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学的故事
:24.00元
售价:16.3元,便宜7.7元,折扣67
作者:李汉松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01
ISBN:97878021129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意识、潜意识、人格的形成、智力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学。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认识人,认识社会。本书根据“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体例,选取了一百多位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人物及其重要事件,大体上按历史顺序编写成心理学的故事。
目录
章 哲学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柏拉图)
割与斧,灵魂整体论(亚里士多德)
体液一气质(希波克利特、盖伦)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
心灵白板论(洛克)
单子论(莱布尼茨)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心理现象学(体谟)
联想,神经波动(哈特莱)
心灵不可知(康德)
意识阈与统觉团(赫尔巴特)
第2章 科学心理学的创建
有趣的颅相学
感官生理心理
感官神经特殊能力(约翰内斯·缪勒)
彩色与感觉色素(赫尔姆霍茨)
感觉阈限(韦伯)
从刺激到感觉,“纳税”(费希纳)
记忆实验与遗忘曲线(艾宾浩斯)
图形一背景和遗觉(鲁宾、杨施)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
第3章 徘徊于生物学化道路的心理学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
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开拓(威廉·詹姆士)
心理学与社会实践(杜威)
对上帝不敬(铁钦纳)
智慧,尝试一错误(桑代克)
行为主义(华生)
白鼠实验(托尔曼)
操作主义(斯金纳)
非正统的行为主义(赫尔)
榜样学习(班杜拉)
第4章 趋于完满的格式塔心理学
从感觉元素到意动(布伦塔诺)
无意象思维(屈尔佩)
形质说和格式塔(厄伦弗斯)
错觉和知觉(韦特海默)
顿悟学习(苛勒)
心理发展(考夫卡)
格式塔学派同路人(勒温)
第5章 从精神分析到发展心理学
第6章 人格心理学
第7章 认知心理学
第8章 心理测量与智力的因素分析
第9章 社会心理学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不是那种一眼望上去就堆满了学术符号的枯燥样式,而是用一种比较柔和、富有故事感的插画风格,让我一开始就觉得它可能不是一本硬邦邦的教科书。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摸起来有点滑,但又不会显得廉价,翻阅起来有种很舒服的感觉。我一直对人类的行为和想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充满好奇,总觉得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座座未被完全探索的岛屿,隐藏着无数的奥秘。这本书的名字《心理学的故事》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探索的渴望,它暗示着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会以一种更生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那些塑造了我们认知和情感的心理学原理。我特别期待它能解释一些我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压力会崩溃,而有些人却越挫越勇;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事物产生莫名的好感或反感;以及在人际交往中,那些看不见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在起作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人类心灵的迷宫,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也能更 empathetic 地理解他人。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第一个吸引我的就是序言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的、像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样的语气,阐述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他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专业术语,而是从一个普通人可能产生的疑问出发,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孤独?”这些都是我曾经在夜深人静时偶尔会思考的问题,但又总觉得无从下手去寻找答案。序言里那种“我们都是在探索生命的意义,而心理学正是探索我们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的论调,一下子就打动了我。我一直觉得,心理学不应该只存在于实验室和大学的课堂里,它应该是一种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这本书的名字《心理学的故事》本身就给我一种期待,我希望它能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而不是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把读者拒之门外。我期待它能通过真实的案例、生动的比喻,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并从中获得一些可以应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洞见。
评分从书名《心理学的故事》这个角度去想象,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去梳理心理学发展至今的脉络。或许它会从古老的哲学思考开始,追溯人类对心灵的早期探索,然后逐渐引出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及那些里程碑式的理论和人物。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纪录片一样,用生动的叙事,将那些伟大的心理学家们,比如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以及那些划时代的实验,比如米尔格拉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面前。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这些理论和发现是如何一步步推动我们对人类心智的理解达到今天的水平的。同时,我也希望它能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能从这些历史进程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思想,让我们看到心理学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响着我们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这种历史性的梳理,应该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完整的心理学知识框架,让我对这个学科的深度和广度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心理学普及读物,最重要的是能够提供“aha moment”——那些豁然开朗的瞬间。这本书的书名《心理学的故事》让我联想到,它可能会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来阐释那些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我特别期待它能包含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拖延?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言行?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广告印象深刻?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结合一些有趣的案例,比如电影桥段、历史事件,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来揭示背后隐藏的心理学机制。我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我能够像侦探一样,一点点解开那些关于人性的谜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以及他人行为的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读完之后,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时,都能多一份洞察,少一份困惑,让心理学真正成为一种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风格,在我看来,是非常用心的。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看得人头晕眼花。这本书在字体大小、行间距,以及段落的划分上都做得相当舒服,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精美的插画和图表,这些视觉元素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恰到好处地解释了一些抽象的概念,让原本可能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和生动。比如,我猜想在讲到认知失调的时候,可能就会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或者一个小小的漫画来呈现;又比如在探讨记忆的形成时,可能会有一幅流程图来展示信息在大脑中的传递过程。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乐趣和信息的传递效率。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科普读物,应该具备这样的特质: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内容,又要能以最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心理学的故事》从目前我看到的细节来看,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一个善于沟通和引导的引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