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 9787122308979

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 978712230897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东光 著
图书标签:
  • 清洁化妆品
  • 配方设计
  • 化妆品成分
  • 天然护肤
  • 无添加
  • DIY化妆品
  • 化妆品研发
  • 配方
  • 护肤品
  • 美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8979
商品编码:2965801526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 作者 李东光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308979 出版日期 2018-0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对清洁化妆品的分类、功效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清洁霜、洗面奶、沐浴剂、洗发香波、护发素等的配方设计原则以及配方实例,包含150余种环保、经济的配方。本书可供从事化妆品配方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人员使用,同时可细化工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章概述

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分类2

一、按产品的功能分类2

二、按产品的剂型分类2

三、按产品的适用性分类3

第二节清洁类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方法4



第二章清洁霜

节清洁霜配方设计原则5

一、清洁霜的特点5

二、清洁霜的分类及配方设计6

第二节清洁霜配方实例7

配方1保湿清洁霜7

配方2非反应式乳化清洁霜9

配方3改良型清洁霜9

配方4含有当归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0

配方5含有茯苓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1

配方6含有甘草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2

配方7含有甘草的无水油型清洁霜12

配方8含有柑橘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3

配方9含有葛根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4

配方10含有芦荟的乳化型清洁霜14

配方11含有桑白皮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5

配方12含有桑叶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6

配方13含有柿叶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7

配方14含有杏仁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7

配方15含有薰衣草的乳化型清洁霜18

配方16含有益母草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19

配方17含有银杏叶的乳化型美白清洁霜20

配方18含有竹叶的乳化型清洁霜21

配方19绿豆粉清洁霜21

配方20美白保湿清洁霜22

配方21美白含酶清洁霜24

配方22清洁霜24

配方23清爽O/W型清洁霜25

配方24清爽保湿型清洁霜26

配方25清爽清洁霜28

配方26去粉刺皮肤清洁霜29

配方27无刺激脸部清洁霜30

配方28无水膏型清洁霜31

配方29无水油型清洁霜31

配方30卸妆油型清洁霜32

配方31滋养型清洁霜32



第三章洗面奶

节洗面奶配方设计原则35

一、洗面奶的特点35

二、洗面奶的分类及配方设计36

第二节洗面奶配方实例37

配方1O/W型清爽洗面奶37

配方2保湿去痘洗面奶39

配方3保湿洗面奶41

配方4沉香美白洗面奶42

配方5硅藻洗面奶44

