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基础入门 梅兰竹菊(全彩) 9787121296628

国画基础入门 梅兰竹菊(全彩) 978712129662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漫果 著
图书标签:
  • 国画
  • 梅兰竹菊
  • 绘画基础
  • 入门
  • 艺术
  • 绘画
  • 书法
  • 传统文化
  • 技法
  • 全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96628
商品编码:29634534217
包装:线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画基础入门 梅兰竹菊(全彩)

定价:49.80元

售价:36.4元,便宜13.4元,折扣73

作者:漫果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12966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知名国画画家高贯龙手把手带您跨入国画大学堂。一本书领略国画技法精髓。技法独到,深入简出。《国画基础入门》

内容提要

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本书专门为国画初学者量身定做,内容涵盖了写意国画中常见的梅、兰、竹、菊几大类,全书共分为5 章,由浅入深地教你如何轻松掌握国画中梅、兰、竹、菊的各种绘制技巧。在针对梅、兰、竹、菊的介绍中,每一类都有详细的步骤分析,从局部到整体,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与示范,便于读者掌握中国画基础的笔墨与造型技巧。每种画法讲解后都附有各式各样的范例,可以供初学者们临摹,并通过创作的方式让读者加以练习,提升读者的绘画能力。 本书图例丰富,讲解细致,步骤清晰,对于正准备美术考试的读者和美术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临摹范本。

目录


国画技法基础知识 1
国画简介 2
花鸟画 2
山水画 2
人物画 3
绘画工具 4
文房四宝 4
颜料 6
其他工具 7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 8
临摹 8
写生 8
速写与默写 9
中国画基本技法 10
执笔方式 10
常用笔法 11
常用墨法 12
第2章
梅的画法 13
梅花的画法 14
圈画法绘制梅花 14
花朵的不同姿态 15
没骨画法绘制梅花 15
梅枝的画法 17
枝干的画法 18
梅花范例 19
实例绘制——白梅 19
实例绘制——腊梅 21
实例绘制——红梅 23
实例绘制——蓝梅 25
实例绘制——梅石图 27
实例绘制——梅兰图(一) 30
实例绘制——梅兰图(二) 32
范画欣赏 34
第3章
国画技法基础知识 1
国画简介 2
花鸟画 2
山水画 2
人物画 3
绘画工具 4
文房四宝 4
颜料 6
其他工具 7
中国画的学习方法 8
临摹 8
写生 8
速写与默写 9
中国画基本技法 10
执笔方式 10
常用笔法 11
常用墨法 12
梅的画法 13
梅花的画法 14
圈画法绘制梅花 14
花朵的不同姿态 15
没骨画法绘制梅花 15
梅枝的画法 17
枝干的画法 18
梅花范例 19
实例绘制——白梅 19兰的画法 36
兰叶的画法 36
兰的结构 36
兰叶的绘制 37
兰花的画法 39
兰花的形态 39
兰花的各种形态 40
兰花范例绘制 41
实例绘制——兰草 41
实例绘制——墨兰(一) 43
实例绘制——墨兰(二) 45
实例绘制——彩兰 47
实例绘制——兰石图(一) 49
实例绘制——兰石图(二) 51
实例绘制——兰花小景(一) 53
实例绘制——兰花小景(二) 56
实例绘制——幽兰 59
范画欣赏 62
实例绘制——腊梅 21
实例绘制——红梅 23
实例绘制——蓝梅 25
实例绘制——梅石图 27
实例绘制——梅兰图(一) 30
实例绘制——梅兰图(二) 32
范画欣赏 34
第4章
竹的画法 63
竹竿的画法 64
竹枝的画法 66
竹叶的画法 67
白描绘制竹叶 67
布叶 68
竹态 70
风竹的绘制步骤 70
晴竹的绘制步骤 71
雨竹的绘制步骤 73
雪竹的绘制步骤 74
竹子范例绘制 75
实例绘制——墨竹(一) 75
实例绘制——墨竹(二) 77
实例绘制——墨竹(三) 79
实例绘制——墨竹(四) 81
实例绘制——朱竹 83
实例绘制——雨竹图 85
实例绘制——竹石图(一) 87
实例绘制——竹石图(二) 89
实例绘制——翠竹 91
第5章
菊的画法 93
菊花花朵的绘制 94
花蕾的绘制 94
单层瓣花朵的绘制 94
多层瓣花朵的绘制 95
花朵的染色 95
没骨花朵的绘制 96
白描花朵的绘制 97
不同形态的花朵 97
菊花茎叶的绘制 98
白描叶片的绘制 98
没骨叶片的绘制 100
菊花范例绘制 101
实例绘制——菊花(一) 101
实例绘制——菊花(二) 103
实例绘制——菊花(三) 105
第5 章
实例绘制——菊花(四) 107
实例绘制——菊花(五) 109
实例绘制——菊石图 111
实例绘制——一世平安 113
实例绘制——篮菊图 116
实例绘制——清凉世界 119
范画欣赏 121

