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何志刚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13604000
字数:290000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何志刚的这本《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交易机制、市场透明度与市场质量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我国债券市场质量提升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据此研究债券市场交易机制优化的路径。这将有利于丰富与发展转型经济中的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这是本书的理论意义所在。同时,本书可为制定债券交易市场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资料,这也是本书的实际价值所在。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涉及到我国债券市场功能实现和市场运行质量。何志刚的这本《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在准确界定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市场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市场质量关系的现有理论;比较借鉴欧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债券市场微观结构与市场质量的演进及现状,获取优化我国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提升债券市场质量的有益经验;在分析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现状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债券市场交易机制与市场质量的关系,探寻阻碍我国债券市场质量提升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特点,研究构建我国债券交易市场体系,优化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提升我国债券市场质量的途径。
何志刚,2002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英国约克大学(TheUniversity ofYork)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曾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现为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兼任《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副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为市场微观结构、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证监会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出版著作6部,在证券市场导报、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
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远不止于对市场机制的理解。它更像是一份深度诊断报告,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中国债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与机遇。作者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例如机构投资者的策略、散户投资者在特定时期内的反应,以及监管政策对微观结构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流动性指标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呈现,更是结合了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来分析流动性的动态变化。这让我明白,流动性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时期,债券市场会表现出剧烈的波动,而在另一些时期,则会相对平稳。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如何优化市场机制,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地吸引人,采用了沉稳而富有质感的纸张,标题“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印刷得清晰而大气,数字9787513604000也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呈现,仿佛在宣告着它严谨的学术根基。拿到手中,份量十足,预示着内容的扎实程度。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国内债券市场,它不像股票市场那样时时刻刻充满戏剧性,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深厚的逻辑和更广泛的经济影响。这本书的书名,立刻点燃了我深入探索的欲望。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穿透表面的喧嚣,去理解债券的发行、交易、定价等环节是如何在微观层面运转的,以及这些微观层面的互动如何最终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性了解中国债券市场底层逻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道及时雨。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解读那些看似复杂但至关重要的市场细节,例如不同类型债券的交易特点、做市商的角色、流动性对价格的影响机制等等。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用“醍醐灌顶”来形容或许并不夸张。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读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市场模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市场摩擦的细致分析,例如交易成本、信息传递的延迟、以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问题,这些看似微小的因素,在作者的笔下却被放大,并揭示了它们对整个债券市场运行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曾对某些市场现象感到困惑,例如为什么价格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或者为什么某些债券的流动性会突然枯竭。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它让我意识到,理解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不仅仅需要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更需要深入到微观层面,去审视那些最基本的交易活动和参与者的行为逻辑。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更深的期待和更审慎的观察。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一种对中国债券市场“骨骼”和“血脉”的清晰认知。作者的叙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从宏观的制度背景切入,逐步深入到微观的交易行为和技术细节。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债券(如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性分析,让我对这些产品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书中对不同债券品种的交易成本、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做市商积极性的差异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像是带着读者亲身走进交易大厅,去感受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买卖博弈。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市场微观结构”这一概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包含了无数细微的决策、信息交流以及规则互动。这本书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更自信地理解和分析债券市场的各种现象。
评分初读这本书,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密运转的金融机械之中,作者的笔触细腻且专业,将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严谨的数据分析,变得鲜活起来。这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对中国债券市场实际运作的深入洞察。它深入剖析了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发行人、投资者、交易商等,他们各自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之间的微妙平衡。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如何影响债券价格发现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市场效率和套利机会的存在至关重要。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微观经济学模型与中国债券市场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国内债券市场的运行规律,也让我认识到,一个健康、高效的债券市场,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分散金融风险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