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

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标准
  • 香辛料
  • 药用植物
  • 国家标准
  • 十一五规划
  • 行业标准
  • 质量标准
  • 技术规范
  • 农业科技
  • 植物资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6337
商品编码:2969223860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

定价:210.00元

售价:142.8元,便宜67.2元,折扣68

作者: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辑室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66563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4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卷是《中国农业标准汇编》中的一卷,内容包括:综合标准、种苗标准、产品标准、等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相关标准。收集截至2009年10月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标准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57项和行业标准7项。

目录


综合标准
 GB/T 12729.1 2008 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GB/T 15691-2008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18526.4-2001 香料和调味品辐照工艺
 GB/T 21265-2007 辣椒辣度的感官评价方法
 GB/T 21725 2008 天然香辛料分类
 GB/T 22268-2008 香草词汇
 GB/T 22324.1-2008 藏红花部分:规格
种苗标准
 GB 6941-1986 人参种子
 GB 6942-1986 人参种苗
 GB/T 22305.2 2008 小豆蔻第2部分:种子
 NY/T 360-1999 胡椒插条苗
 NY/T 404-2000 脱毒生姜种姜(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产品标准
 GB/T 7652-2006 八角
 GB/T 18672-2002 枸杞(枸杞子)
 GB/T 19618 2004 甘草
 GB/T 20293-2006 油辣椒
 GB/T 22266-2008 咖喱粉
 GB/T 22267-2008 整孜然
 GB/T 22300-2008 丁香
 GB/T 22301-2008 干迷迭香
 GB/T 22302-2008 干牛至
 GB/T 22303-2008 芹菜籽
 GB/T 22304-2008 干甜罗勒
 GB/T 22305.1-2008 小豆蔻部分:整果荚
 ……
等级标准
试验方法标准
相关标准
附录 相关行业标准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 一、 概述 《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是一部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编纂,旨在系统梳理、整合和发布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领域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权威性文献。本书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之一,汇集了我国在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成果,为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本书的编纂历时数年,汇聚了国内众多在香辛料和药用植物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对海量标准条文进行严格的审查、修订和整合,力求内容准确、体系完整、适用性强,能够全面反映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生产、加工、流通、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二、 内容特色与价值 1. 全面性与权威性: 本书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呈现了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了从种质资源保护、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质量检测、包装贮藏、市场准入等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所有标准均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具有法律效力,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者、科研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2. 科学性与前瞻性: 所收录的标准紧密结合了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许多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都参考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确保了其科学性和前瞻性。这不仅能够指导当前的市场行为,更能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引,引导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3. 实用性与操作性: 本书的编写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语言清晰、条理分明,技术指标具体、可量化。力求使标准的内容能够被广大生产者、加工者和检验人员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书中的每一个标准都附有相关的解释和说明,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其核心要义和应用方法,从而在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 4. 整合性与系统性: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高度的整合性。将分散在不同文件、不同部门的各类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归类和汇编,形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标准体系。这种汇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查找性,避免了标准之间的重复或冲突,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读者无需翻阅海量分散的文件,即可在一个平台上获取所需信息。 5. 促进产业升级与国际接轨: 通过统一和规范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本书有助于提高我国相关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减少因标准不一而导致的质量纠纷和市场风险。同时,许多标准都参照了国际先进标准,如ISO、FAO等,有助于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品更好地符合国际市场的准入要求,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三、 核心内容解读 本书内容涵盖范围广泛,以下仅列举部分核心章节和代表性内容,以展示其丰富性: 一、 香辛料类 1.1 基础通用标准: 食用香辛料通用要求: 规定了食用香辛料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如水分、灰分、挥发油含量、杂质限度等)、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重金属限量等基本要求,为各类食用香辛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框架。 