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S60手机应用程序项目开发实践
定价:49.00元
售价:33.3元,便宜15.7元,折扣67
作者:李树仁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152236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完整的S60项目,丰富的代码注释!
经Carbide C 集成开发环境完全测试通过!
授课教师多年教学经典的结晶!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S60手机软件设计中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主要讲解了S60平台UI基本架构、Symbian OS的UI通用框架以及MVC软件设计思想在Symbian平台的实现;第二部分主要讲解了常用S60标准控件的基本用法,包括对话框控件、表单控件、列表控件等;第三部分以完整项目实例为主,介绍了实际开发中经常用到的知识点和难点。
本书适合具备C 程序设计及Symbian OS C 编程基础的S60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以及大专院校Symbian S60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这一块的处理方式,完全跳脱了传统技术书籍的刻板印象。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敏捷开发的口号,而是深入探讨了在面对硬件交付周期与软件开发节奏不匹配时的具体冲突解决策略。作者描绘了当时团队内部如何在高压下进行跨部门沟通,尤其是在用户界面设计与底层驱动开发人员之间如何达成共识,避免“功能实现但体验灾难”的窘境。书中那些关于版本控制冲突的案例分析,其复杂度和现实性远超课堂上的模拟。我从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环境中,通过结构化的流程和高强度的内部沟通来锚定项目目标。这种将软技能与硬技术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份关于高科技产品工程化落地的管理学案例集。对于有志于成为技术团队领导者的人来说,这种对“人”和“流程”的关注,价值甚至超过了那些复杂的算法实现。
评分这部作品简直是为我这种热衷于移动技术前沿探索的“老炮儿”量身定制的,它没有落入那种浮于表面的介绍性文字的窠臼,而是直接切入了项目开发的深水区。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整个开发生命周期的那种近乎苛刻的细致梳理。从最初的需求分析阶段,如何将那些模糊不清的用户期望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技术指标,书中给出了不少实战性的模板和心法。更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对早期移动操作系统环境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那种在资源受限的硬件上实现优雅用户体验的挣扎与突破,描述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需要手动调试每一个内存泄漏、每一个图形渲染延迟的年代,那种手握代码与硬件正面交锋的快感,在如今这些大框架层出不穷的时代,已经很难找回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最新的API调用,而在于培养你对底层逻辑的敬畏之心,以及在资源匮乏时如何进行架构取舍的智慧。它不是一本速成手册,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反复研读的“武功秘籍”,适合那些想要真正理解“为什么”而不是仅仅知道“怎么做”的资深开发者。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带着一种独特的时代烙印,这种“老派”的严谨与一丝不苟,反而成了我喜爱它的理由。它不是那种用花哨的图表和大量的色彩来吸引眼球的读物,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论文的严谨态度,用清晰、连贯的逻辑链条将复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阅读体验是沉静而富有收获的,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被带入了一个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殿堂。作者的文笔沉稳有力,没有多余的叙事性干扰,直奔主题,但其间的专业术语解释得极其到位,确保了即便是初次接触特定领域概念的读者也能跟上节奏。这种对知识纯粹性的坚持,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个可以被反复引用的“参考标准”,而不是一个时效性过了就被束之高阁的“新闻快报”。它在技术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关于特定技术世代的基石地位。
评分坦白说,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对于它的实用价值持保留态度的,毕竟移动应用开发的浪潮迭代速度之快,任何纸质书都像是在记录一个正在消逝的时代。然而,当我深入到关于特定硬件平台性能瓶颈的章节时,我的看法彻底转变了。作者对于如何优化那些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后台进程处理、电池消耗管理,以及如何与早期的传感器进行低功耗通信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分析。他没有避讳早期系统设计中那些为人诟病的缺陷,而是将其视为创新的催化剂。书中对于代码重构和模块化设计的论述,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应对快速变化需求,又能保证长期可维护性的软件架构。这种超越时空的洞察力,是那些只关注最新框架的速成教程所不具备的。我感觉得到,作者不仅仅是记录者,他更像是一位亲历了那段“拓荒”时期的工程师,将他那份宝贵的、用无数次失败换来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对于我们这些在更优越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历史参照和设计哲学熏陶。
评分我一直认为,衡量一本技术书籍的深度,不在于它包含了多少新的技术名词,而在于它对既有技术的“解构”能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介绍S60平台的功能特性上,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特性背后的设计哲学和技术权衡。比如,它详细解释了特定内存管理机制如何影响应用启动速度,以及不同编译优化选项对最终二进制文件大小的微妙影响。对于热衷于性能调优的工程师来说,这些细节是黄金。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特定API调用限制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将抽象的系统限制转化为具体的物理障碍,让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某些“理所当然”的功能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这种由上至下的系统思维训练,培养了一种“限制中创造”的能力,这在当今资源近乎无限的开发环境中是缺失的。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工程艺术,往往诞生于对边界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地绕过边界的过程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