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说爱,说不爱
定价: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袁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020077359
字数:192000
页码:1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好像所有人的烦恼皆出自爱情。
作者主张丢掉那些瘦弱、脆弱、隐忍、羞涩的女性传统形象,用一种女性闺蜜式是调侃与乖张,把沉重与哀伤的部分化解。也许你要的不是一个答案,但是作者拿冷水激你的同时,也不忘给你一个有效方法。——起码让你拾起一点自尊。而尊严有时比爱重要得多。真正有效的方式。何不让自己更强大呢?
去问一个陌生人“他到底爱不爱我”,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意味着背后已承受了某种不确定的痛苦。抛去各种借口、光环、自我暗示、假想与假相,首先要明确,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拥有一个女人应有的人生态度:敢于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一切真相。敢于放弃,放弃开始,放弃本已计划好的未来;保留自我、真我,以及许多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比如高贵地离席。
袁倩,笔名花狸。率真明朗、性懒如猫。 珍视的品质:真诚、善良、谦逊、包容。 喜欢一切美好精致的东西。 女友杂志社副总编、《女友·花园》杂志出版人。 媒体人、专栏作家、知名插图画家。 曾出版个人绘本随笔集《魔幻爱情汤》等。 近
这部作品的文字像流淌的溪水,看似平缓,实则暗流涌动。作者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腻入微,那种在抉择边缘反复拉扯的煎熬,那种想要靠近却又害怕受伤的矛盾,都通过精准的语言被捕捉得丝丝入扣。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关系”的探讨,它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雕塑家,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用错综的线条和深浅不一的阴影展现出来。读到某些片段时,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那微微颤抖的呼吸,那份在人群中依然感到的孤独。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懂得何时该放慢脚步,让读者沉浸在某个特定情绪的氛围中,也懂得何时突然加速,将人带入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故事里角色的命运,更是我们自己生命中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遗憾与渴望。它不贩卖廉价的浪漫,而是提供了一种更接近现实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情感体验,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需要时间去消化那份沉甸甸的真实感。
评分我不得不说,作者的叙事功力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像某些小说那样急于将故事抛出,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克制且富有层次感的铺陈方式。每一章的结尾都像是一个精心设置的钩子,让你忍不住想翻到下一页,探究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描绘宏大背景的同时,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节捕捉得异常精准。一杯咖啡冒出的热气,窗外突如其来的一场阵雨,甚至是某个特定场景下家具的摆放位置,都仿佛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与人物的情绪产生了微妙的共振。这种环境与心灵交织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沉浸感。它没有落入俗套,去刻意制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让冲突自然而然地从人物的性格和处境中生长出来,显得尤为自然和可信。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对话,与作者,也与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久未被触碰的角落。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独特的,它融合了古典文学的凝练与现代散文的灵动,形成了一种既有厚度又不失轻盈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留白”的运用,很多关键的情感转折和决定性的瞬间,作者并没有直接挑明,而是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语带过,将解读的空间完全交给了读者。这种方式极大地考验了读者的参与度,也使得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会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画面。它拒绝被简单地归类,你无法用“纯粹的爱情小说”或“严肃的社会观察”来定义它。它更像是一部关于“选择的重量”的哲学探讨,只不过载体是极其动人的个体生命故事。它教会我,有时候,沉默和未完成,比一切直白的宣泄更具力量。这本书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匆忙翻阅只会错过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光。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有些不适应它略显疏离的叙事口吻,但随着情节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这种距离感的重要性。作者仿佛站在一个冷静的观察者的角度,记录着人性的复杂与幽微。它没有对任何一个人物进行道德上的审判,无论是看似“正确”的选择,还是充满争议的决定,都被置于一个更广阔的人性光谱下去考察。这种客观性反而让情感的冲击力更加强大,因为它让你不得不直面人性的多面性,承认我们自己也常常是矛盾的集合体。书中的一些对话设计得非常精妙,它们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充满了试探、防御和偶尔的真心流露,每一次你以为抓住了真相,它又会从指缝间溜走。这本书的后劲非常足,合上书本后,那些人物的面孔和他们纠结的眼神,还会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让人不禁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评分我很少读到一本书能将“遗憾”这个主题写得如此坦诚却不煽情。它探讨的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失败,而是那种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累积的“或许当初”的叹息。作者构建了一个极具氛围感的场景,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的追问。值得称赞的是,即使主题略显沉重,作者也总能找到一线微弱但坚韧的光亮,让故事不至于彻底沉沦。这种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你在心酸的同时,又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慰藉。它提醒我们,生命中的许多重要时刻,往往是在我们不经意间错过的,而非那些精心策划的相遇。这本书无疑是近些年来我阅读过的,最能触及灵魂深处,引发深长共鸣的作品之一,它的价值在于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人生中的那些“未竟事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