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无线互连系统开发从实践到提高 9787508356426

嵌入式无线互连系统开发从实践到提高 978750835642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涛,白创,徐靖著 著
图书标签:
  • 嵌入式系统
  • 无线通信
  • 物联网
  • 互连系统
  • 开发实践
  • 单片机
  • 无线网络
  • 传感器网络
  • 通信协议
  • 电子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琅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08356426
商品编码:296184174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嵌入式无线互连系统开发从实践到提高 作者 黄涛,白创,徐靖著
定价 35.00元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 9787508356426 出版日期 2007-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顺应当前嵌入式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红外线、蓝牙、GPRS无线通信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实例。全书分3个部分共10章,第l~3章为部分,讲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无线通信的基本技术;第4~7章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红外线、蓝牙、GPRS技术原理;第8~10章为第三部分,对红外线、蓝牙、GPRS的硬件模块构成、软件开发方法和实例进行了精讲。
本书内容简单、实用,适合高等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以及嵌入式无线产品开发的初、中级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目录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无线互联:从基础到精通》 探寻万物互联的奥秘,解锁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日益互联的世界,无线技术已不再是简单的通信手段,而是构建未来智能生态系统的基石。从智能家居的便捷生活,到工业物联网的精准控制,再到智慧城市的精细管理,无线互联的身影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本书《无线互联:从基础到精通》将带您踏上一场深度探索无线互联技术的旅程,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系统设计与优化,旨在为广大开发者、工程师以及对无线技术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们,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学习路径。 第一篇:无线通信基石——理解信号的语言 在深入了解复杂的无线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其最基本的构建单元:无线信号。本篇将从信号的本质出发,为您勾勒出无线通信的蓝图。 电磁波的奥秘: 我们将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及其在空间中的行为。您将理解为什么无线通信能够跨越物理障碍,又为何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频段的特性,例如低频段的穿透能力,高频段的带宽优势,以及它们各自适用于哪些场景。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息如何转化为能够在空气中传播的模拟信号?又如何在接收端被准确地还原?本篇将深入剖析各种常见的调制技术,如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以及更高级的QAM(正交幅度调制)等。您将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不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会详细讲解对应的解调过程,确保信息能够被准确无误地接收。 噪声与干扰的挑战: 无线通信环境并非完美,噪声和干扰是时刻存在的挑战。本篇将详细分析各种噪声的来源,包括热噪声、散粒噪声以及外部干扰等,并探讨它们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一系列对抗噪声和干扰的关键技术,如滤波、扩频、纠错编码等,帮助您构建更鲁棒的无线通信系统。 信道模型与传播特性: 不同的环境对无线信号的传播有着显著影响。本篇将介绍多种经典的信道模型,如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并分析它们如何模拟城市、室内等复杂环境下的信号衰减、多径效应和相位失真。理解这些模型对于预测和优化无线链路的性能至关重要。 第二篇:主流无线技术深度剖析——构建互联桥梁 掌握了基础理论,我们将聚焦当下最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深入解析它们的架构、协议栈以及实际应用。 Wi-Fi:家庭与办公的无线骨干: 作为最普及的无线局域网技术,Wi-Fi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篇将详细解读Wi-Fi的各个标准(802.11 a/b/g/n/ac/ax),从物理层到MAC层,剖析其帧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CSMA/CA)、安全协议(WPA2/WPA3)等。我们将探讨Wi-Fi的优势、局限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和设备选型,优化Wi-Fi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稳定性。 蓝牙(Bluetooth):近距离连接的便捷之选: 蓝牙技术以其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耳机、音箱、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本篇将深入分析蓝牙的经典模式(BR/EDR)和低功耗模式(BLE),重点讲解其拓扑结构(Piconet, Scatternet)、数据传输协议、配对机制以及数据包格式。您将了解如何开发基于蓝牙的各种应用,并对其功耗管理进行优化。 蜂窝通信(4G/5G):移动互联的强大引擎: 从2G到5G,蜂窝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为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本篇将重点介绍4G(LTE)和5G的关键技术,包括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网络切片等。我们将解析其核心网络架构,并探讨5G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方面的颠覆性能力。 LoRa/NB-IoT:低功耗广域网的崛起: 随着物联网(IoT)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对低功耗、广覆盖的无线技术需求日益迫切。本篇将重点介绍LoRa(Long Range)和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这两种典型的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技术。我们将分析它们的通信原理、网络架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它们在智慧农业、智能抄表、环境监测等垂直行业的广阔应用前景。 第三篇:无线系统设计与开发实践——从概念到实现 理论知识的储备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本篇将引导您将所学的无线技术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嵌入式系统选型与硬件集成: 在开发嵌入式无线互联系统时,硬件选型至关重要。本篇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微控制器(MCU)、无线通信芯片(SoC)及其选型依据,如性能、功耗、成本、接口等。我们将讲解如何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天线匹配、电源管理、射频前端设计等,确保无线模块的稳定运行。 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驱动开发: 复杂的无线系统往往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本篇将介绍RTOS(实时操作系统)在嵌入式无线系统中的应用,如FreeRTOS、RT-Thread等,并重点讲解如何为无线通信模块开发高效的驱动程序,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 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 各种无线技术都拥有其特定的协议栈。本篇将深入解析TCP/IP协议栈在嵌入式设备上的实现,以及MQTT、CoAP等轻量级物联网协议的应用。您将学习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和移植合适的协议栈,并进行有效的网络通信开发。 嵌入式开发环境与工具链: 高效的开发离不开强大的工具链。本篇将介绍主流的嵌入式开发集成环境(IDE),如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VS Code等,以及交叉编译、调试工具、烧录工具等。我们将分享实用的开发技巧和调试方法,帮助您提升开发效率。 安全通信的构建: 在互联时代,数据安全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本篇将深入探讨嵌入式无线系统的安全威胁,并介绍多种安全防护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存储、固件更新安全等,确保您的系统免受攻击。 第四篇:高级主题与性能优化——迈向精通之路 在掌握了基础和主流技术后,本篇将带领您探索更高级的议题,并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无线系统的性能。 无线网络优化与故障排除: 任何无线系统在实际部署中都可能遇到性能瓶颈或故障。本篇将介绍各种无线网络优化技术,如信道选择、功率控制、负载均衡、干扰抑制等。同时,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论,帮助您快速定位和解决无线通信中的常见问题。 低功耗设计与能效管理: 对于电池供电的嵌入式无线设备而言,低功耗设计是核心竞争力。本篇将深入剖析功耗产生的根源,并介绍多种有效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包括休眠模式、动态频率调整、外设管理、软件优化等。 物联网平台与云端集成: 嵌入式无线设备通常需要与云端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和远程管理。本篇将介绍主流的物联网云平台(如阿里云IoT、AWS IoT、Azure IoT Hub等)的功能和架构,并讲解如何将嵌入式设备安全、高效地接入云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 新兴无线技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无线技术层出不穷。本篇将对一些前沿的无线技术进行展望,如Wi-Fi 7、6G通信、UWB(超宽带)技术、卫星通信等,为您揭示未来无线互联的更多可能性。 结语 《无线互联:从基础到精通》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扇通往智能时代大门的钥匙。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仅能够理解无线通信的深层原理,更能够掌握设计、开发和优化各种嵌入式无线互联系统的核心技能。无论您是初涉无线领域的新手,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资深开发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让我们一起,用无线点亮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设计是相当专业的,这对于技术书籍尤其重要。清晰的流程图、结构图以及关键代码块的字体区分度都很高,使得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引用外部标准或者参考资料时,标注得非常规范和详尽,如果你想对某个特定技术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权威的原始出处。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是相得益于作者的知识储备。它不仅覆盖了当下主流的无线技术,还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有所预见,比如在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设计考量。我感觉这本书不是一次性的“速成秘籍”,更像是一部可以长期在工作台边随时翻阅的“工具箱”。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瓶颈,这本书总能提供一个全新的、更具系统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硬核的气质,那种深蓝和橙色的搭配,加上清晰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嵌入式领域就是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在无线通信这块,总觉得是个高深莫测的坎儿。拿到手翻了翻目录,感觉作者对这个领域的脉络把握得非常到位,从基础的概念铺陈到复杂的协议栈解析,一步一个脚印,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我最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上,而是大量地融入了实践的案例和代码片段。记得有一章讲到低功耗蓝牙(BLE)的连接建立过程,讲解得极其细致,连时序图都画得清清楚楚,对我这种喜欢动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立刻按照书中的步骤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节点,很快就跑通了基础的数据收发。这种“所学即所用”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深入钻研的信心。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合理,感觉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你从新手村一步步升级打怪,每完成一个小任务,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评分

