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
定价:37.0元
作者:中国期货协会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4979889
字数:438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不断总结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经验,分析和认识期货市场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变化,把握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期货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2014年发展报告》)。《2014年发展报告》在继承前六期发展报告的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进行了认真反思和总结,并作出了两点改变:一是对书名进行适当调整,改为《中国期货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这样,书名中的年份与当期内容形成对照关系,既方便读者查阅,也与证监会出版物的命名方式一致;二是适当压缩各章节字数,全书由以往的30万字提炼为现在的25万字左右,从而使报告更加简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这样一本带有年度总结性质的书籍,我的重点会放在它所提供的“历史视角”上。2014年,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中,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节点。我期望书中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在这一年里,中国期货行业在监管政策层面有哪些重要调整或创新。比如,当年是不是出台了新的关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账户管理、或者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对于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比如场外衍生品、或者期权交易,当年是否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发展,报告里又如何评价其潜力与风险?更重要的是,我想知道,2014年的这些政策和市场实践,是如何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它是否预示着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方向,比如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市场化改革、还是推进国际化战略?我很想从报告中找到一些“承前启后”的洞见,理解当年的一些现象和趋势,在后续的几年里是如何演变的,以及它们对今天中国期货市场的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评分对于《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这本书,我更倾向于从其“数据与案例”的角度去审视。一本好的行业报告,绝不仅仅是空泛的论述,更需要扎实的证据支撑。《中国期货协会》作为行业的主管机构,我想象中,这份报告会包含大量的、经过整理和分析的行业数据。例如,2014年不同品种期货的成交量、持仓量排名,以及同比、环比的变化趋势。对于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风险敞口、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是否也有详细的财务指标呈现?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比如,在某一个关键的宏观经济事件发生时,期货市场是如何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作用的?有没有某个期货品种在服务特定产业(如农业、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的案例?或者,某个期货公司在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些具体、生动的故事和数据,往往比纯粹的理论分析更能打动人,也能让我这位读者对中国期货业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我当时在网上偶然看到,书名是《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作者是中国期货协会,ISBN是9787504979889。虽然我对期货这个领域算不上是专家,但一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演变抱有浓厚的兴趣。2014年,那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而期货市场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其发展状况无疑是观察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当时的想法是,通过这本书,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中国期货行业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政策导向是什么,以及市场参与者是如何应对的。我特别想知道,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波动后,2014年期货市场在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是否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我对书的结构和内容编排也很好奇,是按行业细分,还是按宏观趋势分析?有没有具体的案例研究,或者数据图表来支撑其观点?这些都是我决定入手这本书时,心中盘旋的疑问。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份权威的体检报告,为我勾勒出2014年中国期货业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轨迹,帮助我这位非专业读者建立起对这个复杂领域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
评分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走向和微观运作机制都充满好奇,特别是像期货这种具有杠杆效应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市场,其发展轨迹往往能折射出整个经济体系的脉搏。《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这本书,书名就显得相当有份量,定位也很明确,就是对当年期货行业的全面梳理和分析。我想象中,这本书的开头应该会有一个宏观的经济背景介绍,说明2014年中国经济整体的宏观环境,比如GDP增长情况、通胀压力、以及国家在经济政策上的重点,比如“稳增长、调结构”之类的。然后,报告会逐步深入到期货行业本身,可能会从市场规模、交易量、持仓量等核心指标入手,展现出行业的基本面情况。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2014年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农产品期货、工业品期货在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中的作用,以及有没有新推出的商品期货品种,这些都是衡量期货市场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同时,我对期货公司在合规经营、风险控制以及创新业务方面的表现也颇感兴趣,不知道报告里是否有相关的评价和案例。
评分拿到《中国期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这本书,我当时最先关注的就是它如何描绘2014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际化方面的进展。那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期货市场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其国际化进程也备受瞩目。我很好奇,报告里会不会详细介绍当年有哪些新的国际化举措,比如境外机构参与境内期货交易的情况,或者境内期货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案例?是否提到了在吸引国际投资者、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挑战,例如制度障碍、监管差异等等。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数字和分析,比如外资持仓比例的变化,或者中国期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话语权是否有提升。另外,报告对于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影响,是否有专门的章节进行分析?比如,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调整等,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传导到中国期货市场的,并促使当年市场出现相应的变化。我对这些国际层面的互动和影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