配方6含壳聚糖硬脂酸盐的洗面奶46

配方7含有白刺多糖的洗面奶47

配方8含有无患子皂苷的洗面奶49

配方9含有薰衣草提取物的洗面奶50

配方10含植物皂苷的洗面奶52

配方11核苷酸洗面奶53

配方12胡萝卜素洗面奶54

配方13黄瓜保湿洗面奶55

配方14紧致止痒洗面奶55

配方15抗衰老洗面奶57

配方16控油保湿洗面奶59

配方17芦荟消炎洗面奶60

配方18卵黄磷脂洗面奶60

配方19麦冬保湿洗面奶61

配方20美白洗面奶62

配方21美肤洗面奶62

配方22美容养颜洗面奶64

配方23嫩肤洗面奶67

配方24清凉洗面奶68

配方25清爽型洗面奶69

配方26去斑洗面奶70

配方27去痘洗面奶72

配方28中药护肤美白洗面奶74

配方29中药润肤洗面奶75

配方30中药滋养洗面奶76

配方31驻颜美容洗面奶78

配方32滋养型洗面奶79



第四章沐浴剂

节沐浴剂配方设计原则81

一、沐浴剂的特点81

二、沐浴剂的分类及配方设计82

第二节沐浴剂配方实例84

配方1保湿沐浴液84

配方2本草多糖沐浴液85

配方3儿童沐浴液86

配方4防止蚊虫叮咬的沐浴液87

配方5柑橘凝胶沐浴液88

配方6高渗透环保沐浴液89

配方7含精油成分的沐浴液90

配方8含天然油脂乳状沐浴液90

配方9含透明质酸的沐浴液93

配方10含盐药用沐浴液94

配方11含有玻尿酸的沐浴液97

配方12含有羊乳脂的沐浴液98

配方13含柚皮苷的弱酸性沐浴液99

配方14胡萝卜素儿童沐浴液101

配方15护肤美白沐浴液101

配方16花椒提取物为原料的沐浴液102

配方17环保型沐浴液104

配方18活细胞沐浴液105

配方19具有保湿和止痒功效的沐浴液106

配方20具有多种氨基酸的沐浴液107

配方21具有营养与保湿功能的沐浴液108

配方22沐浴液110

配方23芦荟沐浴液111

配方24美白沐浴液112

配方25美白嫩肤沐浴液113

配方26沐浴液113

配方27清凉止痒沐浴液115

配方28驱蚊沐浴液117



第五章洗发香波

节洗发香波配方设计原则119

一、洗发香波的特点119

二、洗发香波的分类及配方设计120

第二节洗发香波配方实例123

配方1多功能洗发香波123

配方2儿童洗发香波124

配方3防脱发的去屑香波124

配方4防脱发香波126

配方5橄榄光泽洗发香波127

配方6高效去头屑洗发香波127

配方7含保湿剂的无硅透明香波129

配方8含金银花提取物的洗发护发香波131

配方9含鲜姜汁的氨基酸皂角液洗发香波133

配方10含阳离子修饰烷基多聚糖苷的调理香波134

配方11胡萝卜素二合一香波137

配方12护发香波138

配方13胶原蛋白洗发香波139

配方14具有清凉感的温和控油香波139

配方15具有调理头发功能的洗发香波142

配方16狸獭油营养香波143

配方17芦荟柔顺洗发香波144

配方18卵黄磷脂洗发香波145

配方19螺旋藻蛋白调理香波145

配方20去屑香波146

配方21人参皂苷保健调理香波147

配方22珊瑚姜洗发香波147

配方23石栗籽油洗发香波148

配方24丝素氨基酸滋养洗发香波149

配方25檀香洗发香波149

配方26洗发香波150

配方27小麦蛋白洗发香波151

配方28椰油乳液香波152

配方29易起泡香波153

配方30营养去屑多功能洗发香波154

配方31用于干性头发的洗发香波154

配方32用于油性头发的洗发香波156

配方33丝滑洗发香波157



第六章护发素

节护发素配方设计原则159

一、护发素的特点159

二、护发素的分类及配方设计159

第二节护发素配方实例161

配方1保湿护发素161

配方2蚕丝蛋白护发素162

配方3多功能护发素163

配方4二硫化硒去屑护发素164

配方5防脱护发素166

配方6复合天然顺滑护发素167

配方7含硅油护发素169

配方8含有首乌和人参成分的护发素171

配方9核桃草本护发素172

配方10护发精华素173

配方11护发素173

配方12护发营养液175

配方13护发组合物176

配方14活细胞丝肽护发素178

配方15夹兰花精华护发素179

配方16减少头皮屑的护发素180

配方17胶原蛋白护发素181

配方18角蛋白护发素182

配方19具有修复头发功能的护发素184

配方20辣木护发素185

配方21芦荟护发素186

配方22卵黄磷脂护发素187

配方23玫瑰香型去屑护发素188

配方24免洗护发素189

配方25女贞子护发素189

配方26去屑护发素190

配方27去油护发素191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1.包含清洁皮肤和头发的产品的配制技术和配方实例;

