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物种战争之反客为主
定价:39.0元
售价:28.5元,便宜10.5元,折扣73
作者:黄满荣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8749129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道德教育丛书:物种战争之反客为主》推荐: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参与者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随风飘浮的昆虫,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苗……它们一旦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枪声,却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争,同样能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愿广大民众掌握《物种战争》所赋予的科学武器,提高防范意识,赢得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战争的胜利。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道德教育丛书:物种战争之反客为主》介绍了《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叫“反客为主”,其中说:“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什么意思呢?就是有空隙就插足进去,掌握其要害关节之处,就像《易经·渐》所说的,循序渐进,终取得成功。反客为主,是被动者夺取主动权的一种计谋。夺取主动权,是用兵的高原则。它不仅贯穿于人类由古至今的各种战争中,还反映在生物圈里大大小小的战争里。例如,刺槐本是美洲物种,自其进人我国大陆后,扩张速度远超“国粹物种”国槐,以至于许多人都不认识国槐了;而银合欢进人我国台湾后,不仅赶走了许多土著植物,还形成了一片片纯林,似已立稳脚跟。当然,战局瞬息万变,主客之势也常常会发生变化,谁能笑到后,尚未可知。
就这样,刺槐在欧洲大陆扎下脚跟,并以此为中心,向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扩散。1636年,也就是它到达巴黎30多年后,又抵达了英格兰诸岛。现今,这种植物已经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
刺槐早来到中国是在1877~1878年间,中国驻日本副使张鲁生先生将刺槐种子带回南京种植,取名“明石屋树”,作为庭院观赏之用,但是很少有人知晓。而刺槐大规模地进人中国,与我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紧密相关。
19世纪的时候,我国正处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朝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夜郎自大,整天做着“天下”的迷梦,自称“”,而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殊不知,西方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已将中国“甩出好几条大街”。1840年的战争,以清全面战败、接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终,并开启了清割让土地给列强的时代,中国的大好河山陆续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正是在此背景下,刺槐随著列强的人侵而讲入中国。
1897年11月,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巨野被杀,德国以此为借口,派兵侵占胶州湾。次年3月6日,德国迫使清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将山东划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自此,胶州湾551.5平方千米土地上的274个村庄和接近8万农民的命运,被改变了。随着它们一起改变的,还有中国许多地方的植被。
……
没有硝烟的战场
——《物种战争》序
谈起物种战争,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当你出国通过海关时,倍受关注的就是带没带生物和未曾加工的食品,如水果、鲜肉……。因为许多细菌、病毒、害虫……说不定就是通过生物和食品的带出带人而传播的,一旦传播,将酿成大祸,所以,在国际旅行中是不能随便带生物和食品的。
除了人为的传播,在自然界也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战争的参与者或许是一株平凡得让人视而不见的草木,或许是轻而易举随风飘浮的昆虫,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它们一旦翻山越岭、远涉重洋在异地他乡集结起来,就会向当地的土著生物、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发动进攻,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枪声,却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争,同样能造成损伤和死亡,给生物界和人类以致命的打击。正因如此,北京自然博物馆科研人员创作的这套丛书之名便由此而就《物种战争》,既有“地道战”“化学武器”“时空战”“潜伏”“反客为主”“围追堵截”“逐鹿中原”,又有“双刃剑”“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见,物种战争的诸多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不是学生物的,但从事地质工作,几乎让我走遍世界,没少和生物打交道,没少受到这无影无形物种战争的侵袭:在长白山森林里被“草爬子”咬一次,几年还有后遗症;在大兴安岭,不知被什么虫子叮一下,手臂上红肿长个包,又痛又痒,流水化脓,上什么药也不管用,后来,多亏上海军医大一位搞微生物病理的教授献医,用一种给动物治病的药把我这块脓包治好了。有了这些经历,我深深感到生物侵袭的厉害,更不用说“非典”“埃博拉”……是多么让人恐怖了!越是来自远方的物种,侵袭越强。
我虽深知物种侵袭的厉害,但对物种战争却知之甚少。起初,作者让我作序,我是不敢接受的。后经朋友鼎力推荐,我想,何不先睹为快呢,既要科普别人,先科普一下自己。不过,我担心自己能不能读懂?能不能感兴趣?打开书稿之后,这种忧虑荡然无存,很快被书的内容和写作形式所吸引。这套丛书不同于一般图书的说教,创作人员并没有把科学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读者,而是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每个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丛书的可读性更强。
为了保证丛书的科学性,创作者们没有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所查阅的科学文献,而是深入实际,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向从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线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学习、请教,深入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状况,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采取的防控措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我国更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非常严重的国家,由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屡见不鲜,且呈现出传人的种类和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这就要求人们从自身做起,将个人行为与全社会的公众生态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公共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范意识和警觉性,将入侵物种堵截在国门之外。
