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绿色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美)希娜,张永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152083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本书是一本有关绿色电子产品制造的著作,为成功设计和制造环境友好型电子产品提供指导性的内容,包括在整个电子供应链上应该如何掌握符合全球环保法规的策略、设计、测试及实现等问题。本书介绍了全球环境法规及其对制造和设计工艺的影响,阐述了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工艺的相关问题,描述了着手实施绿色电子产品和工艺的原则和所需的工具,介绍了测试和分析绿色电子产品的方法。本书结合具体的实例,通过缜密的论证、翔实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详细说明了从含铅组装到无铅组装这一变革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所应采取的措施,为成功完成向绿色电子产品和工艺的转换提供指导。
本书可供电子制造业及封装业中电子电气产品和印制电路板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工程师等有关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设计与制造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章 电子产品的环境发展
1.1 历史回顾
1.2 绿色设计开发与制造的竞争力
1.3 绿色设计和新产品的寿命周期
1.4 不恰当地采用绿色材料和工艺对设计带来的不利影响
1.5 应用质量工具和质量技术成功实现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
1.6 本书其余章节的设置
第2章 绿色电子产品的统计分析
2.1 样本和总体工艺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
2.2 确定工艺能力
2.3 新绿色部件原型的工艺能力
2.4 统计方法结论
2.5 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第3章 绿色电子系统的可靠性
3.1 引言
3.2 无铅焊料互连
3.3 返工和维修对可靠性的挑战
3.4 无铅可焊镀层
3.5 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问题
3.6 航空航天和高性能电子工业标准
3.7 连接件问题
3.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4章 环境适应性策略与实现
第5章 按照绿色设计和制造的理念管理全球设计团队
第6章 向无铅组件的成功转变
第7章 为在新产品中使用绿色材料和工艺制定总体规划(产品开发“绿色化”)
第8章 绿色印制线路板的制造
第9章 集成电路元件的环保镀层
0章 绿色电子产品中纳米技术的机遇
作者履历
缩略语
Sammy G Shina,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机械工程学教授,曾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工学管理硕士(EZXMSE)课程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授课。他曾担任过制造工程师学会(SME)机器人技术/可调加工系统(FMS)组的主席,是马萨诸塞州质量奖的发起人。他是1999年成立的新英格兰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电子产品设计充满好奇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现在的电子设备真是越来越精巧了,但拆开一看,里面的电路板和各种元件总是让人望而生畏。拿到这本书后,我原本的那些困惑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用非常生动直观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认识“绿色电子”这个概念——原来设计一个产品,不光要考虑性能和美观,还要考虑它对环境的影响,这太有前瞻性了。书里对材料的选择、能耗的控制,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类型电子产品制造流程的对比分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从概念到实物转化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那些原本觉得神秘莫测的制造工艺,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可循,简直像是在看一部制作精良的工业纪录片,让人忍不住想自己动手实践一下,去设计一个真正“对地球友好”的产品。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产品经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产品开发流程的实战指南,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偏重理论的宏大叙事,要么就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而《绿色电子》则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书中关于“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的讲解,非常细致到位,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的评估框架,让我们能够量化设计决策对环境的真实影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制造环节时,引入了模块化设计和易拆解性(Design for Disassembly)的理念。这对于提升我们产品的可回收性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我们企业长期运营的社会责任形象。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极具参考价值,它们不仅仅是成功的展示,更是对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于我们团队优化未来的产品迭代路线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尖端材料科学、先进制造工艺与生态伦理学的桥梁。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书中关于选择新型生物基塑料、低功耗芯片架构的讨论,提供了非常前沿的技术视角。我曾试图在其他地方寻找关于如何平衡电子产品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具体技术指标,但往往信息零散。《绿色电子》将这些关键的技术决策点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并且明确指出了每种选择背后的权衡(Trade-offs)。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未回避产业中的一些灰色地带,比如稀有金属的开采与回收的实际难度,并探讨了供应链透明度的重要性。这种诚实和全面的态度,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白皮书,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没想到它的阅读体验竟然如此流畅和引人入胜。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活泼,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和你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比如,在讲解如何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封装材料时,作者没有用冷冰冰的化学术语堆砌,而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说明这些物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潜在危害,瞬间拉近了读者与技术之间的距离。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逆向物流”和“产品即服务”(PaaS)商业模式的探讨。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电子产品行业的未来走向——从一次性消费品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设计”产品,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环境责任,这对于培养下一代具备责任感的工程师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教材。
评分自从开始关注可持续设计后,我发现很多资料都非常碎片化,要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非常困难。直到我读了这本《绿色电子》,我才感觉到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按照一个电子产品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最终回收的完整生命周期来组织的。我特别欣赏它对用户参与度的重视,探讨了如何通过用户界面(UI/UX)设计来引导消费者进行更负责任的使用行为,比如清晰的能耗提示、便捷的固件升级路径等。这些细节往往被传统的设计书籍所忽略。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的介绍,对于那些希望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公司来说,这部分内容具有极高的实操价值。总而言之,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可落地的框架,指导我们如何在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下,设计出既具市场竞争力又符合时代精神的电子产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