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25.00元
售价:17.0元,便宜8.0元,折扣68
作者:桑世庆, 卢晓慧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1152238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项目式的形式介绍了常见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全书由13个项目组成,其内容涵盖了网络互连中大部分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分为4部分,第1部分为网络设备配置基础,通过项目训练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初始化配置;第2部分为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通过项目,掌握二层交换机的配置与应用;第3部分重点介绍了路由器和广域网配置,主要是路由协议和帧中继在网络工程中的典型应用;第4部分是三层交换和综合项目训练,通过项目,理解网络设备在互连网络中进行配置的完整工作过程。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以够用为度,项目步骤叙述清楚、易懂,任务明确,侧重实用,力图反映目前大、中、小型企业的网络实际应用情况。本书的所有项目配置均通过实验验证。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培训或自学教材。
目录
项目1 访问交换机与路由器设备
1.1 任务1:Cisco设备连接概述
1.2 任务2: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设备
1.2.1 任务目标
1.2.2 施工设备
1.2.3 任务场景
1.3 任务3:通过Tel访问路由器
1.3.1 任务目标
1.3.2 施工设备
1.3.3 任务场景
1.4 任务4:通过SDM访问路由器
1.4.1 任务目标
1.4.2 施工设备
1.4.3 任务场景
项目拓展
项目小结
思考题
项目2 Cisco IOS的用户配置
2.1 任务1:Cisco IOS技术概述
2.1.1 硬件组成
2.1.2 IOS简介
2.1.3 命令状态
2.1.4 常用命令
2.2 任务2:熟悉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2.2.1 任务目标
2.2.2 施工设备
2.2.3 任务场景
2.2.4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默认初始配置
项目拓展
项目小结
思考题
项目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3.1 任务1:交换原理及相关技术
3.1.1 交换机工作原理
3.1.2 CDP协议概述和配置
3.2 任务2:Cisco 2950交换机接口基本配置
3.2.1 任务目标
3.2.2 施工设备
3.2.3 任务场景
3.3 任务3:CDP协议概述和配置
3.3.1 任务目标
3.3.2 施工设备
3.3.3 任务场景
项目拓展
项目小结
思考题
项目4 构建虚拟局域网
4.1 任务1:认识虚拟局域网
4.1.1 VLAN概述
4.1.2 虚拟局域网配置的相关技术
4.2 任务2:划分VLAN
4.2.1 任务目标
4.2.2 施工设备
4.2.3 任务场景
4.3 任务3:配置trunk
4.3.1 任务目标
4.3.2 施工设备
4.3.3 任务场景
4.4 任务4:配置VTP
4.4.1 任务目标
4.4.2 施工设备
4.4.3 任务场景
4.5 任务5:配置EtherChannel
4.5.1 任务目标
4.5.2 施工设备
4.5.3 任务场景
项目拓展
项目小结
思考题
项目5 生成树配置
项目6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
项目7 配置EIGRP协议
项目8 OSPF协议的配置
项目9 帧中继和DHCP的配置
项目10 多层交换技术
项目11 访问控制列表和NAT配置
项目12 IPv6技术和无线网络概述
项目13 综合实训项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交换机/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的厚度,初拿到手里就让人感觉沉甸甸的,拿到之后迫不及待地翻开,心里充满了对网络技术深入学习的期待。我之前在自学网络基础知识时,总是感觉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一层纱,很多配置命令在书本上看似乎懂了,但真要动手操作起来,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却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这让我相信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的堆砌,更可能包含了很多实战的经验和技巧。我最关注的是它对不同品牌主流设备的支持程度,如果能涵盖思科、华为等主流厂商的配置差异和管理策略,那对我们这些既要打基础又要面向实际工作环境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尽的步骤解析,最好能配上清晰的拓扑图和命令行示例,这样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按图索骥,避免走弯路。光是目录的几个章节标题,就已经让我看到了对OSPF、BGP这些复杂路由协议的深入讲解,这正是目前工作中我感觉最吃力的地方。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路由选择过程拆解开来,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命令。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网络设备配置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人觉得“掏值”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购买决策是基于多方推荐和对出版社的信任。我特别留意了关于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方面的章节,因为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放在首位的。很多教程往往只教你怎么让网络“跑起来”,却很少深入探讨如何让它“跑得更稳、更安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关于ACL(访问控制列表)、VPN技术以及基本的防火墙策略配置的深入探讨,最好能结合实际的企业级应用场景来讲解,而不是空泛的概念介绍。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故障排查这一块的,一个好的网络工程师,一半时间在配置,另一半时间在排错。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流程和常用的排错工具的使用方法,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配置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工程实践的高度。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快速定位问题,而不是在茫茫日志中盲目摸索。
评分当我开始阅读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逻辑组织方式。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来规划内容的学习路径。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厂商手册的顺序来罗列功能,而是根据网络功能模块的依赖关系来组织章节,这一点非常人性化。比如,它可能先讲基础的VLAN划分和Trunking,然后自然地过渡到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认知负荷。我发现书中的配图质量非常高,线条清晰,标注明确,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物理连接和逻辑抽象概念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一张好的图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对于像STP(生成树协议)这种容易让人混淆的机制,书中是否能用动画或更直观的图示来展现根端口、指定端口、阻塞端口的状态变化?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我彻底理清这些协议在实际网络拓扑变化时是如何收敛的。如果能加入一些常见配置错误及其影响的分析,那简直是锦上添花,能让我提前预警,规避风险。
评分从技术深度上来看,这本书的选材非常贴合当前主流企业网络的需求。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已经逐渐被淘汰的旧技术,而是将笔墨集中在SDN(软件定义网络)概念的初步引入,以及虚拟化技术在交换机和路由器部署中的应用。这让我感到作者对行业趋势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一个优秀的参考书,不仅要教你如何使用现有工具,更要帮你理解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自动化运维的内容,虽然这个领域还在快速发展,但如果能提供一些基本的脚本化配置或使用Ansible等工具进行批量部署的入门指导,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因为它指向了网络工程师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进阶”的阅读体验,而不是停留在CCNA/CCNP基础的重复讲解上。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感觉自己已经站在了网络技术应用的前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配置的泥潭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细节处理也体现了其专业性。字体选择适中,行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很多技术书籍在引用RFC标准或者行业最佳实践时显得有些生硬,但这本书在讲解配置时,似乎更注重“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怎么做”。例如,在讲解IP地址规划或子网划分时,它会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来阐述不同子网大小的优劣,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我注意到书中有一些“实战陷阱”或“注意事项”的标注,这些通常是作者在多年工作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对于我们这些正在积累经验的人来说,这些小小的提示往往比大段的理论更具价值。总而言之,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我书架上那本“用旧了”的技术手册,而不是那种读一遍就束之高阁的摆设。目前看来,它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我的预期,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和反复查阅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