如今,物种战争已经打响,《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愿广大民众掌握《物种战争》所赋予的科学武器,赢得抵御外来物种侵袭战争的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
2014年10月于北京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略带科技感的字体搭配上星系背景,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是个科幻迷,尤其喜欢那些能让我思考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作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宏大且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去探索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甚至是冲突。作者的笔触能否细腻地描绘出那些未知星球的风貌?那些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它们的形态、习性、社会结构又会是怎样的?我希望作者能够给我一个惊喜,创造出一些真正令人惊叹的设定,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小绿人”或者“虫族”。毕竟,宇宙如此浩瀚,生命的形态应该是远超我们想象的。此外,我还在思考,书中会如何处理“反客为主”这个概念?是物理意义上的入侵和反击,还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科技甚至是意识形态上的较量?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个主题,让故事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战斗,而是能引发读者对权力、归属以及生存的哲学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弱势的被侵略者,还是有着潜藏的强大力量?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探讨人性深层议题的作品情有独钟。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智者对话,它能拓展我的视野,挑战我的固有观念。这本书的书名“物种战争之反客为主”,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戏剧张力,预示着一场可能颠覆一切格局的冲突。我非常好奇,当人类不再是地球上唯一的主宰,当命运的齿轮开始朝向我们未曾预料的方向转动时,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的?是团结一致,还是内部分裂?是奋起反抗,还是绝望挣扎?我希望作者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这种危机下的众生相,从个体到群体,展现出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复杂情感和行为模式。那些在生存危机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或是黑暗角落里暴露出的自私和懦弱,都将是构成这部作品灵魂的重要部分。同时,“反客为主”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权力关系的转移,它不仅仅是一场外来者与本土居民之间的对抗,更可能是一场关于主导权和未来走向的终极博弈。我期待作者能够用深刻的笔触,剖析这场战争背后更深层的动机和意义,让读者在掩卷之余,能有所感悟,对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未来,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从书名就产生无限遐想的作品。我一直对那些涉及宏大叙事的史诗级故事非常着迷,特别是当故事背景设定在宇宙尺度,涉及到不同文明的碰撞时,更是让我欲罢不能。作者的文字功底是否能够驾驭这样宏大的主题?能否在繁杂的设定中,理清脉络,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关心书中对于“物种战争”的描绘,它是否会是那种简单粗暴的暴力冲突,还是会融入更复杂的策略、科技以及心理博弈?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体现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是智谋的对抗,是战略的布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武力展示。另外,“反客为主”这个词,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故事的主线可能并非是单方面的入侵,而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反转和角力。我希望作者能够巧妙地设计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猜测和惊叹,在看似绝望的局面中,看到一线生机,或者是在看似胜利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让我思考,关于力量、生存、以及文明发展方向的深刻探讨。
评分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主要是因为它所提出的“物种战争”这个概念,足以勾起我对科幻小说最原始的兴趣。一直以来,我都喜欢那些能够拓展我们想象力边界的作品,而“物种战争”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冲突和挑战。我希望作者能够构建一个足够丰富和真实的外星文明世界,无论是它们的科技水平、社会结构,还是它们与人类产生冲突的原因,都能够有令人信服的逻辑支撑。我渴望看到的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作品的全新设定,一些真正能够颠覆我固有认知的外星生命形态,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独特视角。而“反客为主”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故事充满了悬念。这不仅仅意味着一场简单的攻防战,更可能是一场关于主导权的争夺,一场潜在的权力转移。我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种“反客为主”的进程,是悄无声息的渗透,还是惊天动地的反击?我期待看到的是,在这样一场关乎生存的战争中,人类将如何展现出自身的韧性与智慧,以及那些在极端环境下,可能爆发出的巨大潜能。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故事的读者,而这本书的标题“物种战争之反客为主”恰恰提供了一个极具深度的切入点。我一直在思考,当两个甚至多个物种因为某种原因卷入一场生死存亡的斗争时,其根本矛盾是什么?是资源、领土,还是更深层次的生存理念的冲突?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这一点,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冲突,而是能让读者感受到不同文明在生存压力下的复杂心理和道德困境。而“反客为主”这个设定,更是让我对故事的走向充满了好奇。它意味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地位的逆转,可能是一方原以为的强势入侵,最终却成为了被反制的局面。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精妙的笔触,描绘出这种权力转换过程中的张力与反思。或许,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胜负,更在于它能如何改变参与者的认知,如何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久久回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