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词典
定价:58.00元
作者:刘达临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8111893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被誉为“中国的金西”的大师刘达临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词典》即是老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不同于大家通常理解的对性进行生理方面的研究,《现代词典》对性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包括性生理解剖,性发育与遗传,性心理,,儿童、青少年和性教育,恋爱,婚姻,计划生育和优生,性和法律,性与道德,性疾病和治疗,性文学艺术,中国性文化史和外国性文化史等几个篇章。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哎呀,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大气的,那种深蓝色配上烫金的字体,一股子严肃又专业的劲儿就上来了。我本来是想找一本能帮我快速梳理一下最近学到的那些新潮网络用语和一些古籍里常出现的生僻字的工具书,所以对它的期望值其实挺高的。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排版,不得不说,这个字体选得非常考究,宋体的笔画清晰有力,但在解释一些现代概念时,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更现代、更易读的字体,这一点我很欣赏。不过,当我真正开始查阅具体词条的时候,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并没有如期而至。比如,我尝试查找一个最近很火的关于“内卷”的社会学概念,结果发现它的解释过于学术化了,用了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术语来定义,对于一个只想快速了解其社会现象的普通读者来说,就像是走进了一间布满专业术语的大学课堂,而不是一个方便的知识补给站。当然,对于研究语言学或者打算写学术论文的人来说,这种严谨或许是优点,但对我这个“实用主义”读者而言,就显得有些门槛过高了。整本书的装帧质量是毋庸置疑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觉得自己的书房品味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实在是让我摸不着头脑,简直像个迷宫!我习惯了那种传统的“A到Z”的字母顺序排列,或者至少是按照词汇的常用程度来编排,这样查找起来会比较有效率。然而,这本书似乎走了一条“反潮流”的路线,我发现它的词条组织逻辑非常跳跃,有时候是按照词根的五行属性来划分(我开玩笑的,但确实感觉非常随机),上一个词条还在讲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概念,翻过去下一页就突然蹦出来一个非常现代的科技名词,它们之间似乎缺乏一个清晰的、能让读者快速建立联系的索引系统。这导致我每次需要查找一个特定的词语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页面间来回翻找,效率极其低下。说实话,一本工具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工具性”,它应该像一把锋利的瑞士军刀,快速解决问题。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虽然制作精良,但实用性被那些过于追求“创新编排”的理念牺牲掉了。如果编者能加入更细致的分类标签或者提供一个高效的检索指南,哪怕是给出一个“热词速查”的附录,都会让阅读体验提升一大截。现在这样,光是找到我想找的那个词,就已经消耗了我大半的耐心了。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覆盖广度上确实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我不得不承认,它收录的词条数量是空前绝后的,从天文地理到柴米油盐,几乎无所不包。然而,这种“大而全”的策略,似乎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那就是深度上的“平均化”。每一个词条都被压缩在一个非常固定的篇幅内,无论这个词语的复杂程度如何,它最终呈现出来的解释都像是一个被快速概括的百科条目。比如,对于一个多义词,它可能会罗列出五六种不同的意思,但每种意思的解释可能只有短短的一句话,缺乏深入的语境分析或者历史演变链条。这就像是你在一个巨大的自助餐厅里,什么都有,但每道菜的味道都只是“勉强可以接受”,没有哪一道能让你真正回味无穷。对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特定领域术语的读者,这本书的价值会迅速衰减,因为它只是提供了“是什么”的表层信息,而完全没有触及“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在逻辑。它更适合那些希望快速对某个概念有一个大致了解的“扫盲式”读者,但对于那些想要系统学习或深入研究特定词汇演变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词语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引申义。我希望一本好的词典不仅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更能告诉我“它来自哪里”以及“它现在意味着什么”。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的感觉是有些用力过猛,但方向却有点偏了。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考证一些词语在古代典籍中的第一次出现,追溯其字形演变的每一步,这固然体现了编者的深厚功力,但对于当代语境下的应用,尤其是那些新生的、快速迭代的词汇,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比如,对于一些带有强烈地域色彩或网络迷因性质的表达,书中的解释往往是:“此为地方俗语,暂无定论”,或者直接略过。这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部定格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古籍注释大全”,而不是一本能够与时俱进的“现代词典”。如果它定位是给古代文献研究者准备的,我很乐意接受这种深度,但既然名字里带着“现代”二字,我就期望它能捕捉到语言流动的脉搏,记录下那些正在发生的、鲜活的语言现象。这种滞后感,让我在查阅最新流行语时,总觉得像是在看一份过时的报纸。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的质量来看,这本书无疑是市面上顶尖水平的,纸张的光滑度和墨水的饱和度都无可挑剔,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价值感”。但是,这种高成本带来的视觉享受,并没有完全转化为阅读上的舒适度。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点是它的注释和引文格式。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干净利落”,编者似乎刻意减少了页边距和行间距,使得大段的解释文字显得非常拥挤。在解释那些包含多层含义或者需要大量例句支撑的词条时,文字就像被压扁了一样,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我有时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那些用作辅助解释的缩写和脚注标记。而且,那些引用文献的书名、作者名等辅助信息,通常以极小的号字印在非常不显眼的位置,这对于需要进行交叉验证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场灾难。一本工具书的排版,首要任务是清晰易读,其次才是美观。这本书似乎将优先级完全颠倒了,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而非一个工具,让人在赞叹其外表的同时,不得不为阅读的艰辛而感到沮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