香辛料初加工技术规范: 涵盖了清洗、干燥、分级、去杂等初加工环节的操作要求,旨在确保初加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香辛料抽提物通用要求: 针对香辛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的香气、风味成分,规定了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限度等,以保障提取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1.2 具体香辛料标准: 辣椒类(辣椒粉、干辣椒、辣椒干): 详细规定了不同加工形态辣椒产品的感官、理化指标(如辣椒素含量、色泽、水分、杂质等)、微生物及农药残留限度。 胡椒类(黑胡椒、白胡椒、绿胡椒): 针对不同品种的胡椒,分别制定了感官要求、粗蛋白、粗脂肪、挥发油含量、胡椒碱含量以及杂质、微生物等限量。 姜类(干姜、姜粉): 规定了干姜的表面特征、断面特征、挥发油含量、姜辣素含量、水分、灰分等指标。 葱蒜类(大蒜粉、洋葱粉、葱粉): 涉及大蒜素含量、水分、杂质、微生物限量等。 香草、茴香、丁香、肉桂、八角等: 对每一种重要的香辛料,都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包括其特定的品质指标(如挥发油成分、特定香气物质含量)、杂质控制、以及其他通用质量要求。 1.3 包装、贮藏与运输: 食用香辛料包装要求: 规定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形式、封口要求等,以保证香辛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防止污染。 食用香辛料贮藏要求: 明确了不同类型香辛料的适宜贮藏条件(温度、湿度、避光等),以延长保质期。 二、 药用植物类 2.1 基础通用标准: 药用植物(中药材)通用要求: 规定了药用植物药材(饮片)的来源、植物形态、采收、加工、炮制等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其来源、鉴定特征、质量标准(如含量测定、杂质限度、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等),是所有药用植物标准的基础。 药用植物药材加工与炮制规范: 详细介绍了药用植物药材(饮片)的清洗、切制、干燥、炮制(如炒、炙、蒸、煮、煨等)等操作工艺要求和技术规范,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药用植物(中药材)检测方法标准: 汇集了用于鉴定和测定药用植物药材质量的各类检测方法,包括宏观、微观鉴定、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2 具体药用植物标准: 常用大宗药材标准: 人参: 规定了不同规格人参的形态、大小、有效成分(如人参皂苷)含量、杂质、微生物等。 西洋参: 类似人参,但侧重于西洋参的特定化学成分和品质要求。 枸杞子: 包含其外观、有效成分(如多糖、维生素A)含量、杂质、微生物等。 菊花: 涉及其形态、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杂质、微生物等。 白术、茯苓、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甘草等: 对这些临床常用、产量大的中药材,均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涵盖了药材的鉴别、性状、理化指标、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特色药用植物标准: 天然产物提取物标准: 针对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如银杏叶提取物、水飞蓟素、紫杉醇等,制定其纯度、含量、杂质、微生物等要求。 地方特色药材标准: 收集并规范了在特定地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药用植物,促进地方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2.3 质量控制与安全标准: 药用植物(中药材)农药残留限量: 规定了常见农药在药用植物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确保药材的安全性。 药用植物(中药材)重金属限量: 针对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药用植物(中药材)微生物限量: 规定了药材中的霉菌、酵母菌、致病菌等的限量,保障药材的卫生质量。 药用植物(中药材)鉴别与真伪伪劣辨识: 提供简便易行的鉴别方法,帮助从业人员识别和鉴别药材真伪,打击伪劣产品。 四、 应用价值与意义 《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生产者: 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标准,帮助农户和企业科学种植、规范采收、优化初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对加工者: 提供了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指标,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对监管部门: 提供了权威、统一的执法依据,有助于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对科研机构: 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和实践基础,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现有标准,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新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对贸易商与消费者: 提供了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促进公平交易,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优质、可靠的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品。 对国际贸易: 提升了我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产品的国际标准化水平,为产品出口扫清障碍,促进中国产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总之,《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是一部集科学性、权威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是中国香辛料和药用植物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里程碑,更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它将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重要的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拿到这本《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说实话,我真是被它“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这个头衔吸引住了。我本身就是个喜欢在家捣鼓点小东西的人,平时没事就喜欢在阳台上种点薄荷、罗勒什么的,偶尔也捣鼓点养生茶。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是关于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的,而且还有“标准汇编”这个词,就觉得它一定能给我带来不少实用的指导。我一直觉得,虽然在家种点小植物挺有乐趣,但有时候总感觉少了点“章法”,比如水分、光照、施肥什么的,总凭感觉来,有时候效果就不尽人意。这本汇编,我原以为会像一本教科书一样,里面会详细介绍各种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的最佳种植条件,从土壤要求、温度湿度控制,到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甚至是如何判断最佳采摘时机,以及不同品种的特性区分等等。