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京都玉作: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研究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蘇欣, 許平 |
| 齣版社: | 東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4161712 |
| 齣版年份: | 2016年4月 |
| 版次: | 第 1版 |
| 總頁數: | 250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40元 |
| 實際重量: | 0.281k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1京都玉作——一種工藝精神的範本
1.1“流動性”與中國北方傳統工藝文化格局
1.2“京都玉作”的含義
1.3研究“京都玉作”的意義
1.4研究現狀與成果
1.5研究方法
2京都玉作——行業之“作”譜係
2.1京都玉作——行業之“作”的構成
2.2京都玉作——行業之“作”的人物譜係
2.3本章小結——京都玉作行業之“作”的特質
3京都玉作的形成範式
3.1京都玉作坊內範式
3.2京都玉作的“行”間範式
3.3規矩、機製與文化心理
4京都玉作的工具與技術觀
4.1利器的隱喻——京都玉作的工具觀
4.2工具的思想
5京都玉作——手工之“作”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5.1京都玉作治玉工藝過程中的價值觀特質
5.2京都玉作的創作方法論
5.3京都玉作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的聯接
6京都玉作的文化要義
6.1“互滲”的原始思維
6.2閤“式”的行為規範
6.3本章小結
7結語
參考文獻
緻謝
《京都玉作 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研究》以“京都玉作”——始於元代的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為研究對象,通過曆史文獻、商俗資料與地理采訪所獲得的資料與人物訪談、口述曆史的研究等進行比對分析。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心生嚮往,立刻聯想到瞭古老而神秘的玉器工藝。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玉器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承載著曆史、哲學和美學價值的藝術品。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京都玉作》時,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吸引,它的名字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古韻和匠心。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關於玉石的畫麵:溫潤的光澤、精美的雕刻、以及那些曆經歲月沉澱的故事。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探討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的書籍,它不僅能讓我瞭解玉器的技藝,更能讓我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這本書的副標題“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研究”更是點明瞭其研究方嚮,這讓我覺得它可能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能夠填補我知識空白的著作。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看看書中所描繪的北方玉作的獨特魅力,以及它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中扮演的角色。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有關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北方玉器風格的介紹,以及它們與當時的社會、政治、宗教之間的聯係。這本書的名字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京都玉作》這個書名,讓我感受到一種融閤瞭曆史底蘊與藝術匠心的氣息。我一嚮對那些能夠穿越時空,將物質文化與精神內涵相結閤的研究課題非常著迷。這裏的“京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中國北方地區那些曾經輝煌的都城,而“玉作”則直接指嚮瞭精妙絕倫的玉器工藝。因此,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是一次對中國北方地區玉器製作曆史、技術、風格及其背後文化意蘊的全麵探索。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關於古代北方玉器的畫麵:也許是邊塞草原上遊牧民族的粗獷之美,也許是北方中原地區皇傢宮廷的精緻典雅,又或許是早期文明與自然崇拜交織的神秘符號。這本書的名字,讓我期待能夠通過它,瞭解北方玉器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是如何演變的,它們是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的物質生活、精神信仰、審美情趣,以及與其他文化區域的交流與融閤。我渴望通過這本書,窺見北方玉作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其中蘊含的古老智慧和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評分當我看到《京都玉作》這個書名時,首先想到的是它可能提供瞭一個關於古代北方地區玉器製作的“案例研究”。“京都”這個詞,通常指嚮一個國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權力與財富的匯聚之地,也往往是技術和藝術發展的前沿。將“京都”與“玉作”相結閤,我便聯想到,書中可能聚焦於某個或某幾個在古代中國北方具有“京都”地位的城市或地區,深入剖析它們在玉器製作方麵所達到的高度和特點。這種研究方式,比泛泛而談的地域文化研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蘇欣教授,可能通過大量的考古發現、文獻資料,細緻地梳理瞭這些“京都”的玉器發展脈絡,包括其材料來源、工藝技術、審美風格、社會功能,甚至是玉器與當時統治階級、貴族階層之間的關係。而“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研究”這個副標題,則進一步明確瞭其研究的地域範圍,讓我對書中將要呈現的北方玉器文化的獨特風貌充滿瞭期待。我希望書中能夠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疑問:北方玉器為何能與南方玉器並駕齊驅,甚至在某些方麵獨領風騷?
評分《京都玉作: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研究》這個書名,讓我腦海中湧現齣一些關於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在玉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閤的畫麵。我一直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藝術風格很感興趣,他們的作品往往帶著一種粗獷、奔放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氣息。而“玉作”這個詞,又暗示著精湛的工藝和細膩的情感錶達。當這兩個元素結閤在一起,再冠以“中國北方”的地域限定,便勾勒齣一個既有草原民族的豪情,又不失中原文化的精緻的玉器藝術世界。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北方地區,特彆是那些曾經是重要政治、文化中心的“京都”,在玉器發展上的獨特之處。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有關於古代北方民族的玉器造型、紋飾、用途等方麵的詳細闡述,例如與祭祀、圖騰、圖騰崇拜相關的玉器,或者是在戰爭、遷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玉器。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探討北方玉作文化與南方玉作文化之間的異同,以及它們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中的相互影響。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可能性的研究領域,讓我對北方玉作的神秘麵紗充滿好奇。
評分讀到《京都玉作》這個書名,我腦海中首先跳齣的不是具體的玉器形象,而是“京都”這個詞所帶來的曆史厚重感和文化象徵意義。在中國,提及“京都”,往往會聯想到那些輝煌的朝代、繁華的都城以及由此孕育齣的燦爛文明。將“京都”與“玉作”聯係起來,這本身就構成瞭一種引人入勝的想象空間。我設想,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關於玉器的製作工藝,更是一次深入探尋玉器文化在特定曆史時期和地域背景下的發展軌跡。或許,它會從地理、曆史、社會、經濟等多個維度,剖析“京都”——即便此處“京都”指的是中國北方某些具有代錶性的地域——如何在玉器製作方麵獨樹一幟,形成其特有的風格和傳承。我好奇,書中是否會討論在這些“京都”之地,玉器是如何被賦予政治象徵、宗教含義,又是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的?是否會揭示那些失傳的工藝,或是那些名垂青史的玉匠?這種將地域文化與物質文明相結閤的研究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非常豐富和具有深度,能夠提供一個多角度的觀察和理解中國北方玉作文化的平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