触碰到了更深刻的情感。这本书,将带领读者在文字的海洋中,与作者一同经历一场意义非凡的心灵洗礼,在山川风物与人文情怀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启迪。它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拥抱未知,去体验多元,去思考生命,最终,让我们都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丰富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年代感,拿到手里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触感,立刻把我拉回了某个旧书店的角落。我特别喜欢这种复古的风格,封面上的字体设计得沉稳大气,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古籍版本。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内容,但光是翻阅那些墨迹的排版和纸张的气味,就让人心生敬畏。感觉随便翻开一页,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那种老派的印刷工艺,比起现在光滑的铜版纸,多了太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这本书的版式很规整,字体清晰,即便是生僻字也能辨认,这对于阅读古籍来说太重要了。这本书的实体书的重量也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读起来很有分量感,不像现在很多轻飘飘的书籍,总觉得少了一丝厚重感。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失落已久的文化印记。

评分

这本书的编辑和校对工作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我注意到,在很多历史典籍的阅读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注释的缺失或者理解上的偏差,但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显得非常用心。每一段文字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深厚的学术支撑,即便是看似闲笔的地方,也隐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细致观察。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手法,没有过多的主观色彩渲染,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将那些往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克制而内敛的表达方式,使得内容本身的力量得以最大程度地凸显。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思维不会被强行引导,而是可以自由地在历史的经纬中穿梭,自己去构建理解的框架。

评分

我对这本书所涉及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介绍深感震撼。作者似乎对所记录的每一处地方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记录,而是深入到了当地的习俗、信仰乃至人们的思维模式之中。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使得他对不同地域间文化差异的探讨显得尤为深刻和到位。特别是关于那些偏远地区文化的描述,资料的稀有性和记载的详尽程度,都表明了作者在收集资料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超乎寻常的耐心。这本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它保存了那些可能已经随着时代变迁而消逝的文化记忆,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田野资料。

评分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具个人特色。它没有追逐时髦的表达,而是保持着一种古典的韵味,词藻的选择精准而富有张力。有些句子读起来简直像诗歌一样,节奏感和音韵美俱佳。这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遣词造句,感受文字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独特美感。虽然阅读速度因此慢了下来,但每一次的停顿,都带来了一次精神上的回味。这种对语言本身的尊重和精雕细琢,在当今快餐式的阅读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语言艺术品,让人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文字功底。

评分

这次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对某些历史片段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学术论著,但实际读起来,发现它更像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游记或札记。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场景,例如市井间的交谈、旅途中的见闻,都有着极其生动的描摹。这些细节的捕捉能力,恰恰是宏大叙事中常常被忽略的部分,但正是这些“边角料”构成了真实的历史肌理。我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味,看到那些已经消失的街景。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我对那个时期的社会文化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知,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年代划分,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的鲜活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