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

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庭风 著
图书标签:
  • 岭南园林
  • 园林设计
  • 香港园林
  • 澳门园林
  • 海南园林
  • 广西园林
  • 中国园林
  • 景观设计
  • 文化遗产
  • 旅游景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25632
商品编码:2969238457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

定价:26.00元

作者:刘庭风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01

ISBN:97875608256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集理论研究和资料参考为一体的书籍。全书分为岭南园林概述部分和实例部分。前者系统地介绍了岭南园林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艺术风格、文化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这些特点与环境和文化的关系,对园林的深层研究有的指导意义。实例部分以图片和文字资料详尽地介绍了在岭南文化圈内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福建、台湾五省两区220个一般公园、主题公园、古典园林、寺院园林、住区园林、度假区园林、风景区园林、宾馆酒家园林、风景区园林、宾馆酒家园林、滨水绿带的概貌,对每个园林的介绍不仅有景点和构成分析,而且有历史和文化分析,对园林历史回顾和园林创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一、香港园林
1.九龙公园
2.香港花园
3.港湾道公园
4.九龙寨城公园
5.北区公园
6.雀鸟公园
7.岭南之风
8.歌与老街公园
9.海洋公园
10.浅水湾
11.啬色园
12.宝莲寺
13.沙田中央公园
14.屯门公园
15.遮打花园
16.石峡尾花园
17.德华花园
18.宝琳径花园
19.维多利亚公园
20.阳明山庄
21.景林村
22.太古村
23.中银大厦庭园
24.九龙丽晶酒店庭园
25.皇后像广场
26.宋城
二、澳门园林
1.大三巴牌坊
2.卢园
3.石排湾郊野公园
4.南湾公园
5.二龙喉公园
6.黑沙湾公园
7.孙中山先生纪念公园
8.得胜花园
9.白鸽巢公园
10.宋玉生公园
11.螺丝山公园
12.何贤公园
13.华土古达嘉马花园
三、海南园林
1.公祠
2.热带海洋世界
3.金牛岭公园
4.南大桥绿地
5.西海岸
6.环岛泰德酒店
7.海南医院
8.云月湖度假村
9.海月广场
10.大东海
11.南山寺
12.南中国大酒店
13.亚龙湾
四、广西园林
1.长青公园
2.北海海滨公园
3.银滩公园
4.北海中山公园
5.富丽豪大酒店
6.穿山公轩
7.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
8.七星公园
9.虞山公园
10.象鼻山
11.柳州江滨公园
12.柳候公园
13.龙潭公园
14.马鞍山公完
15.鱼峰公园
16.金茶花公园
17.明园新都饭店
18.南宁南湖公园
19.南湖广场
20.南宁人民文化公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刘庭风,1967年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士(1989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1996年)、博士(2001年),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已出版《日本小庭园》一书,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文摘


