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2年中国交通旅游图集一本通(全新修订版)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40645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40kg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本书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及的里程桩信息,全新各省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全新城市环路及过境指引图,新增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全资讯。
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图集也算是匠心独运。装帧设计上,它明显没有走廉价路线,纸张的克重和覆膜处理,都保证了长期翻阅和使用的耐用性。更难得的是,它似乎在努力平衡“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的鸿沟。对于那些习惯了现代信息展示方式的年轻旅行者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回归本源的体验——重新学习如何阅读一张精密的地图。它不是那种看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一次性”读物,而是可以伴随未来多次旅行、不断做标记、记录旅途轨迹的活地图。每次翻开,都能发现上次忽略掉的某个小镇或未曾注意的自然保护区边界,它激发了我们对未知区域的好奇心,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索之源”。
评分说实话,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本“交通地理学的入门读物”,而不是单纯的导航工具。很多旅游图册为了迎合大众,会过度美化或简化地貌特征,但这本图集在基础测绘信息上显得尤为严谨。比如,不同等级的公路材料、坡度的暗示,甚至是对某些特殊桥梁结构的简单标识,都体现了专业性。我曾经因为一个跨江大桥的限高问题卡壳过,但翻开这本图集,虽然没有直接写明数字,但通过图例和区域性的标注习惯,我能推测出那段路段可能存在的限制,从而提前绕行。这种需要一定阅读功底才能完全掌握的“地图语言”,反而让旅途中的发现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它要求你动脑子去“解读”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对于热爱探索的背包客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
评分坦白讲,我对这种“工具书”的期待值往往不高,大多是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购入,但这一次的体验显然超出了预期。它在信息密度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出色,既没有因为追求大图而牺牲细节,也没有因为塞满信息而显得杂乱无章。我特别欣赏它在交通枢纽部分的处理,高铁线路的走向、主要港口的位置,甚至是一些城市群内部的快速路系统,都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进行了区分,逻辑性极强。这对我规划中涉及的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尤为重要。记得我需要从一个内陆城市转运一批设备到沿海港口,光靠手机搜索各种官方网站效率太低,而图集直接将不同类型的交通网络铺陈在同一版面上,一眼就能看出最佳的衔接点。这种“一目了然”的效率提升,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旅行规划中,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是提供路线,更是在提供一种全局的、结构化的信息框架。
评分我通常会把这种大部头的图集放在后备箱的固定位置,成为一个“基准参照物”。在很多手机信号完全缺失的山区,它成了我唯一的“救命稻草”。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峡谷地带迷失了方向,GPS完全失灵,但凭借着对先前在图集上标记的河流走向和山脊线的记忆,我们成功地重新定位了自己。这种“硬备份”的可靠性,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比拟的。而且,纸张的特性使得我在户外使用时,完全不用担心屏幕反光或者电量耗尽的问题。哪怕被雨淋湿了一角,只要晾干,信息依然可读。这种历经风雨而不衰的物理属性,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陪伴感”,比任何更新迭代的App都更值得信赖。
评分这本图集初上手的时候,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搭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当时在计划一次横跨大半个中国的自驾游,传统的电子地图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那种“在手里翻阅”的实景感和脉络感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容易被主流导航软件精确标记的偏远小路和风景区入口,纸质图册的详尽标示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对着一张地图琢磨一个绕行方案,图上清晰地标注了一条看起来几乎被遗忘的省道,旁边还用小字备注了“季节性路况提醒”,这种细致程度,是冷冰冰的算法界面绝对给不了的。它不仅仅是一张张地图的堆砌,更像是一位老司机的经验总结,每一个符号、每一条等高线背后,似乎都藏着无数次勘测和行走的印记。那种能清晰看到山脉走向、河流蜿蜒的宏观视角,让人对路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翻阅间,仿佛能闻到纸张特有的油墨味,这才是旅行前的仪式感,比盯着屏幕上的小蓝点要来得踏实和有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