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
: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魏红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11519974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作为通信类专业“移动通信技术”课程配套教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当今商用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技术。全书分为4部分,共9章。部分为移动通信概述,包括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中的主要技术;第二部分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技术应用,包括IS-95 CDMA到cdma2000的发展及技术应用,GSM、GPRS到WCDMA的发展及技术应用,TD-SCDMA的发展及技术应用,PAS到iPAS的发展及技术应用,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第三部分为无线电波的传播,包括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第四部分为实训,包括GSM(WCDMA)基站系统的认识,GSM手机的认识,TD-SCDMA基站系统的认识,PAS基站系统的认识。
《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类教材,而是以移动通信系统为单元,介绍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及技术应用,突出系统间的差别。
《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适合作为高职院校通信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乍一看就给人一种非常专业且严谨的感觉,厚实的装帧和清晰的字体,让人觉得这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下了真功夫的力作。我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时,很多资料都是零散的教程或者网络上的碎片信息,东拼西凑起来总觉得缺少一个系统的框架。直到我翻开这本“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才感觉到那种久违的条理性和深度。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用晦涩难懂的公式轰炸读者的书,而是非常耐心地从基础概念讲起,每一步的推导都清晰可见,就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带着你从零搭建起整个知识体系。尤其是在介绍最新的网络架构演进时,作者的洞察力非常到位,能准确地把握住当前行业发展的热点和未来的趋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旧有的标准上。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关键概念的加粗和图表的精美制作,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疲劳,让那些原本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相对易于消化。对于想真正深入理解移动通信底层原理的工程师或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本可以长期珍藏和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通信技术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要么是翻译腔过重,读起来别扭生涩,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陈旧,跟不上技术迭代的速度。但这本书的“第2版”名头不是白叫的,它明显是经过了全面的更新和打磨。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那种“庖丁解牛”式的清晰度。比如,讲解多址接入技术那几章,涉及到的时分、频分、码分以及OFDM的原理和对比,我以前看了好几本别的书都觉得云里雾里,但在这里,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对比图和应用场景的描述,瞬间打通了我的思维瓶颈。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是区分优秀教材和普通参考书的关键所在。而且,我注意到书中对标准协议的引用非常严谨,每一个技术特性背后的依据都有据可查,这对于需要进行实际系统设计和验证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可靠性保证。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深入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如何优化”,这种深度思考的引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实践操作的工程师,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落地,那书本就少了一半的意义。这本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平衡。它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数学模型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讨论实际部署中会遇到的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案。比如在讨论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时,它没有回避实际系统中的噪声模型和非理想因素,而是给出了相应的工程近似和优化策略。我曾遇到一个关于小区覆盖优化的问题,翻阅这本书时,书中关于功率控制和负载均衡的章节提供了几个非常实用的思路,让我茅塞顿开,最终找到了一个比我原有方案更优的调整方法。这种直接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知识密度,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读完之后,感觉自己手中的“工具箱”一下子丰富了许多,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派,而是能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性能提升的实干家。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沉稳的大气感,读起来让人心安,丝毫没有浮躁的痕迹。它仿佛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进行一对一的深度交流,那种不急不躁、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需要长时间专注研读的读者。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历史背景介绍和技术演进的脉络梳理。了解了某一技术是如何在历史的局限中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能让人对现有架构产生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理解,而不是仅仅把它们当作既定的事实来接受。这种对技术“来路”的尊重,使得学习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探寻真理的旅程。另外,书中的术语定义非常精确,无论是初次接触的读者还是资深专家,都能在书中找到统一和权威的解释,有效避免了因术语歧义而产生的误解。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是带着一点点“试水”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很多号称权威的书籍,实际内容可能只更新了封面而内容依旧停留在上个世纪。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在紧跟5G乃至更前沿技术讨论的同时,依然对2G/3G/4G时代那些被视为“基础”的技术进行了深刻且系统的回顾,这种对基础的坚守,确保了知识体系的牢固性。特别是它对物理层设计细节的挖掘,细致到足以让人在面对芯片级设计或底层软件开发时,能够游刃有余地理解数据流的每一个环节。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棵枝繁叶茂、根基深厚的参天大树。它不仅教我“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根本性挑战,这份启发,远超一本书的价值本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