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晚清上海文藝報紙與近代文學變革
定價:49.00元
售價:27.0元,便宜22.0元,摺扣55
作者:何宏玲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010157078
字數:
頁碼:31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選題研究的對象是晚清上海文藝報紙,與梁啓超等代錶政論報刊等相比,它們更接近文學,又因為商業發行和消閑娛樂的辦報宗旨,使得這些報紙孕育齣現代性的文學意味,形成文學變革的一種重要潮流。晚清上海文藝報紙中産生瞭許多近代有影響的文學事件,對此學界也有所關注,本選題承續瞭前賢思路,在研究係統、整體、全麵化方麵都深入推進,將晚清文藝報紙作為完整的文學場域勾勒、呈現齣來,並厘清近代文學變革的一種脈絡。選題所涉及的文藝報紙,包括早期《申報》、《滬報》上海的兩種日報,以及1897年晚清小說傢李伯元《遊戲報》和在此之後上海興起的四五十種消閑文藝報紙。本選題勾稽梳理這些報紙所有的文學創造,包括詩詞、散文、小說,文體齊備,對每種文體都追源溯流,詳細考察,脈絡清晰。
目錄
緒論
章 《申報》的詩歌刊載
節 詩歌刊載之緣起
第二節 竹枝詞的寫作
第三節 聚星吟社與文入團體
第四節 詠妓詩中的文人與文化
第二章 《字林滬報》的詩歌刊載
節 “花團錦簇樓詩輯”專欄的開闢
第二節 新型文人群體的聚集
第三節 詩歌中的“上海情境”
第四節 報紙媒介下的詩歌敘事特徵
第五節 報載詩歌熱潮的消退
第三章 現代都市中的新型通俗讀物
節 小報的創立與性質
第二節 小報報人概覽
第三節 小報報人的群體特徵
第四節 小報與讀者大眾的興起——以《遊戲報》和《消閑報》為主要參照對象
第四章 小報中的新體散文
節 文體的解放與交融
第二節 現實化的寫作趨勢
第三節 詼諧幽默的風格
第四節 文言的現代書寫
第五章 小說入報
節 《消閑報》中的白話連載小說
第二節 吳趼人早的一部章迴小說
第三節 連載小說的曆史語境
第六章 現代傳播、都市風尚與《海上繁華夢》
節 小報與《海上繁華夢》的刊發
第二節 指南書式的小說寫作
第三節 報紙傳播對小說寫作的介入
第四節 隱寓自傳與小說寫實
第七章 《海天鴻雪記》的人物與情感
節 《海天鴻雪記》的作者辨析
第二節 時代的潮音與小說的人物描寫
第八章 譴責小說的小報語境
節 小報輿論和“官場”題材的形成
第二節 《官場現形記》的現實主義風格
第三節 明清世情白話小說的近代流變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晚清上海文藝報紙與近代文學變革(隨園文史研究論叢)》:
竹枝詞的“雅”“俗”之變
隨著《申報》而大量興起的竹枝詞,逐漸打破瞭其一貫以來以自然、風土、政令、物産、名跡等一切鄉村世界為基礎的詩歌體係,它不再是提供“上者”以觀風俗的樸實描寫,轉而麵嚮讀者大眾,遂脫胎換骨,蛻變為以新奇、有趣為特點的消遣性讀物。
《申報》竹枝詞之所以能確立現代消遣讀物的品性,有多重原因。首先,城市生活的經驗使詩人們對竹枝詞有瞭自覺的改造意識。龍湫舊隱寫《滬南竹枝詞》,說:“曾嚮洋涇唱竹枝,須知南北自分歧。筆端消盡繁華氣,重譜申江一麯詞。”滬南、滬北風光不同,詩人的書寫筆墨自然不同,但這裏“南北自分歧”不僅僅指地理區間上的風物之彆,更多的反而是傳統縣城與現代商業都市、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分彆等。詩人們關注並感受到這其中的巨大差異,在創作目的以及寫作意象等方麵都發生瞭轉移。盡管還是古典的形式和手法,但眾多新事物、新形象的錶達已經使其偏離瞭傳統的宗旨和意境,古樸雋永、情思婉轉的鄉土之歌,一變而為洋場新奇之文。
……
序言
總覺得,閱讀曆史,尤其是那些充滿變革的時代,需要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晚清上海,這座充滿矛盾與活力的城市,承載瞭太多值得我們去探究的秘密。而那些泛黃的文藝報紙,就像是穿越時空的信使,嚮我們訴說著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好奇,在那些報刊上,是如何記載下時代巨變的痕跡?又是如何摺射齣社會各階層的聲音?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經活躍在報紙上的文人墨客,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用筆尖描繪齣新文學的藍圖?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去深入瞭解這個被很多人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文學變革時期。我期待著,它能帶領我走進那些鮮為人知的文學現場,去感受那份激昂與澎湃。
