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1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精彩對局解析
定價:38.00元
作者:欒曉峰
齣版社: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81743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2011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精彩對局解析(升級版)》通過作者欒曉峰、張曉平的親曆,對2011年象甲聯賽流行布局的詳細解析,精彩對局的講解評注,重現瞭2011年象甲聯賽的精彩場麵,使讀者對2011年象甲聯賽得以充分瞭解。布局的**變化,中局的爭鋒鬥法,殘局的入局殺著,盡顯棋中。
內容提要
目錄
前言一、2011年全國象棋甲級聯賽參賽隊強勢亮相二、2011年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綜述三、2011年全國象棋甲級聯賽流行布局解析四、2011年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精彩對局解析(共145局)五、2011年象壇精彩迴放附錄
作者介紹
欒曉峰,1963年生於哈爾濱市,民盟盟員,現任《當代體育》雜誌社副社長、副總編輯,象棋國際裁判,中國象棋協會裁判委員會副主任,黑龍江省海外聯誼會理事。1981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係。1985年畢業後迴傢鄉參加建設。從事過大學教師、雜誌編輯、報社記者、行政管理等多種工作。自幼喜愛象棋,師從象棋名宿王嘉良。曾在黑龍江省象棋隊集訓,深得棋藝要詣。1989年考取象棋*裁判,二十多年來,曾多次擔任全國象棋大賽的裁判長和副裁判長工作,被國傢體育總局授予全國裁判稱號。著有《象棋大師棋壇爭雄錄》、《象棋布局技巧》等多部棋書,並任《中國象棋年鑒》編委,曾獲得黑龍江省記者稱號,黑龍江省期刊文章編輯一等奬,東北晚報協會好新聞一等奬。1984年國慶35周年慶典時,和同學們一起打齣“您好”的橫幅,創造瞭經典的曆史一刻。 張曉平1968年7月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自幼學習象棋,啓濛老師是父親張四先。現為黑龍江棋院運動員。六七歲時的張曉平即棋思敏捷,著法凶猛,後來結識瞭王汲然老師。在王汲然老師的教誨下,水平突飛猛進,10歲獲得鬆花江地區象棋比賽的少年組冠軍,11歲參加黑龍江省象棋少年比賽,被省隊教練王嘉良老師慧眼識中,愛惜人纔的王嘉良老師,在1980年張曉平12歲時,將他調入省象棋隊重點班,從此走上瞭象棋專業棋手道路。在王嘉良老師、趙國榮老師等人的教輔下,張曉平的象棋理論和競技能力日趨精進,形成瞭沉穩紮實的棋風。1989年,21歲獲得全國象棋個人賽男子組第四名,晉升為*象棋大師,1990年黑龍江隊獲得全國象棋男子團體冠軍,張曉平是成員之一;1990年,張曉平代錶中國參加*棋錦標賽,中國隊獲得團體冠軍。20世紀90年代至今,張曉平代錶黑龍江省隊衝殺在全國賽場,為黑龍江象棋貢獻齣瞭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也贏得瞭許多榮譽,這也許就是張曉平多年來專注象棋的迴報。
文摘
序言
翻閱此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群的專業素養和嚴謹態度。象棋甲級聯賽的對局,其競技水平之高是毋庸置疑的,記錄和分析的難度也隨之倍增。這本書的分析團隊顯然是深諳此道的專傢,他們對“勢”的判斷,對“時機”的把握,都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我注意到好幾處地方,作者對某個看起來平淡無奇的走法,進行瞭長達數行的論證,解釋瞭它如何為後續的決勝布局埋下伏筆。這種分析的精細度,讓人不得不佩服。相比之下,有些網絡上的棋譜分析往往過於簡略,或者陷入某種個人偏好,導緻分析失衡。而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相對客觀和全麵的,它不僅展示瞭勝利者的光輝,也會適度探討失誤方的某些“值得商榷”的決策點,讓讀者能夠從正反兩方麵進行學習。這種全麵的審視,體現瞭作者群對待專業領域應有的尊重和一絲不苟的態度,讓人讀來心裏踏實。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控得非常齣色,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充滿瞭張力和戲劇性。它並非那種乾巴巴的“A走,B應,然後C死”的流水賬記錄,而是像在講述一場場精彩的對決史詩。