我给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尤其是在它对“系统集成”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上。很多教材或者手册往往只聚焦于某一个特定模块,比如MCU编程或者某个无线协议栈的细节,但真正到了项目落地的时候,最折磨人的往往是不同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如何确保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这本书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它没有回避系统级测试和调试的痛点,反而非常坦诚地分享了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陷阱”——比如内存碎片化如何影响实时通信的抖动,或者在多节点网络中如何有效管理同步时钟。这些经验分享的价值,远超书本上那些标准的理论推导。我通过书中提到的几种常见的系统级调试工具和方法,成功定位了我之前在一个低功耗休眠唤醒周期中遇到的间歇性丢包问题。这感觉就像是有人直接把一个老工程师的“踩坑记录”整理好放在你面前,让你少走了不少弯路。

评分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从“理论知识”到“工程实现”的坚实桥梁。很多初学者往往陷在对特定芯片寄存器或底层C语言特性的纠缠中,却忽略了如何构建一个面向应用、健壮可靠的整体系统。这本书巧妙地平衡了这两者。它不轻视任何一个细节,无论是底层驱动的优化,还是上层应用的数据组织,都有深入的探讨。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让设备“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设备“稳定、高效、可靠地长期运行”起来。尤其是关于能效管理的章节,作者给出的优化思路非常具有启发性,远超出了简单的“关闭外设”这种初级策略,而是深入到了操作系统层面的调度优化和数据包的聚合发送策略。这本书让我对“嵌入式系统开发”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它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可以说是朴实中带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没有过多花哨的辞藻,直击核心技术点。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一些关键算法,比如信道评估和功耗优化策略时所采用的论述方式。他会先用一个很清晰的例子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层层递进地分析现有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再给出他认为更优的实现路径。这种“对比-分析-解决”的结构,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的读者,也能比较容易地建立起逻辑框架。我记得在处理射频干扰抑制那部分时,我之前看过的几本参考书要么是概念模糊,要么就是公式堆砌,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同,它把数学模型和实际电路特性结合起来分析,告诉我为什么在某个特定工作环境下,需要对某个参数进行动态调整。这种贴近实际工程环境的讨论,让我意识到,开发一个稳定的无线互连系统,绝不仅仅是写几行代码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信号完整性、电源管理乃至天线设计等多个维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