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原理学习辅导:要点、仿真与习题
: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屈代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030220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本书是根据黄载禄教授主编的教材《通信原理》(版,科学出版社)编写的辅导用书。全书共13章,内容与教材相对应,包括绪论、*变量与*过程概要、信道、信源编码、信道复用、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调制、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号检测、信道编码、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检测和分集接收、扩频通信原理和同步原理。每章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本章要点、仿真实验、习题精选与解答。本书的附录提供了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通信原理》期终考试试题题解。本书仿真实验中提到的Matlab代码和Simulink模型都可通过网络下载。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和自考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辅导材料和复习参考用书及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复习指导书,也可以作为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章要点
1.2 仿真实验
1.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2章 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概要
2.1 本章要点
2.2 Simulink仿真简介——随机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
2.3 Matlab仿真简介——随机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
2.4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3章 信道
3.1 本章要点
3.2 仿真实验——多径衰落信道
3.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4章 信源编码
4.1 本章要点
4.2 仿真实验——增量调制
4.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5章 信道复用
5.1 本章要点
5.2 仿真实验——频分复用和正交频分复用
5.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6章 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
6.1 本章要点
6.2 仿真实验——信道均衡器
6.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7章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7.1 本章要点
7.2 仿真实验——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7.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8章 数字信号调制
8.1 本章要点
8.2 仿真实验——MSK调制与解调
8.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9章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信号检测
9.1 本章要点
9.2 仿真实验——QAM符号错误率
9.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10章 信道编码
10.1 本章要点
10.2 仿真实验——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
10.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11章 多径衰落信道中的信号检测和分集接收
11.1 本章要点
11.2 仿真实验——多径衰落信道信号的分集接收
11.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12章 扩频通信原理
12.1 本章要点
12.2 仿真实验——直接序列扩频
12.3 习题精选与解答
第13章 同步原理
13.1 本章要点
13.2 仿真实验——Costas环载波同步
13.3 习题精选与解答
参考文献
附录
这套教材真的让我对信号与系统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它对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讲解,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典范。我之前对这些概念总是感觉云里雾里,做了很多题也还是不得要领,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直观的类比,把抽象的数学工具变得非常易于理解。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将理论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比如,在讲解采样定理时,作者不仅推导了公式,还配了生动的频谱图,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过采样和欠采样会有不同的后果。书中的习题设计也十分巧妙,难度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的巩固到复杂系统的分析,每一步都踩在了学习的痛点上。我特别喜欢它对卷积操作的解释,它没有直接跳到数学定义,而是通过一个系统响应的例子,让我真正体会到“输入作用于系统”是如何产生“输出”的,这对于我后续学习数字信号处理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在你快要放弃的时候,总能用最恰当的方式点拨你,让你茅塞顿开。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细节处理非常到位,这对于一本理工科教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很多教材为了追求内容深度,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页边距留得恰到好处,公式的编号清晰明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对那些关键的定义和定理都使用了不同的字体或颜色进行强调,这在快速复习和查找重点时帮了大忙。我发现它在介绍一些经典滤波器(如巴特沃斯和切比雪夫)的特性时,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工程中带来的诸如群延迟失真等问题,这种兼顾理论严谨性和工程实践性的深度,是其他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因为排版混乱或符号不统一而产生的困惑,这种流畅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让我愿意花更多时间沉浸其中,而不是被格式问题分散注意力。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概率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透彻的阐述。在学习随机过程和高斯白噪声这些内容时,我发现很多教材只是简单地罗列公式,但这本书却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为什么”需要用这些概率工具。它用非常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噪声源的特性、信道模型的建立以及最优接收器的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关于最大似然判决和贝叶斯判决的部分,作者通过引入决策论的视角,让原本枯燥的概率计算变得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它对“信噪比”这个核心指标的深入剖析,它不仅给出了数学表达式,还结合了Q函数(Q-function)的数值特性,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噪比每增加一点,误码率会发生多么剧烈的变化。这种从宏观系统目标倒推到微观数学工具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进一步探索欲望。
评分对于自学者来说,工具书的选择至关重要,而这本教材的“辅导”性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带着你走。在讲解各种调制解调技术,比如FSK、PSK和QAM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最终的星座图,而是先从基带信号处理出发,一步步地通过升余弦滤波、上变频等过程推导到最终的射频实现思路。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代码实现,但它提供的中间步骤和关键算法描述,足以让我轻松地在MATLAB或Python中复现这些过程。这种“半理论半实践”的讲解风格,极大地缩短了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原理图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二相移相键控(BPSK)系统模型,发现书中的分析和我的仿真结果高度吻合,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所学知识的信心,也让我对后续更复杂的OFDM等技术有了更强的掌控感。
评分这本书对于理解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链路预算”和“性能分析”部分,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清晰度。很多教材在处理链路分析时,往往把路径损耗、调制增益、编码增益等因素混在一起讲,让人抓不住重点。而这本书则采用了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将这些影响因素逐一拆解,并详细阐述了它们是如何相互耦合的。例如,在讨论香农信道容量定理的应用时,它不仅仅停留于公式本身,而是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展示了在给定带宽和功率限制下,如何权衡调制复杂度与编码效率,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功率受限”和“带宽受限”两种场景的区分讨论,这直接对应了现实世界中卫星通信和微波通信的不同设计侧重点。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对如何评估一个新提出的通信方案的优劣,有了一个非常系统和量化的思维框架,不再是凭感觉判断,而是能够依据严格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和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