我特别期待里面能有关于如何利用有机肥料来提升香辛料的香气和药用植物的药效的指导,毕竟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绿色,这方面的内容对我来说太有价值了。还有,我一直对香辛料的精油提取和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分析很感兴趣,如果这本书能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的原理和方法,即使不是专业级的,能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窥探一二,那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家中一个得力的“园艺助手”和“健康顾问”,让我在享受种植乐趣的同时,也能收获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成果。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我最先联想到的就是那些关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国家标准。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食品行业的报道,知道很多香辛料在种植、采摘、加工的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所以,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它能详细地解读这些国家层面的标准。我特别想了解,对于我们日常食用的辣椒、生姜、大蒜这类常见的香辛料,国家是如何界定其品质的?比如,对于辣度、香气、水分含量、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是否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同样,对于人参、枸杞、当归等药用植物,又是如何保证其药效和成分的纯度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列出这些标准,并且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比如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规范,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此外,我也对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的溯源体系很感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提及相关的追溯和认证机制,从而让我们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和使用这些产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干巴巴的标准汇编,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整个产业链提升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指南。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入药的植物。我之所以关注《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这本书,是因为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详细信息。我一直觉得,很多传统中药材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种植的土壤、气候、采摘时间以及后期的炮制过程。如果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指导这些环节,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和疗效的稳定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常见药用植物,比如黄芪、当归、白芍等,它们在不同产区的最佳生长条件是什么?如何才能保证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能够达到药典规定的标准?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基因育种、抗病育种方面的技术介绍,从而帮助培育出更优质、更稳定的药用植物品种?另外,我也想了解,对于这些药用植物的采摘、晾晒、储存等环节,是否有明确的规范,以防止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有效成分流失。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领域的一扇窗口,让我对中药材的来源和品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在餐饮行业工作多年的厨师,我对香辛料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我购买《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完全是出于对提升菜品风味和香气的极致追求。我一直认为,一道成功的菜肴,香辛料的运用是灵魂所在。然而,市面上香辛料的品质参差不齐,有时会影响到我创作的最终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各种香辛料的特性,比如不同品种辣椒的辣度和风味差异,不同种类香草在烹饪中的最佳搭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取和保留香辛料最原始的香气。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关于香辛料精油、香气成分分析的专业性介绍,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分析来鉴别香辛料的优劣。此外,我也想了解,国家对于食用香辛料的种植、采摘、干燥、储存等环节,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它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格性。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科学地选购和储存香辛料,从而在我的厨房里创造出更多令人惊艳的味觉体验。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我无限烹饪灵感的宝典。

评分

我是一名对植物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特殊香气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这次偶然看到《中国农业标准汇编:香辛料和药用植物卷》,我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香辛料的起源、分布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历史感到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包含对这些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的植物学分类、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基础知识的介绍?我希望它能详细阐述不同香辛料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赋予它们独特的香气和风味的。对于药用植物,我更希望了解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在传统医药中的应用机理。此外,我也对这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感到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提及相关的育种技术,以培育出更具经济价值和抗逆性的新品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香辛料和药用植物科学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些神奇的植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