作者介绍

高贯龙,1986年生,籍贯山东。安徽大学硕士,中央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被美术教育研究杂志社聘为“特约美术创作员”,2014年国画作品获《2014中国廉政文化书画展》作品奖,2014年作品《畅.游》入选第四届安徽美术大展中国画美术作品展。2012年作品《双雁》获第三届全国院校美术大展作品奖。

文摘








序言



《墨韵东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 中国画,一项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笔墨韵味、写意精神以及深远的哲学思考,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象描摹,更是画家内心世界、情志意趣的抒发,是天地万物精神的传达。本书《墨韵东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旨在引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的旅程,深入领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一、溯源与传承:中国画的历史脉络 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纹饰,历经商周青铜器的铭刻、秦汉壁画的粗犷,至魏晋南北朝的玄远,唐宋的辉煌,元明清的演变,直至近现代的革新,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本书将简要梳理中国画发展的关键节点,介绍历代绘画的代表性风格、技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让读者对中国画的宏大图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将从史前时期的神秘符号,领略早期先民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观察;到汉代画像石、墓室壁画中充满生活气息的叙事;再到顾恺之、陆探微等前贤笔下的神韵风骨;继而深入探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唐代绘画高峰,张彦远、吴道子、阎立本等巨匠的艺术成就;以及宋代山水画的写实与意境并存,范宽、郭熙、李唐等大家如何将自然之美升华为精神之境;元代文人画的兴起,赵孟頫、黄公望等如何将诗书画融为一体,赋予绘画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更为多元的风格流派,沈周、唐寅、文徵明、八大山人、石涛等,他们或继承传统,或大胆创新,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通过对历史脉络的回顾,读者将理解中国画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演变,并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艺术体系。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的技法基础 中国画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独特的笔墨运用上。“笔”是指运笔的动作和线条的形态,“墨”是指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水墨淋漓”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墨的晕染和笔的勾勒,能够表现出物象的质感、体积、光影和空间感。本书将详细介绍中国画最核心的技法要素,包括: 执笔与用笔: 介绍中国画传统的执笔方法(如拨灯法、捻管法等),以及不同笔法所能产生的线条效果,如“折钗股”的刚劲、“游丝描”的婉转、“铁线描”的挺拔等。我们将通过图例示范,让读者直观感受线条的生命力。 用墨: 深入浅出地阐释墨的“五色”(浓、淡、干、湿、焦),以及如何通过墨的晕染、积墨、破墨等技法,创造出丰富的层次和表现力。我们将探讨墨在表现山石的苍劲、水流的灵动、树木的枯荣等方面的微妙之处。 用色: 介绍中国画常用的矿物色和植物色,以及如何调和与运用色彩,使其与水墨相得益彰,营造出清新淡雅或浓烈厚重的不同氛围。我们将讨论“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和谐之道。 皴法: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山石纹理、质感的一种独特技法。本书将介绍几种经典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解索皴等,并分析它们各自适用的景物和表现效果。 勾勒、渲染、点染: 这些是中国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勾勒是勾出轮廓,渲染是填色或墨色,点染则是用点和染来表现物象的细节和质感。本书将阐释这些技法在不同绘画题材中的运用。 三、意境营造:中国画的精神内涵 中国画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关键在于其“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中国画的情感、思想、哲理与物象的融合,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本书将探讨中国画如何通过构图、留白、题跋等手段,来传达深层意义: 构图的哲学: 中国画的构图并非简单的几何分割,而是蕴含着“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东方哲学思想。我们将分析不同构图形式(如散点透视、借景、移步换景等)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创造出视觉的深度和广度,并暗示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念。 留白的艺术: “虚”是中国画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白当黑”是中国画构图的原则之一。留白不仅仅是空白,更是画家预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是传递空灵、宁静、深邃意境的载体。我们将探讨留白如何强化画面的主题,烘托气氛,以及留白本身所蕴含的哲学意味。 诗画一体的题跋: 题跋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文字的形式为画面赋予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诗意。书法的艺术性和文字的含义与画面相互辉映,共同完成艺术的表达。我们将介绍题跋的种类、写法以及其在提升画面意境中的作用。 象征与寓意: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许多物象都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本书将解读一些常见的绘画题材所蕴含的寓意,例如松柏象征长寿,梅花象征坚韧,龙象征吉祥,鱼象征年年有余等。通过理解这些象征,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中国画的文化底蕴。 四、题材与表现:山水、花鸟、人物的艺术世界 中国画题材广泛,主要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技法和艺术追求。 山水画: 作为中国画的重镇,山水画以其磅礴的气势、秀丽的景色、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将探讨山水画中对山峦、河流、云雾、树木等元素的表现手法,以及不同地域(如北方山水的雄浑、南方山水的秀润)的风格差异。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境界。 花鸟画: 花鸟画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神态,表现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我们将介绍画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其他常见的花鸟题材,如牡丹的富贵、荷花的清雅、鸟雀的灵动等。本书将深入剖析花鸟画中对形神兼备的追求,以及如何通过物象传递吉祥、清雅、生机等意象。 人物画: 人物画是中国画最早的题材之一,它以人物为描绘对象,展现了社会生活、历史故事、人物精神。我们将介绍不同时期人物画的风格演变,以及对人物造型、神情、服饰的描绘。本书将带领读者感受中国画人物画中对“传神写照”的极致追求。 五、实践指导:从临摹到创作 理论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在实践上。本书将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临摹的重要性: 强调临摹是中国画学习的必经之路,通过临摹前人的经典作品,可以有效地学习技法、理解构图、体悟意境。我们将提供临摹的步骤和方法。 由点到面,由技到意: 建议读者从单一技法的练习(如线条、墨色变化)开始,逐步过渡到局部物象的描绘,最终融会贯通,进行整体创作。 培养观察力与感受力: 鼓励读者多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感受力,这是创作的源泉。 融入个人情感与思考: 强调中国画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流露。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墨韵东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之美》并非一本单纯的技法教程,它更是一扇窗,带领您窥见中国传统绘画深邃的精神世界;它也是一座桥,连接您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探索中国画艺术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您在墨色的挥洒中,感受东方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无尽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吸引了我,那种淡淡的水墨晕染和几笔勾勒出的梅花,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国画的兴趣。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而国画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我没有一点国画基础,但看着封面上那几幅作品,总觉得它们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东方韵味,仿佛能听到笔尖在宣纸上游走的沙沙声,闻到墨香在空气中弥漫的气息。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初步了解国画,并且能够真正入门的书籍,而不是那些只讲理论,却缺乏实践指导的教程。我希望这本书能从最基础的笔法、墨法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让我能够真正上手,而不是望而却步。毕竟,艺术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动手去尝试,去感受。我对于画好梅兰竹菊这四君子有着特别的期待,总觉得它们不仅仅是四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文人雅士的品格和情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体会到这份意境,并在自己的笔下逐渐展现出来。

