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定价:38.00元
售价:28.5元,便宜9.5元,折扣75
作者:沈琼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09235410
字数:
页码:1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系统整理汇编了五年来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的文件,理清传统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说明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产生的内生动力,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型职业农民要具有与现代农业匹配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持续经营能力,为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提出了易于比较、可以量化的指标。然后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到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与扶持政策等内容说明了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实证部分研究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选择提供依据。介绍了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经验,以便借鉴。
沈琼,女,1975年9月生,河南信阳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现任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丰要研究方向:粮食经济、农业经营组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八项,获得省级奖项六项,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前言
章 绪论
节 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
第二章 劳动力转移中的新型职业农民生成
节 理论探讨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的动力
第三章 粮食生产、适度规模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
节 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争论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安排
第二节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第三节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人力资本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节 农村人力资本情况
第二节 模型设定
第三节 数据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节 研究依据
第二节 理论框架
第三节 数据的调研与分析
第四节 模型设计与结果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分析
节 模型设计
第二节 变量说明
第三节 变量描述
第四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八章 发达国家与典型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
节 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三节 陕西省凤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四节 浙江省湖州农民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五节 河南省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六节 陕西省西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七节 福建省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八节 山东省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第九章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建议
节 优化培育环境
第二节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节 加强认定管理
第四节 加大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2 “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
附录3 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方案》
附录4 2013年《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5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
附录6 2015年《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附录7 2016年《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附录8 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
附录9 对十二届全国五次会议第3625号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的答复
附录10 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这个普通读者对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浓厚兴趣。我一直认为,农民是农业的根本,而“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预示着农业的现代化升级,这其中必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挑战。我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它会是宏观的政策分析,还是微观的个体成长记录?我更倾向于后者,希望书中能有真正触动人心的故事。我想知道,这些“新型”的农民,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经营理念上,究竟与传统的农民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否掌握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比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他们是否具备了市场经济的意识,懂得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能够真正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让他们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培训模式的创新、培训内容的优化、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如果书中能够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现出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奋斗与成就,那将是对这个群体最好的注解,也一定会给我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感悟。
评分初次接触《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这本书,我带着一种探索和期盼的心情。我本身并非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新型职业农民”这个词,立即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帮助我理解,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农民是如何实现身份的转变和职业的升级的?它会是那种高屋建瓴地分析政策的著作,还是更贴近基层实践的报告?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定义“新型”的?是技能上的革新,还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比如,他们是否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农产品营销策略,甚至是农业科技的应用?又或者,他们是否具备了更强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能够将传统的农产品转化为更具竞争力的商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生动的故事,展现这些“新型”农民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书中能有具体的培训项目介绍,或者对一些成功的培训模式进行深度剖析,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看到中国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以及那些为之努力奋斗的普通人的力量。
评分一本名叫《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书,看到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是:这书一定很有分量!毕竟“新型职业农民”这个概念,近些年越来越受关注,背后牵扯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村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宏大命题。我作为一个对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一直很想深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培育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民?他们需要具备哪些新的知识、技能和理念?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教科书一样,枯燥地罗列政策条文和数据?还是能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入的访谈,展现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轨迹和面临的挑战?我很期待书中能够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比如,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是怎样诞生的?他们的培训内容是如何设置的?有没有什么成功的典范,可以让我们看到希望?同时,我也会关注书中对农民培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瓶颈的分析,比如,如何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如何打通产学研的通道?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那就太有价值了。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国农业的未来,以及那些默默耕耘在土地上的“新农人”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对于《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以及一群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农人。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读者,乡村振兴始终是我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为我们勾勒出了怎样的一幅新型农民的画像?他们是否掌握了 modern farming 的技术,能够驾驭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甚至运用大数据来优化生产?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已经从传统的耕种经验,拓展到了市场分析、品牌策划、电子商务等领域?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在当下中国农村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构建一套系统、有效的培育体系,能够真正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或者让现有农民实现技能的升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地方是如何通过创新培训模式,成功培养出一批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那就更有参考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对那些为乡村振兴默默奉献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这个书名时,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农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正是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敏感的读者,我非常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机制,正在塑造着这些“新型”的农人?这本书会是一部关于政策解读的厚重著作,还是会深入挖掘个体成长故事的鲜活叙事?我更加期待的是后者。我希望书中能够呈现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是如何摆脱传统农民的刻板印象,拥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广阔的视野。他们是否掌握了与国际接轨的先进农业技术?是否懂得如何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书中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农村人才引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分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中国的农业不再仅仅是靠天吃饭,而是充满科技、智慧和活力的产业,而那些投身其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则是这场产业升级的弄潮儿。如果书中能有案例,展示他们如何利用互联网、如何创新发展模式,那就更令人振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