   文摘










   序言

精粹护肤之道:现代美容配方与功效解析 本书聚焦于现代护肤品设计的前沿理念、核心成分的精准应用以及产品功能与安全性的深度平衡。 它并非一本关于特定化妆品配方指南的书籍,而是旨在为专业人士和高级爱好者提供一个理解和构建高效能护肤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 --- 第一章:护肤品科学的基石——皮肤生理学与吸收机制的重塑 本章深入探讨人类皮肤作为最复杂器官的动态结构与功能。我们从表皮层的细胞更新周期、脂质屏障的构成与维持机制入手,详细解析真皮层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生物合成路径,以及它们在抗衰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吸收动力学: 传统观念认为皮肤吸收是线性的,但本章引入了皮肤渗透性的“微环境调节模型”。我们分析了影响活性成分穿透角质层的主要因素,包括皮肤水合状态、pH值梯度、细胞间基质的流动性以及皮肤微循环对药物(成分)转运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经皮给药系统(TDS)的设计原理,如脂质体、纳米乳液和微针阵列技术,如何绕过或优化皮肤屏障,实现靶向递送。 生物标志物与功效评估: 科学验证是现代护肤的生命线。本章阐述了评估护肤品功效的先进生物标志物,例如衡量水分保持能力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评估抗氧化活性的ORAC值测定、以及通过基因表达谱(qPCR)来量化特定植物提取物对mTOR信号通路或Sirtuin活性的调控作用。 --- 第二章:活性成分的精选与功效矩阵构建 本章摒弃了对单一“神奇成分”的盲目追捧,转而强调活性成分在配方中的协同作用和功效矩阵的构建。 关键抗衰老分子深度解析: 1. 视黄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谢路径: 详细解析了视黄醇酸的受体结合机制(RARs和RXRs),并对比了视黄醛、视黄酯与最新一代的Hydroxypinacolone Retinoate (HPR) 在稳定性、刺激性与生物利用度上的权衡。 2. 胜肽家族的功能定位: 不仅罗列了信号肽、神经递质抑制肽(如类肉毒素肽),更侧重于描述肽链长度、氨基酸序列与靶点受体的三维匹配度对最终功效的影响。 3. 抗氧化剂的“防御链”: 探讨了水溶性(如VC及其高稳定性衍生物如抗坏血酸葡糖苷)与脂溶性(如生育酚、虾青素)抗氧化剂如何协同工作,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形成多层次的自由基清除网络。 修复与屏障重建: 重点讲解神经酰胺(Ceramides)的不同亚型(如NP, AP, EOP)在重建皮肤脂质三明治结构中的精确角色,以及角鲨烷(Squalane)和胆固醇在模拟天然皮脂中的重要性。 --- 第三章:赋形剂、稳定化技术与现代乳剂科学 一个成功的配方不仅仅是活性成分的堆砌,更是其载体系统的优化。本章深入探讨了赋形剂(Excipients)在产品性能中的决定性作用。 先进乳化技术: 我们超越了传统的HLB值计算,探讨了液晶乳液(Liquid Crystalline Emulsions)和固态脂质体(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SLN)在提高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和提供缓释效果方面的优势。解析了基于高分子电解质复合物的稳定体系如何抵抗温和酸碱环境下的降解。 防腐体系的迭代与选择: 鉴于消费者对传统防腐剂的顾虑,本章详细分析了有机酸盐(如苯氧乙醇的优化使用)、多功能醇类(如戊二醇、己二醇)的抑菌机理,以及植物源性替代方案的效能边界。强调了“最小有效浓度”原则指导下的防腐挑战。 质地工程学(Rheology): 介绍了流变学在确定产品肤感、铺展性、以及储存稳定性中的应用。讲解了如何利用卡波姆(Carbomer)、黄原胶(Xanthan Gum)和天然树胶(如阿胶)来精确控制产品的剪切稀化行为和触变性,确保产品从瓶中挤出时的稳定性和涂抹后的均匀附着。 --- 第四章:功效性产品的法规遵循与安全性评估 本章着重于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合规性与风险管理。 全球法规框架对比: 对比欧盟(EU/Cosmetics Regulation 1223/2009)、美国FDA(FD&C Act)以及亚洲主要市场(如日本、韩国)在“声称”(Claims)与成分限制方面的核心差异。特别关注“药物性化妆品”(Cosmeceuticals)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下的界定模糊地带。 毒理学风险评估: 介绍了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毒性测试的替代方案。详细阐述了致敏性(Sensitization)的LLNA替代方法、光毒性(Phototoxicity)的9-MBA测定,以及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筛选策略。 稳定性与保质期设计: 强调了加速老化测试(如Q10方法)在预测真实储存期中的应用。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包装材料(如避光性、阻隔性)和配方内部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延长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确保活性成分在整个保质期内维持其标称浓度。 --- 第五章:面向未来的趋势:可持续性与个性化 展望护肤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本章聚焦于环境责任与消费者定制化需求的结合。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原料: 探讨了生物技术在护肤品原料生产中的应用,如发酵技术生产透明质酸、微生物合成天然脂质。分析了生物可降解性(Biodegradability)对最终产品配方选择的影响。 从数据到配方:AI辅助设计: 介绍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如何根据个体的基因型、环境暴露数据和皮肤微生物组信息,来设计出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功效配方,实现从“大众化”向“精准化”的转变。 微生物组友好型护肤: 深入剖析皮肤微生物群(Skin Microbiome)在皮肤健康中的角色,并指导配方师如何设计不破坏共生菌群的温和清洁剂和“益生元”(Prebiotics)型护肤品,以支持皮肤的自然防御系统。 --- 本书适用于化妆品研发工程师、配方设计师、质量控制专家,以及希望深入理解现代护肤科学的资深行业分析师。 它提供的是思考和设计高效、安全、前沿护肤产品的底层逻辑,而非简单的“食谱”。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这本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护肤产品研发的疑问。特别是“清洁”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去污,更是一种温和的、能够维护肌肤健康的基础。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市面上广受好评的清洁类产品,究竟是如何通过精妙的配方设计,实现高效清洁同时又对肌肤友好的?这本书的“设计与配方”部分,让我看到了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希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指导读者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构建一个成功的清洁化妆品配方。例如,在选择表面活性剂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平衡清洁力、温和性以及泡沫表现?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计算原料成本、优化生产工艺的实用建议?我尤其期待它能够探讨一些前沿的清洁技术和趋势,例如生物基清洁剂、酶促清洁技术等,以及它们在未来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前景。这本书如果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走进化妆品配方的专业殿堂,那将是我的荣幸。