评分

我是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平时只是喜欢看看美丽的画作,对国画尤其着迷。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它可能是我学习国画的“启蒙书”。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专业术语,让我这个“小白”也能看得明白。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从最最基础的部分开始教,比如如何拿起毛笔,笔尖沾墨的量是多少,怎么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如何控制墨色的变化等等。因为我怕一开始就接触太复杂的技法,会打击我的积极性。我特别喜欢画梅兰竹菊,我觉得它们很有意境,而且相对来说好像比画人物、山水要容易入门一些。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画出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幽香,竹子的挺拔,菊花的淡雅,让我能够真正地把它们画出来,而不是看着别人画,自己干着急。

评分

我是一名美术爱好者,虽然在油画和素描方面有一些基础,但对于中国水墨画一直心存向往,却苦于无从下手。这次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感觉它似乎正是我所需要的“敲门砖”。我期望它能够系统地介绍中国画的基础知识,比如宣纸的特性、毛笔的种类、墨的浓淡干湿等运用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带领我从最基础的笔法入手,比如“点”、“线”、“皴”等技法的应用。我尤其看重它对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的讲解,因为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极具代表性的题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象征意义。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勾勒出它们的形态,如何表现它们的风骨神韵,而不是流于表面。如果能有不同风格的作品赏析,并分析其笔墨特点,那就更好了,这有助于我拓宽视野,理解国画的多样性。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绘画的书籍,但很多都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要么是讲解太过晦涩,要么是步骤太过跳跃,我总是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到最后就只能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画望洋兴叹。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被它的“入门”和“基础”这两个词吸引了。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耐心温和的老师,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教起,比如如何握笔,如何调墨,如何运笔等等。我希望它能有非常详细的图示,能够清楚地展示每一个笔触的走向和力度,让我能够模仿着去练习。对于“全彩”这一点,我倒是没有太在意,我更看重的是内容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捕捉对象的神韵,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而且,我一直对画梅兰竹菊这四种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觉得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也是最能体现国画意境的题材之一。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掌握画好这四君子的基本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评分

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国画。虽然我之前也零星地接触过一些国画相关的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深入的实践指导。这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觉得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学习路径,从最基本的笔墨技巧开始,比如如何用笔,如何调墨,如何把握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我希望它能够详细地讲解梅、兰、竹、菊这四种题材的绘画要领,包括它们的形态特征、神韵表现以及相关的文化寓意。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名家作品的解析,并指出其用笔用墨的妙处,那将非常有益于我理解和借鉴。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鼓励读者多加练习,提供一些练习的范例和建议,帮助我逐步提升绘画能力,最终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