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宽带接入技术
定价:29.80元
作者:方国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15302489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每章后含有2~3个项目实训
内容新,紧跟技术发展
内容提要
接入网是通信网靠近用户端的网络,是通信网建设的重点,目前接入网正向着宽带化、光纤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光纤接入是目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方式,而无线WLAN接入则是重要的补充接入方式。
本书分为6章,分别介绍了接入网的整体架构与分类、铜线接入xDSL技术、光纤接入技术的网络结构与PON技术原理、光接入网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以太网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及其网络覆盖与优化、HFC接入技术与应用等。全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既有技术原理的讲解,也有实际的工程案例应用;每一章有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与课程能力目标相对应。
本书可以作为高职通信技术、通信线路、移动通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供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我得承认,拿到手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盗版书。字里行间那种粗糙感,尤其是一些图表的线条,细得像蚊子腿,在普通打印纸上根本看不清楚细节。我本来是冲着“技术”二字来的,希望能深入了解一些前沿的宽带接入方案,结果翻开前几章,感觉就像在读一本十年前的老旧技术手册,很多名词的解释都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对于一个略有基础的读者来说,阅读体验非常不友好。更别提那些代码示例或者协议流程图,简直是糊成一团,我不得不拿出放大镜,对着那些关键的参数和配置项反复辨认,这极大地打断了我的学习思路和节奏。按理说,既然是正版书籍,至少在印刷和装帧上应该能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水准,但这次的体验让我对出版方的工艺质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直接影响了我对后续技术内容的接收程度,因为你总会担心,连最基础的物理呈现都如此敷衍,里面的技术深度和准确性又能有多可靠呢?我期待的是清晰、准确的知识传递,而不是一场对视力的挑战。
评分对于一个试图理解现代网络架构的人来说,这本书对新兴和主流技术的覆盖面明显不足,显得非常滞后。我本期望能看到关于FTTH部署中的光无源器件的详细选型标准,或者至少对SDN/NFV在接入网中的应用趋势有所涉及,但这些在书中几乎找不到踪影。反倒是对一些已经被市场边缘化的技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进行细致的描绘,这让人感觉时间仿佛倒流了十年。坦率地说,在当前这个技术迭代飞快的行业里,一本技术书籍如果不能紧跟最新的标准和实际部署的难点,其价值会迅速贬值。我理解技术书籍需要一定的历史回顾,但本书的侧重点显然失衡了,它更像是一本面向某个特定历史时期考试大纲的复习资料,而非一本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参考书。对于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来说,用它来建立知识体系可能会产生误导,让他们把精力浪费在那些已经不重要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非常跳跃,仿佛作者是想到哪写到哪,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清晰的知识脉络。比如,前一页还在慷慨激昂地介绍某种光纤接入的物理特性,下一页突然就拐到了某个老旧ADSL的故障排查技巧上,两者之间的过渡生硬得像被人用刀生生切开一样,完全没有平滑的衔接。我尝试着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宽带接入技术栈”的认知框架,但这本书提供的材料更像是一堆零散的零件,没有说明书告诉你如何把它们组装起来。很多关键概念,比如QoS的实现机制、不同接入技术(GPON/EPON/VDSL)之间的优劣对比和适用场景分析,都没有得到系统性的阐述,总是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一堆问号。我不得不频繁地在网络上搜索补充材料,才能勉强理解作者试图表达的那个“点”,这让我深感这本书并没有真正起到“指导”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我自学的时间成本和认知负荷。它更像是作者个人笔记的简单堆砌,而不是一本为学习者精心编撰的教材。
评分从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看,他似乎更偏向于学术性的罗列而非启发性的引导。全书充满了定义和描述,很少有“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深入探讨。例如,当提到某个协议的某个字段作用时,作者会详细解释这个字段是做什么的,但很少去解释为什么这个字段需要这样设计,它在整个通信流程中承担的核心决策是什么。这种平铺直叙的风格,让阅读过程变得异常枯燥乏味,需要极强的意志力才能坚持下去。更令人困惑的是,全书缺乏一个清晰的读者定位,它既不够深入到能满足资深专家的需求,又过于晦涩复杂,无法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对于我这样的中级读者而言,它既没有提供我渴望的那些前沿洞见,也没有很好地巩固我已有的基础知识。总结来说,这本书的知识点散落且缺乏系统的组织和深入的剖析,最终给我的感觉是,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收获的却是碎片化且缺乏实战指导的“二手知识”。
评分书中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描述少得可怜,这对于一本号称讲授“技术”的书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技术不是悬浮在空中的理论公式,它必须和实际的部署环境、运营商的运维痛点紧密结合。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是隔着玻璃看别人操作,理论的东西看懂了,却不知道在实际的机房、光缆施工现场,这些理论是如何落地、如何被验证的。书中提供的“配置示例”往往是理想化的,没有提及任何防火墙、路由策略冲突、或者复杂的物理环境对信号质量的影响。一个真正想掌握宽带接入实操的人,需要知道当光功率衰减到某个阈值时,后台系统会报什么错,现场维护人员需要用什么工具去测量,而这些宝贵的、经验性的知识点,在书中基本绝迹。这种“纸上谈兵”的写作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它更适合放在图书馆做资料存档,而不是放在工程师的工具箱里备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