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不必读书目 | 作者 | 刀尔登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 ISBN | 9787203099802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题记 不读《山海经》/001 不读游记/005 不读《左传》/009 不读公羊/013 不读《》/016 不读《论语》/020 不读《孟子》/024 不读《墨子》/028 不读《庄子》/032 不读《孙子》/036 不读图书/040 不读《周易》/044 不读《太玄》/048 不读《命书》/052 不读《尧曰》/056 不读《论衡》/060 不读《贞观政要》/064 不读李白/067 不读李贺/070 不读王维/074 不读韩愈/077 不读四六/081 不读文薮/084 不读桐城/087 不读袁枚/091 不读文言/095 不读世说/099 不读《二十四诗品》/103 不读《古文观止》/107 不读西游/111 不读三国/114 不读水浒/118 不读红楼/121 不读《儒林外史》/125 不读《考工记》/129 不读《尔雅》/133 不读《内经》/137 不读茶经/141 不读马经/145 不读酒诫/149 不读酒经/153 不读书/157 不读樵歌/161 不读情书/165 不读《笑林》/169 不读《三字经》/173 不读目录/177 不读书目/181 不读方志/184 |
| 编辑推荐 | |
| “海内中文论坛才气di一”、“我们时代少有的好作者”刀尔登逆流高呼: 山海经、、论语、孟子、孙子兵法、李白、王维、古文观止、西游、三国、水浒、红楼……,统统不必读!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次偶然翻阅到一本《不必读书目》,还带着那个熟悉的9787203099802的ISBN码,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这本书,怎么说呢,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堆砌知识、教人“如何成功”的书那样,上来就给你画大饼,而是以一种相当接地气的方式,让你思考“不读”这件事本身。我特别喜欢它里面那种“反思性”的笔触,不是否定阅读本身,而是引导你去看待阅读的“边界”。比如,它谈到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反而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了,本末倒置,忘记了思考本身的重要性。那种感觉就像,你手里拿着一堆零散的乐高积木,但不知道该搭什么,最后只是堆在那里,看着别人搭出了宏伟的城堡,自己却一头雾水。这本书没有告诉你具体要“不读”什么,而是让你去审视自己“为什么”要读,以及“读了之后”真的获得了什么。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阅读习惯,是不是常常在“假性阅读”中消耗时间,而不是真正地吸收和内化。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有人点醒了你,你之前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核心意义,这本书给了我这样一个契机,让我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与知识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个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读《不必读书目》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它对于“选择性阅读”的强调。它并不是鼓吹我们放弃学习,而是提醒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盲目地追求“读万卷书”反而可能是一种低效的策略。书里的一些例子,比如提到一些“经典”书籍,我们可能因为大众的推崇而强迫自己去读,但读完却一无所获,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让我反思,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是被社会舆论和“成功学”的标签所裹挟,去阅读那些并不真正适合自己,或者对我们当下生活没有实际帮助的书籍。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没有直接给你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发问,引导你去探索自己的内心需求。它让你去思考,对于你而言,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才是能够触及你灵魂深处的思考。它鼓励我们勇于承认“我读不懂”或者“我不需要”,从而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能滋养我们,让我们成长的事物上。这种“断舍离”式的阅读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学会了一种更有效率、也更符合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筛选和汲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更多的是一种“反智”的幽默感。它并没有用生硬的理论去说教,而是用一种调侃、甚至有些戏谑的口吻,去解构我们对“读书”这件事的固有认知。比如,它会提到一些“不读书”反而成就斐然的人物,并不是要宣扬“不读书”是成功的捷径,而是通过这种对比,让我们看到“读书”这件事本身,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尺。它让你意识到,知识的获取渠道是多样的,人生的价值实现方式也是多元的。这种解读方式,让我感到非常轻松,因为它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读书”这件事的某种“神圣化”的认知。它让我看到,阅读更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驱动,一种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不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更不是一种攀比的资本。它鼓励我们去拥抱生活本身,从各种体验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这种“放下”的姿态,反而让我更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知识和观点,不再带着沉重的“学习”包袱,而是以一种更自由、更快乐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评分《不必读书目》让我重新认识了“有效性”这个概念在阅读上的应用。很多时候,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获得某种技能。但这本书却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直接带来“解决问题”的答案,有些书的价值在于激发思考,或者拓宽视野。它让我明白,阅读的“有效性”并非单指知识的直接应用,更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认知结构的调整。书里的一些章节,探讨了“为何要读”,以及“读了之后如何运用”,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是不是常常读完一本,就束之高阁,而没有真正将书中的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才能让阅读真正地“为你所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知识的收藏”。它鼓励我们去主动地与书中的观点对话,去质疑,去辩驳,去找到与自己思想的契合点。这种主动的、批判性的阅读方式,让我觉得每一次翻开书,都是一次与作者的深度交流,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信息灌输。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一种“慢下来”的勇气。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不由自主地被推着向前,好像不赶紧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而《不必读书目》却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宁静和思考。它并不是反对我们获取新知,而是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保持一份从容和审慎。它让你意识到,有些深刻的道理,需要时间去沉淀,有些精妙的思考,需要时间去消化。它就像是一杯温润的茶,不是追求瞬间的浓烈,而是享受慢慢回甘的过程。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阅读的“初心”,不再是为了“功利”而读,而是为了滋养内心,为了与自己对话。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和内省。这种“慢阅读”的理念,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释然,仿佛卸下了重担,重新找到了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