评分

我是一个对化妆品成分极度敏感的人,总是担心那些“看不见的”有害物质。所以,当我看到《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尤其是“清洁”这个关键词。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清洁产品,不仅仅是要把脸洗干净,更重要的是要对皮肤温和,不引起刺激,不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各种清洁成分的作用原理,例如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的清洁能力、刺激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我很想了解,如何在保证清洁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是不是有一些天然的、温和的清洁剂可以替代传统的SLS/SLES?书中的“设计与配方”部分,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根据不同的肤质,例如敏感肌、干性肌、油性肌,来设计出真正适合他们的清洁配方。是不是有一些特定的组合能够温和地去除污垢,同时还能提供保湿或者舒缓的效果?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配方设计思路,以及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那么对于我这样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安全有效清洁产品的人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给我一种踏实感,仿佛它能将化妆品行业中那看似神秘的配方世界,用一种科学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一直认为,清洁是整个护肤流程的基石,如果清洁做得不好,后续再昂贵的护肤品也可能事倍功半。因此,我非常渴望了解,如何从根本上理解清洁的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配方设计中。这本书的“设计与配方”这部分,正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和组合各种清洁剂,如何评估它们的性能,以及如何在配方中添加其他功能性成分,比如保湿剂、舒缓剂或者防腐剂,并且确保它们与清洁成分的兼容性。我想知道,在设计一款清洁产品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例如,产品的pH值、粘稠度、起泡性,以及它们的配方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配方优化和稳定性测试的指导,那将极大地帮助我深入理解化妆品配方的开发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浅出讲解化妆品配方原理的专业书籍,特别是关于“清洁”这一概念的,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市面上很多关于化妆品成分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流于表面,很难找到那种能够将科学原理、市场需求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书。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解释为什么某些成分适合清洁,它们是如何作用于皮肤的,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肤质和清洁需求来设计配方。例如,对于油性皮肤,我希望了解如何选择能够有效去除多余油脂但又不至于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的表面活性剂。对于干性皮肤,我更关心如何设计温和的清洁配方,同时保留皮肤必需的天然保湿因子。这本书的“设计与配方”这几个字,更是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配方示例,并解释每个成分的选择理由和用量,甚至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毕竟,理论的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打开化妆品配方世界大门的金钥匙。

评分

我一直对化妆品的研发过程非常好奇,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革命性用户体验的产品。当看到《清洁化妆品:设计与配方》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触及到了化妆品最核心的科学。清洁是护肤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将“清洁”做到极致,同时又不损害皮肤,这其中的学问实在太深奥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清洁化妆品的分类,比如卸妆产品、洁面乳、洁面皂等等,并深入分析它们的配方组成和作用机制。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功效性清洁”的思路,例如,如何设计能够同时具有清洁和舒缓、或者清洁和提亮肤色功能的配方。这本书的“设计与配方”部分,对我来说是重头戏。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成分,而是能够展现出一种“配方思维”,教导读者如何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化学师一样,去理解不同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潜在的冲突,如何根据特定的产品目标来调配出最佳的配方。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或者分享一些行业内的配方设计技巧,那将是极大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