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式风险投资
:36.00元
售价:26.3元,便宜9.7元,折扣73
作者:方少华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802556621
字数:260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本书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书中涵盖了多个20世纪的经典案例,每个案例都折射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的风险投资中困难的解决方法,也反映出了作为风险投资,其在产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在帮助创新企业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书中的失败案例更是可以让企业家得到借鉴——什么样的企业是会让风险投资家青睐的,什么样的企业家是让风险投资家器重的,风险投资如何投资及成功退出等。可以说,《中国式风险投资》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风险投资家的实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家的指南针。
中国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就要发展高科技企业,而在发展高科技企业的进程中,就不可能缺少风险投资机构的广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事实。本书以中国式风险投资为写作对象,这本写给中国广大的创业者、投资者,及当今或未来的企业的书。本书浓缩了中国风险投资界的运筹经验和管理精华,是一本难得的工具指南。
方少华,国内管理咨询顾问及投融资专家,工商管理博士,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有超过15年的从业经历,曾先后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卡特比勒(中国)有限公司及全球咨询公司埃森哲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安永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德勤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从事企业高级管理和项目
《中国式风险投资》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强烈的信号——它不只是关于投资,更是关于“中国式”的智慧。我很好奇,这种“中国式”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不是说,它融合了东方哲学中的一些理念,比如“势”的把握,或者“天时地利人和”的考量?我非常想知道,在那些成功的中国风险投资案例中,除了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是否还蕴含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复杂社会关系的巧妙处理?这本书,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中国风险投资人如何在这种充满变化的土壤上,建立信任、整合资源、并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独到见解。我特别想了解,在中国,哪些行业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科技、消费、医疗、还是新能源?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影响?这本书,我想它不仅仅是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准备的,更应该为所有关心中国经济走向的人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当我翻开《中国式风险投资》这本期待已久的书时,我的思绪立刻飘向了那些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展开的商业传奇。我很好奇,在国际资本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寻找机遇的同时,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机构又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中国式风险投资在募资环节,如何应对国内投资者偏好稳健、对高风险投资相对谨慎的挑战?又或者,在投后管理方面,中国式风险投资是否会提供比西方同行更深入、更个性化的支持,以帮助企业克服成长中的各种困难?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呈现那些在“中国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投资逻辑和运作模式,例如,如何在中国复杂的官僚体系和人情社会中,有效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这本书,我想它能为我揭示中国风险投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东方智慧”和“中国方案”。
评分拿到《中国式风险投资》这本书,我怀揣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审慎的心情。期待的是,它能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当下中国经济的脉搏;审慎的是,我担心它会落入空泛的叙述,或者流于对表面现象的描摹。我对书中所能呈现的那些“中国式”的细节尤为关注。例如,在中国,决策者在评估一个项目时,除了财务指标和市场潜力,是否还会考虑更深层次的社会效益、政策符合度,甚至是创始人的人脉关系?这些“软性”因素在中国商业环境中可能扮演着怎样不可忽视的角色?此外,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中国与西方有何不同。IPO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是否一如既往地重要?还是说,并购、甚至二级市场的定向增持等方式在中国也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国风险投资的运作逻辑,以及它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机遇。
评分这本书,名为《中国式风险投资》,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个关于中国经济腾飞、科技创新以及那些在幕后默默推动这一切的投资者的画面。我一直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奇迹充满好奇,尤其是风险投资这个领域,它在过去几十年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又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最终成长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的?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揭开这些迷雾。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中国式风险投资的独特性,它是否与西方成熟的VC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又源于何处?是文化基因、政策导向,还是市场结构的特殊性?比如,在中国,政府的角色在风险投资中究竟有多大影响力?它是否像某些评论所说的那样,既是助推器,也可能成为绊脚石?还有,书中是否会触及一些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备受瞩目的案例,例如那些一夜暴起的科技巨头,它们是如何获得早期资本的青睐,又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我非常想知道,在这些成功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中国式”策略和考量。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中国的崛起是怎样一个复杂的进程。《中国式风险投资》这本书,我相信能够为我勾勒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侧面。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中国风险投资在支持本土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的核心角色?比如,那些曾经不为人知的初创企业,是如何在风险投资的“雨露”滋养下,成长为如今影响世界的科技巨头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中国式的风险投资,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市场监管尚不完善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找到并扶持那些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公司。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分析,在风险评估时,中国式风险投资考量的维度是否更广阔,是否会更加注重团队的执行力、对政策风向的解读能力,以及能否在资源整合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这本书,我想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中国,风险投资是如何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