序言



岭南园林: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园林 一、 序言 岭南,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在这片沃土上,园林艺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东方智慧与自然和谐的光芒。从古至今,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情、精巧的造园手法、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本书将带您走进岭南园林的殿堂,深入探索香港、澳门、海南、广西这四个区域园林艺术的精髓,感受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演变、融合、创新的独特魅力。 二、 香港园林:现代都市中的绿意栖息 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依然珍藏着一片片宁静致远的绿洲。香港的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地融合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元素,既保留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精巧构思,又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 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 香港的园林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其发展深受殖民时期建筑风格和西方园林审美的影响。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园林也充分利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海滨、山坡等,将人工造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代表性园林与艺术特色: 公园绿地: 香港拥有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公园,如香港公园,它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精美的温室、鸟舍和瀑布而闻名。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不同气候带的植物风情,体验都市中的自然野趣。九龙公园则是一个现代化的休闲绿地,设有雕塑径、迷宫花园和鸟湖,是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郊野公园: 香港的郊野公园面积广阔,为市民提供了远离喧嚣的自然体验。这些公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园林”,但其保留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及其中点缀的少量休憩设施,却也展现了一种“自然即园”的哲学。例如,麦理浩径沿线的风光,虽然以徒步见长,但其起伏的山峦、葱郁的植被,本身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 主题公园: 迪士尼乐园和海洋公园等主题公园,虽然以娱乐为主,但其景观设计也借鉴了园林艺术的原理,通过精心布局的植被、水景、建筑,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区域,也融入了岭南园林的某些表现手法。 私人庭院与住宅景观: 在香港的一些高档住宅区,您可以看到一些设计精美的私人庭院。这些庭院虽然规模不大,但往往设计精巧,注重细节,将水景、石景、植物巧妙结合,营造出宁静雅致的居住环境。 功能与文化价值: 香港的园林在现代都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了市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更是缓解城市压力的“绿肺”。同时,这些园林也承载着香港的文化符号,如一些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的雕塑和景观小品,都体现了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三、 澳门园林:中葡风韵的浪漫交融 澳门,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其园林艺术也如同其历史一样,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在澳门的园林中,您可以看到葡萄牙式的浪漫与中国传统的雅致和谐共存。 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 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这种历史背景深深影响了其园林的设计风格。早期的园林更多地受到欧洲古典园林的影响,如对称的布局、规整的几何形花坛。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长期交流,中国传统的园林元素也逐渐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中葡合璧”风格。 代表性园林与艺术特色: 卢家大屋旁花园: 虽然卢家大屋本身是中式建筑,但其附近的一些小型庭院,往往会结合葡萄牙式的瓷砖装饰和南洋风格的植物,营造出别样的风情。 妈阁庙旁的花园: 妈阁庙作为澳门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其周围的环境也保留了许多传统元素。庙宇旁的小花园,往往设计得朴素而雅致,石径、古树、亭台,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 主教山公园: 这座位于山顶的公园,不仅可以俯瞰澳门全景,其本身的设计也融合了东西方元素。欧式风格的雕塑、喷泉,与中式的亭台楼阁、石山水景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东方基金会花园: 东方基金会的花园,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热带植物和园林小品,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休憩空间。 市政公园与公共空间: 澳门的市政公园,如议事亭前地周围的一些绿化区域,虽然面积不大,但通过精心设计的花坛、灌木,以及点缀其中的欧式灯柱和座椅,营造出浓郁的欧式风情。 功能与文化价值: 澳门的园林,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中葡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它们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更是吸引游客体验澳门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园林承载着澳门的记忆,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四、 海南园林:热带风情的诗意栖居 海南,这片被碧海蓝天环抱的宝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使得海南园林呈现出独特的风情。海南园林以其奔放的热带植物、热情的色彩、舒展的空间,展现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美。 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 海南的园林历史悠久,早期受到中原文化和南方地域文化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海南园林开始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并充分利用其热带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度假和休闲空间。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对热带植物的运用,以及与海洋、阳光、沙滩等自然元素的结合。 代表性园林与艺术特色: 传统民居庭院: 海南的传统民居,如黎族、苗族的村落,其庭院往往朴实无华,注重实用性和与自然的融合。但一些富裕家庭的庭院,也会模仿中原园林的风格,但植物的选择上则更多地倾向于本地的热带植物。 度假酒店与度假村景观: 海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众多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是其园林艺术的重要载体。这些地方的园林设计,往往以热带植物为主,如椰林、槟榔、凤凰木等,辅以潺潺流水、葱郁草坪、优雅的泳池,营造出热带风情的度假氛围。例如,三亚的一些高端度假酒店,其园林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亲海、近水、拥绿”的理念。 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 海南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虽然以生态保护为主,但其自然形成的湿地景观,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绿色画卷。近年来,一些湿地公园的建设,也开始借鉴园林设计的手法,将观赏性与生态性相结合。 滨海景观公园: 海南的海岸线漫长,滨海景观公园是其园林的一大亮点。这些公园充分利用了海滨的优势,如海口万绿园,虽然面积广大,但其设计巧妙地将热带植物、人工湖泊、雕塑小品与海滨风光融为一体,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植物园与园艺示范区: 海南的植物园,如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是展示和研究热带植物的重要场所。这些园林虽然以科研为主要目的,但其精心布置的植物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观赏体验。 功能与文化价值: 海南园林是热带风情的集中体现,它们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休闲环境,更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因素。这些园林展现了海南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 五、 广西园林:山水画意的诗情流转 广西,以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闻名于世。广西的园林,巧妙地将这“山水甲天下”的自然之美,融入到人工造景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园林”风格。 历史渊源与地域特色: 广西园林深受岭南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广西园林的显著特点是将桂林山水的神韵,通过叠石、理水、植物等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艺术的再现。山水、亭台、花木、廊桥,在广西园林中和谐统一,仿佛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代表性园林与艺术特色: 桂林山水主题园林: 桂林地区是广西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叠彩山、伏波山等自然景点,本身就是天然的园林。而一些人工修建的园林,如靖江王府,其内部的“独秀峰”与王府园林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宫廷园林的恢弘气势。 传统私家园林: 广西的传统私家园林,如贺州姑婆山附近的客家围屋庭院,虽然规模可能不如江南园林,但其精巧的设计,注重空间的利用,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借景,都体现了岭南园林的特色。 城市园林与公园: 广西的城市园林,如南宁人民公园,在借鉴传统园林手法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公园内常有湖泊、假山、亭台楼阁,以及丰富多样的亚热带植物,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游园环境。 民族特色园林: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其园林也常常融入壮、瑶等民族的文化元素。例如,一些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或景区,通过建筑、雕塑、景观小品等,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水乡园林: 广西的一些地区,如桂南的水乡,其园林也常常与水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功能与文化价值: 广西园林不仅是当地人民休憩、观赏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展现广西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它们将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之美,与精巧的人工构思相结合,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境界。这些园林是广西人民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和艺术创新的体现。 六、 总结 岭南园林,是一个广阔而富有深度的概念。香港、澳门、海南、广西,这四个地区,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因此,它们的园林艺术也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魅力。 香港园林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中,努力开辟出一片片绿色的宁静之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澳门园林则以其独特的历史烙印,将东方的情韵与西方的浪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呈现出中葡合璧的迷人风采; 海南园林沐浴着热带的阳光和海风,以其奔放的色彩和充满生命力的植被,诠释着海洋的魅力与自然的馈赠; 而广西园林则巧妙地将“山水甲天下”的自然风光,融入到精巧的人工构思之中,勾勒出一幅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卷。 本书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地区园林艺术的深入剖析,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岭南园林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感受其中蕴含的东方智慧、哲学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您探索岭南园林艺术的一扇窗,开启一段令人沉醉的园林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是个视觉动物,对那些空泛的理论阐述感到乏味,但这本书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将理论完美地“视觉化”了。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去”。比如,书中对“叠石理水”的讲解,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机械分解,而是通过一系列侧逆光拍摄的精美照片,展示了阳光穿透竹林后洒在水面上的光影变幻,那种动态的美感,远胜于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对“借景”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把远处的山纳入视野”,而是理解了在有限空间内,如何通过巧妙的障碍物和视线引导,实现心理上的无限延展。尤其是在介绍澳门一些私人宅院的庭院布局时,那种将实用功能与审美情趣无缝衔接的处理手法,简直是现代建筑师们需要反复研习的范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拓宽了我们对“园林”二字的传统定义,让我们意识到,在岭南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园林艺术是如何与生活、与海洋、与热带雨林共舞的。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时,我还有些疑虑,毕竟香港、澳门、海南、广西,这四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差异巨大,如何能用一个“岭南”的框架将其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不至于显得牵强附会?然而,作者的功力深厚,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特别是在解读海南的园林时,那种与热带气候的对抗与融合,那种大胆运用异域植物的色彩,展现出一种与广府园林截然不同的野性和生命力,这种对比极其震撼。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没有陷入那种刻板的学术叙事,而是加入了大量个人的行走感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笔记。例如,描述广西某处园林时,那种对当地独有的石材纹理和色彩的执着描摹,仿佛能让我触摸到那冰凉的石头,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极其考究,黑白照片与彩色大图的穿插,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同时又兼顾了资料的详实度。它提供了一种“慢”下来的视角,教我们如何去欣赏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里的美学。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初读时,你会被那些令人屏息的图像所吸引;再读时,你会开始留意作者在细节处的妙笔;而第三遍翻阅时,你才会真正感受到它所构建的那个完整、多维度的岭南园林生态系统。它成功地将香港的现代压力、澳门的历史交融、海南的热情奔放以及广西的内敛山水,熔铸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美学谱系。特别是书中对“花窗”和“漏景”的解析,那种对光影效果的精妙计算,展现了岭南工匠们对空间感知的敏锐。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空间感”这个概念,知道在有限的面积里,通过视线的阻断与释放,可以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园林发展脉络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且独特的视角,它证明了园林艺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熔炉中,不断迭代、生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的。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亲身走访那些书中所描绘的角落,去感受那种书页间无法完全承载的湿润气息和历史沉淀。

