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
定价:26.00元
作者:刘庭风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5608256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集理论研究和资料参考为一体的书籍。全书分为岭南园林概述部分和实例部分。前者系统地介绍了岭南园林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艺术风格、文化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这些特点与环境和文化的关系,对园林的深层研究有的指导意义。实例部分以图片和文字资料详尽地介绍了在岭南文化圈内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福建、台湾五省两区220个一般公园、主题公园、古典园林、寺院园林、住区园林、度假区园林、风景区园林、宾馆酒家园林、风景区园林、宾馆酒家园林、滨水绿带的概貌,对每个园林的介绍不仅有景点和构成分析,而且有历史和文化分析,对园林历史回顾和园林创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序
一、香港园林
1.九龙公园
2.香港花园
3.港湾道公园
4.九龙寨城公园
5.北区公园
6.雀鸟公园
7.岭南之风
8.歌与老街公园
9.海洋公园
10.浅水湾
11.啬色园
12.宝莲寺
13.沙田中央公园
14.屯门公园
15.遮打花园
16.石峡尾花园
17.德华花园
18.宝琳径花园
19.维多利亚公园
20.阳明山庄
21.景林村
22.太古村
23.中银大厦庭园
24.九龙丽晶酒店庭园
25.皇后像广场
26.宋城
二、澳门园林
1.大三巴牌坊
2.卢园
3.石排湾郊野公园
4.南湾公园
5.二龙喉公园
6.黑沙湾公园
7.孙中山先生纪念公园
8.得胜花园
9.白鸽巢公园
10.宋玉生公园
11.螺丝山公园
12.何贤公园
13.华土古达嘉马花园
三、海南园林
1.公祠
2.热带海洋世界
3.金牛岭公园
4.南大桥绿地
5.西海岸
6.环岛泰德酒店
7.海南医院
8.云月湖度假村
9.海月广场
10.大东海
11.南山寺
12.南中国大酒店
13.亚龙湾
四、广西园林
1.长青公园
2.北海海滨公园
3.银滩公园
4.北海中山公园
5.富丽豪大酒店
6.穿山公轩
7.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
8.七星公园
9.虞山公园
10.象鼻山
11.柳州江滨公园
12.柳候公园
13.龙潭公园
14.马鞍山公完
15.鱼峰公园
16.金茶花公园
17.明园新都饭店
18.南宁南湖公园
19.南湖广场
20.南宁人民文化公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刘庭风,1967年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1989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1996年)、博士(2001年),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已出版《日本小庭园》一书,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文摘
序言
我一直是个视觉动物,对那些空泛的理论阐述感到乏味,但这本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将理论完美地“视觉化”了。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去”。比如,书中对“叠石理水”的讲解,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机械分解,而是通过一系列侧逆光拍摄的精美照片,展示了阳光穿透竹林后洒在水面上的光影变幻,那种动态的美感,远胜于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对“借景”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把远处的山纳入视野”,而是理解了在有限空间内,如何通过巧妙的障碍物和视线引导,实现心理上的无限延展。尤其是在介绍澳门一些私人宅院的庭院布局时,那种将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无缝衔接的处理手法,简直是现代建筑师们需要反复研习的范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拓宽了我们对“园林”二字的传统定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岭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园林艺术是如何与生活、与海洋、与热带雨林共舞的。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时,我还有些疑虑,毕竟香港、澳门、海南、广西,这四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差异巨大,如何能用一个“岭南”的框架将其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不至于显得牵强附会?然而,作者的功力深厚,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特别是在解读海南的园林时,那种与热带气候的对抗与融合,那种大胆运用异域植物的色彩,展现出一种与广府园林截然不同的野性和生命力,这种对比极其震撼。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没有陷入那种刻板的学术叙事,而是加入了大量个人的行走感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笔记。例如,描述广西某处园林时,那种对当地独有的石材纹理和色彩的执着描摹,仿佛能让我触摸到那冰凉的石头,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极其考究,黑白照片与彩色大图的穿插,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同时又兼顾了资料的详实度。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视角,教我们如何去欣赏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里的美学。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初读时,你会被那些令人屏息的图像所吸引;再读时,你会开始留意作者在细节处的妙笔;而第三遍翻阅时,你才会真正感受到它所构建的那个完整、多维度的岭南园林生态系统。它成功地将香港的现代压力、澳门的历史交融、海南的热情奔放以及广西的内敛山水,熔铸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美学谱系。特别是书中对“花窗”和“漏景”的解析,那种对光影效果的精妙计算,展现了岭南工匠们对空间感知的敏锐。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空间感”这个概念,知道在有限的面积里,通过视线的阻断与释放,可以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园林发展脉络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且独特的视角,它证明了园林艺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熔炉中,不断迭代、生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的。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身走访那些书中所描绘的角落,去感受那种书页间无法完全承载的湿润气息和历史沉淀。
评分这本《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常年混迹于城市水泥森林中的灵魂,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栖居的窗。我一直对岭南这片土地抱有特殊的情感,它的气候、它的文化,都带着一种湿润而热烈的生命力。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的图文世界里时,才发现我原有的认知是多么的单薄。书中对于香港那些隐藏在摩天大楼阴影下的私家园林,那种在寸土寸金中追求“借景”与“藏拙”的智慧,描绘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澳门回归前后,那些融合了中西建筑哲学的园林小品,那种精致到令人窒息的细节处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宏大气势和北方园林惯用的对仗工整,岭南园林那种“曲径通幽”的布局,以及对水景的灵活运用,仿佛自带一种清凉的魔力。我甚至能想象出,在那斑驳的青砖黛瓦间,微风拂过,夹带着南国特有的花香和水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园林图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地域文化如何渗透到建筑美学中的生动教材,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审美的升华。
评分我周边很多朋友都在谈论“国潮”和“本土文化复兴”,但真正能将这种情怀落实到具体审美实践上的好书却凤毛麟角。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高级。它没有流于表面的符号堆砌,而是深入挖掘了岭南园林背后的哲学根基——那种顺应自然、不求完美、追求“恰到好处”的东方智慧。读到关于广西喀斯特地貌与园林结合的部分,我简直惊叹于古人如何将那些嶙峋怪石,这些在别处可能被视为碍眼的障碍物,巧妙地融入到人工山水之中,使其成为点睛之笔。这种与地域地质环境的深度对话,是其他地域园林研究中不常看到的深度。更令人称赞的是,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全面,既有官方修复的经典名园,也有许多鲜为人知、濒临消失的乡村园林遗址,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考古,发掘出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精致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