評分晚清上海,這座東方巴黎,在曆史的風雲激蕩中,孕育瞭怎樣的文化思潮?當我翻開這本書的封麵,腦海中便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那些曾經在租界林立、風雨飄搖的歲月裏,湧現齣的文藝報紙,它們不僅僅是油墨的堆砌,更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思想碰撞的火花,是社會變遷的縮影。我仿佛能聽到舊式文人的吟哦,也能感受到新潮思想的湧動。那些報刊的名字,或許至今仍能在故紙堆中尋覓,但它們承載的意義,遠非簡單的文字能夠概括。它們是啓濛的號角,是批判的利劍,是情感的寄托,也是曆史的見證。這本書,定然能帶我走進一個更深邃的晚清上海,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文學變革,去理解那些引領時代的思想巨匠們的心路曆程。我期待著,在字裏行間,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每當我讀到關於晚清上海近代文學變革的論述,總會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想要更深入地去瞭解那個時代。那些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的文學名字,他們留下的文字,至今依然能夠觸動人心。然而,是什麼樣的土壤,孕育瞭如此豐厚的文學成果?又是什麼樣的變革,讓中國文學的麵貌煥然一新?這本書,通過對文藝報紙的研究,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我設想,那些報紙上的文章,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發錶平颱,更是思想交流的沙龍,是社會批判的陣地,甚至是民族覺醒的催化劑。這本書,定然能幫助我厘清那些錯綜復雜的文學脈絡,理解海派文學獨特的魅力,以及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評分關於晚清上海的近代文學變革,我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曾讀過一些零散的史料,也看過一些相關的學術論文,但總覺得難以形成一個係統性的認知。尤其是在晚清那個特殊的時期,海派文化與京派文化之間的論爭,各種文學思潮的交融與碰撞,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影響瞭中國近代文學的發展方嚮,這些都讓我感到著迷。而“文藝報紙”這個切入點,則顯得尤為新穎和具有啓發性。報紙作為當時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其上刊載的文學作品、評論文章、甚至社會新聞,無疑都深刻地反映瞭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和社會現實。這本書,能夠聚焦於這一獨特而又至關重要的媒介,來剖析文學變革的深層原因和具體錶現,我想這定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評分對於晚清上海,我一直抱有復雜的情感。既有對那個時代動蕩不安的惋惜,也有對其文化繁榮的驚嘆。而近代文學的變革,無疑是那個時代最令人矚目的成就之一。我曾經閱讀過一些關於此的著作,但往往停留在對文學作品本身的分析,而忽略瞭其産生的社會背景和傳播媒介。這本書,將目光聚焦在“文藝報紙”這個關鍵載體上,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點。我想,通過對報紙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當時文學的活力,以及知識分子如何利用報紙這一平颱,傳播新思想,探索新文學。這本書,定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加全麵和深入的視角,去理解這段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至關重要的變革時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