评分

这本《岭南园林:香港 澳门 海南 广西园林》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常年混迹于城市水泥森林中的灵魂,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栖居的窗。我一直对岭南这片土地抱有特殊的情感,它的气候、它的文化,都带着一种湿润而热烈的生命力。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的图文世界里时,才发现我原有的认知是多么的单薄。书中对于香港那些隐藏在摩天大楼阴影下的私家园林,那种在寸土寸金中追求“借景”与“藏拙”的智慧,描绘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澳门回归前后,那些融合了中西建筑哲学的园林小品,那种精致到令人窒息的细节处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宏大气势和北方园林惯用的对仗工整,岭南园林那种“曲径通幽”的布局,以及对水景的灵活运用,仿佛自带一种清凉的魔力。我甚至能想象出,在那斑驳的青砖黛瓦间,微风拂过,夹带着南国特有的花香和水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园林图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地域文化如何渗透到建筑美学中的生动教材,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审美的升华。

评分

我周边很多朋友都在谈论“国潮”和“本土文化复兴”,但真正能将这种情怀落实到具体审美实践上的好书却凤毛麟角。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非常高级。它没有流于表面的符号堆砌,而是深入挖掘了岭南园林背后的哲学根基——那种顺应自然、不求完美、追求“恰到好处”的东方智慧。读到关于广西喀斯特地貌与园林结合的部分,我简直惊叹于古人如何将那些嶙峋怪石,这些在别处可能被视为碍眼的障碍物,巧妙地融入到人工山水之中,使其成为点睛之笔。这种与地域地质环境的深度对话,是其他地域园林研究中不常看到的深度。更令人称赞的是,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全面,既有官方修复的经典名园,也有许多鲜为人知、濒临消失的乡村园林遗址,这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考古,发掘出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精致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