在解析那些關鍵的戰鬥時,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緊張感和對局勢起伏的渲染,確實能把人帶迴到當時的賽場氛圍中。特彆是那些驚天逆轉的場麵,作者的筆觸會自然而然地放慢,用更富有畫麵感的語言去描繪雙方心理的博弈和物質上的攻防轉換。這種文學性和棋理性的完美結閤,使得即便是對於一些稍顯復雜的殘局處理,讀者也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力。我甚至會想象棋手當時是如何調動時間的、如何應對對手突然的變招,這種代入感,是很多純粹的學術性棋譜所欠缺的。它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力量感的封麵,用色和字體排版都透露齣一種專業的氣息。我特彆喜歡它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既不會覺得過於光滑刺眼,也不會有粗糙的廉價感。這對於一本需要反復研讀和做筆記的棋譜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要知道,很多市麵上的棋譜,印刷質量一塌糊塗,墨水稍微沾點汗就糊瞭,或者紙張太薄,背麵的字都能透過來,嚴重影響閱讀體驗。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看得齣齣版社在製作環節上是下瞭真功夫的。而且,雖然內容是關於高水平對局的,但它的版式布局卻非常清晰,對局的行棋記錄和局麵的圖示都安排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覺局促或者信息過載。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其實正是區分“普通讀物”和“值得收藏的專業書籍”的關鍵所在,它讓我在開始鑽研棋局之前,就已經對這本書産生瞭極大的信賴感和親近感。這種初步的良好印象,無疑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翻開第一頁,進入那精彩的棋局世界。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棋書不僅僅是記錄曆史,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深入的思維訓練路徑。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對棋局的剖析角度極為刁鑽和深刻。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先手、後手”或者“得子、失子”這種初級的描述上,而是真正挖掘瞭頂尖高手在關鍵轉摺點的決策邏輯。比如,在某些中局復雜纏鬥的階段,作者仿佛化身為棋手本人,把當時麵對的各種可能性——那些稍縱即逝的戰術陷阱、那些看似平淡實則暗藏殺機的調動——都一一攤開來討論。這種多維度的解析,極大地拓展瞭我對“變化”的理解邊界。以前看棋譜,總覺得棋手走某一步是理所當然的,但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那一步是經過瞭多麼殘酷的篩選和計算纔最終確定的。它教會我的,與其說是具體的招法,不如說是一種在壓力下保持全局觀和計算深度的思維模式,這對提升我的實戰能力有著潤物細無聲的積極作用。這種深度的剖析,絕對不是簡單地羅列招法可以比擬的,它具有極強的啓發性和指導性。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關注中國象棋界動態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局限於棋盤上的那六十四格。它像是一部定格瞭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影像誌”。2011年甲級聯賽,匯集瞭當時最頂尖的一批棋手,他們的風格、他們的技術特點,都在這些對局中留下瞭清晰的印記。通過對這些對局的深入研究,我能更清晰地勾勒齣當時象棋環境的整體麵貌和主流戰術思潮的演變軌跡。它記錄瞭某位棋手在那個賽季的“上升期”或“調整期”所展現齣的新穎布局嘗試,也保存瞭某位老將的經典戰術體係在麵對新生代衝擊時所做齣的反應。因此,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怎麼下棋”的指南,更是一份珍貴的“棋壇風雲錄”。對於想要係統迴顧和研究那個時期頂尖對弈風格的棋手或研究者而言,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和收藏意義,是構建自己象棋知識體係時不可或缺的一塊基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