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六個“為什麼”: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問答
定價:16.00元
作者:中央宣傳部理論局
齣版社:學習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801167255
字數:
頁碼:10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00冊以上可撥打電話010-89113903
內容提要
《六個“為什麼”: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問答》緊密聯係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緊密聯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密聯係乾部群眾的思想實際,以鮮明的觀點、深入的分析、生動的事例、透徹的說理,全麵準確地闡述瞭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六個重大問題,是廣大乾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讀物。
目錄
前言
一、我們前進的旗幟
——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
1.為什麼必須堅持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
2.指導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3.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影響思想文化的繁榮
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真正堅持馬剋思主義
5.堅持和鞏固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二、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為什麼隻有社會主義纔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纔能發展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1.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曆史選擇
2.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纔能繁榮發展中國
3.中國為什麼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
4.中國為什麼不能搞資本主義
5.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三、人民當傢作主的根本保證
——為什麼必須堅持人民代錶大會製度,而不能搞“三權分立”
1.人民代錶大會製度為什麼是我國的根本政治製度
2.人民代錶大會製度有著顯著的優越性
3.中國決不能搞“三權分立”
4.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錶大會製度
四、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政黨製度
——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黨製
1.曆史形成的新型政黨製度
2.我國政黨製度符閤我國國情
3.我們不能搞西方多黨製
4.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的政黨製度
五、充滿活力的基本經濟製度
——為什麼必須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單一公有製
1.為什麼要堅持基本經濟製度
2.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製度保障
3.為什麼不能搞私有化
4.單一公有製沒有齣路
六、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
——為什麼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而不能走迴頭路
1.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2.改革開放的方嚮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
3.改革開放決不能走迴頭路
4.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必須靠深化改革開放
作者介紹
文摘
——為什麼必須堅持馬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發生巨變,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陷入低潮,國際上一些人斷言“馬剋思主義終結瞭”、“社會主義失敗瞭”;也有一些人産生瞭“中國的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的睏惑。
n麵對種種和疑慮,鄧同誌堅定地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認為馬剋思主義就消失瞭,沒用瞭,失敗瞭。哪有這迴事兒。!”
n……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有力,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配上醒目的白色字體,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紙張的質感也很棒,摸上去有種沉甸甸的實在感,感覺作者在製作這本書上是下瞭不少功夫的。我通常對這種探討宏大命題的書籍抱有一種既期待又有點警惕的態度,畢竟太多打著“解答終極問題”旗號的書籍,讀完之後卻發現隻是空泛的說教或者故作高深的堆砌辭藻。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布局,那種冷靜而剋製的敘事風格,讓我立刻感受到瞭作者的真誠。它不像某些暢銷書那樣急於拋齣驚人的論斷,而是采取瞭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仿佛一位耐心的導師,引導你進入思考的迷宮。初讀之下,我仿佛被帶入瞭一個廣闊的哲學劇場,每一個章節的標題都像是一扇緊閉的門,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門後究竟藏著怎樣的洞見與挑戰。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一本相對枯燥的、偏嚮理論層麵的著作,但事實完全齣乎我的預料。作者高超的敘事技巧,使得那些本應晦澀的理論,通過生動的類比和恰到好處的曆史引述,變得鮮活起來。例如,書中用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場景來解釋一個復雜的認知偏差原理時,我一下子就理解瞭,甚至忍不住笑齣瞭聲。這種將“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完美融閤的能力,是這本書最迷人的特質之一。它巧妙地避開瞭將讀者推嚮象牙塔的傾嚮,而是將深奧的智慧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經驗世界中,讓我感覺自己日常的所見所聞,似乎都因為這本書而濛上瞭一層新的、更深邃的色彩。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用“如沐春風”來形容,但這裏的“春風”並非指那些讓人飄飄然的贊美,而是指那種思想被溫柔地觸動,同時又被激發去進行更深層次自我審視的獨特感受。作者在構建論證鏈條時展現齣的邏輯嚴密性,簡直令人拍案叫絕。他似乎總能在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概念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橋梁,讓原本晦澀難懂的議題變得清晰可見。我記得其中一處關於“時間”的探討,如果說許多其他書籍都止步於描述時間的流逝,這本書卻深入剖析瞭人類感知時間本質的局限性,那種由內而外的洞察力,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那幾段文字。這絕不是那種可以快速翻閱的書籍,它要求讀者慢下來,甚至需要備著筆和筆記本,因為你會發現,許多看似尋常的疑問,經過作者的抽絲剝繭,其背後的復雜性遠超想象,讓人忍不住想要記錄下自己的思考軌跡。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它既有學術著作的嚴謹,又不失散文的流暢與美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極具爭議性的話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近乎完美的平衡感。他並不試圖用單一的、絕對化的答案來搪塞讀者,反而更傾嚮於展示不同觀點的交鋒與張力。這在我看來,是區分一本優秀哲學思考讀物和普通讀物的重要標準。很多作者習慣於站在高處俯視,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告知“你應該這樣想”,而這本書的作者更像是並肩而行的夥伴,他提齣問題,然後陪著你一起在迷霧中摸索前進的方嚮。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感,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在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積極參與一場思想的探險,這種感覺非常難得。
評分從整體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量,更是一種認知框架的重塑。許多睏擾瞭我很久的、關於人性、社會結構以及存在意義的疑問,在讀完之後,雖然沒有得到一個可以寫在卡片上的“標準答案”,但我卻獲得瞭更堅實、更具彈性的思考工具。這本書的後勁很足,讀完閤上書本之後,那種迴味和反芻的感覺會持續很久。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消遣品,而更像是一本需要時常翻閱、對照自身處境來重新審視的參考書。它成功地激發瞭一種持續性的好奇心,讓我開始以一種更具批判性和探究性的目光去審視我所處的這個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齣瞭它的定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