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云庐感旧集 |
| 作者 | 白谦慎 |
| 定价 | 66.00元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8123660 |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href='#'>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白谦慎是的书法史研究专家和书法家,在书法界享有盛名。“云庐”是白谦慎的斋号,本书是作者回忆学书的历程。收录《沪上学书摭忆》《凌云健笔意纵横——章汝奭先生的小楷》《忆赵宝煦老师对我的艺术活动的关心和支持》《纪念王方宇先生》《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莱溪主人的情怀——记翁万戈先生》《忆和曹宝麟兄在北大时的交往》等十五篇文章。全书配有大量精美的书法名作图片。 |
| 作者简介 | |
|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留学,1990年获比较政治硕士学位后,至耶鲁大学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师从美术史家班宗华教授,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7—2015年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席。2015年后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人合作)、《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白谦慎书法论文选》、《吴大澂和他的拓工》等。 |
| 目录 | |
| 沪上学书摭忆——从傅山《哭子诗卷》说起 /1 王老师的故事 /20 身残犹作汗漫游——记邓显威老师 /36 我的老师章汝奭先生 /43 附录:记与恩师章汝奭先生的后一次会面 /55 忆赵宝煦老师对我的艺术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58 八大山人的异代知己——纪念王方宇先生 /65 充和送我进耶鲁 /77 汪世清先生 /96 汪世清先生带我去读书 /102 莱溪居主人的情怀——记翁万戈先生 /110 忆和曹宝麟兄在北大时的交往 /119 华人德和民间社团及其他 /138 忆我和潘良桢兄的交往 /148 一事能狂便少年——悼念乐心龙兄 /157 怀念周永健兄 /163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别出心裁,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小说的固有认知。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线索,也没有清晰的人物关系网,更像是将无数个独立的片段,通过一种若有若无的线索串联起来。起初读的时候,确实会感到有些迷茫,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作者匠心独运的用意。这些碎片化的叙事,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我主动去填补那些留白,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多变,时而如诗般优美,时而又带着一种朴实的生活气息,这种跳跃性的语言风格,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作者对文字的极致运用,他似乎在玩弄着语言的魔术,将各种意象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更像是一场思维的盛宴,挑战着我的阅读习惯,也拓展着我的思维边界。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智力上的启发。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喜欢挑战,敢于打破常规的读者,你们一定会在其中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观察事物上有一种近乎苛刻的细腻。他能捕捉到常人轻易忽略的细节,并赋予它们别样的生命力。比如,他描写一场细雨,不是简单地说“下雨了”,而是细致地描摹雨滴落在不同材质上的声音,是落在青石板上的清脆,落在芭蕉叶上的沙沙,落在瓦片上的哒哒,以及空气中弥漫开来的湿润气息,混杂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又比如,他描写人物的神态,不会直接点出情绪,而是通过眼角眉梢的微小动作,甚至是呼吸的频率变化,来暗示内心的波澜。这种写作手法,虽然需要读者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去体会,但一旦进入状态,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魅力。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需要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发现。这本书仿佛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情感和思考,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曾经的经历进行对照。我从中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也更加珍惜那些平凡而美好的瞬间。它不是一本让人能轻易读完的书,而是需要慢慢咀嚼,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收到!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五段图书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迥异,力求真实可信,并且不包含您提供的书名《正版 云庐感旧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触感温润,每一页的纸张质感都恰到好处,仿佛能感受到作者指尖滑过的温度。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将我带入一个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手绘的插图,虽然不是写实的工笔,但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意境却别有洞天。有时是寥廓的山峦,有时是错落的屋檐,有时又是路边的一株野草,每一幅都蕴含着一种淡淡的疏离和哲思,让人在阅读文字之外,也能获得视觉上的慰藉。作者在叙事上,似乎并不急于抛出主线,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茶余饭后,漫不经心地回忆起往事,将那些碎片化的记忆串联起来。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察,以及在变迁中依旧坚守的某种情怀。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温和平缓的叙述,但正是这种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我在字里行间,捕捉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动,仿佛那些经历,也曾在我生命中留下过印记。这本书更像是旅途中歇脚时,无意间翻开的一本旧相册,每一页都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时光,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愿醒来。”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平和与豁达。作者在描写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时,没有丝毫的抱怨或不满,即使是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也总是能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去处理。他似乎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并从中找到积极的一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际关系的描绘,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不完美,但都带着真挚的情感,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温暖和理解,没有过多的算计和猜疑。这种描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连接。这本书更像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它治愈了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让我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去更好地生活,如何去更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它不是一本让你热血沸腾的书,也不是一本让你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能够让你静下心来,反思人生,感悟生活,并从中获得力量的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
评分“这本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书。我一直对那种带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情有独钟。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无论是一座古老的街巷,还是一个静谧的庭院,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它们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也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力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说书人,娓娓道来,将我引向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情感的把握,那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没有过度的渲染,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辞藻,一切都恰到好处,直击人心。它让我看到了在时代变迁中,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以及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珍贵记忆。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他用平实却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它给我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也拓宽了我对生活的理解。我从中汲取了力量,也看到了希望。这本书不愧为一本能够触动灵魂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