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 9787503883019 中国林业出版社

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 9787503883019 中国林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毓安 著
图书标签:
  • 湿地
  • 湖北
  • 资源
  • 环境科学
  • 生态学
  • 生物多样性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RTDK
  • 精装
  • 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晓月草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83019
商品编码:2959705020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

定价:100.00元

作者:陈毓安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38830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陈毓安主编的《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一书是在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经系统整理完成,系统介绍了湖北湿地资源基本情况、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生物资源、湿地资源利用、湿地资源评价、湿地保护与管理等内容,书末还附有湖北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和重点调查湿地概况。

目录


总序前言章 基本情况 节 自然概况 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 地质地貌 3 土壤 4 气候 5 水文 6 动植物概况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1 人口和民族 2 经济发展与工农业生产情况第二章 湿地类型 节 湿地类型与面积 1 湿地概况 2 河流湿地 3 湖泊湿地 4 沼泽湿地 5 人工湿地 6 重点调查湿地 第二节 湿地特点及分布规律 1 湿地特点 2 湿地分布规律第三章 湿地生物资源 节 湿地植物和植被 1 湿地植物概况 2 湿地植被类型和分布 3 湿地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第二节 湿地动物资源 1 湿地野生动物种类和特点 2 湿地鸟类 3 鱼类 4 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第四章 湿地资源利用 节 湿地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利用现状 1 湿地资源 2 湿地利用方式及利用状况评价 3 存在问题与合理利用建议 第二节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 1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2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势 3 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措施第五章 湿地资源评价 节 湿地生态状况 1 气候变暖加剧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 围垦使部分自然湿地面积削减 3 工农业污染导致湿地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4 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第二节 湿地受威胁状况 1 过度利用使湿地生物资源总量及种类日益受到威胁 2 湿地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3 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降低了湿地的调蓄能力 4 江湖阻隔 5 有害生物入侵 第三节 湿地资源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 湿地资源变化情况 2 湿地生物资源变化情况 3 原因分析第六章 湿地保护与管理 节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 1 建立了多层次保护网络,湿地保护体系更趋完善 2 实施了生态保护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3 开展了科学监测,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实施了《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管理有法可依 5 出台了《湖北省人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了规划,湖北湿地保护有章可循 6 成立了省级湿地保护基金会,筹集社会资金支持湖北湿地保护事业 7 开展了宣传教育,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8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水平 9 开展了专项打击活动,遏制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 第二节 湿地保护管理建议 1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2 积极推进湿地地方立法,使我省湿地管理逐步从“千湖一法”到“一湖一法” 3 增强湿地保护意识,加快湿地生态文化建设 4 加强专项调查,全面提高湿地资源调查质量 5 完善湿地资源监测评估体系,科学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 6 完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7 科学规划,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8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适应湿地保护的发展需要附录1 湖北湿地调查区域植物名录附录2 湖北湿地调查区域动物名录附录3 湖北重点调查湿地概况参考文献附件 湖北省湿地资源调查参加人员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的具体内容。 --- 《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夏商至清代》 作者: 梁思成 逝世后整理与修订版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2539618 字数: 约 1500 页(含大量图录与测绘图) 装帧: 精装函套,全彩印刷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夏商至清代》是一部集学术严谨性、历史深度与工程美学于一体的里程碑式著作。本书以宏大的时间跨度,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数千年间建筑艺术与技术演变的主线脉络,不仅是建筑学专业研究的权威参考书,也是对中华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明的必备读物。 本书的作者,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卓越的田野调查能力,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考证,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梳理。全书内容跨越了从遥远的神话色彩浓厚的夏商时期,历经周、秦、汉的奠基与成熟,唐宋的鼎盛与风格确立,直至明清的制度化与精细化,勾勒出中国建筑文化独特的“文脉”与“基因”。 结构与核心内容 全书结构严谨,按照历史分期和建筑类型进行划分,确保了叙述的清晰与逻辑的连贯性: 第一编:早期建筑的起源与萌芽(夏商至春秋战国) 本篇深入探讨了中国建筑在史前和青铜时代的初始形态。重点分析了夯土技术的发展、早期木构架的雏形,以及礼制思想如何开始影响聚落布局和宫殿形制。通过对陶寺、良渚等遗址的分析,揭示了早期文明对建筑空间秩序的初步探索。 第二编:奠基与定型(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关键转折点。本编详述了大规模都城规划(如长安城)的宏伟蓝图,以及帝国制度对建筑标准化提出的要求。重点剖析了汉代高台建筑的营造技术、早期城墙防御体系的演变,并细致考察了佛教自印度传入后,中国本土化的进程,特别是塔、窟、寺庙建筑的本土化融合过程。 第三编:黄金时代——唐宋的辉煌(唐代至五代十国)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本书用大量篇幅探讨了唐代“法式”的严谨与气魄,对《营造法式》进行了解读,并详细分析了佛光寺、南禅寺等现存实例,展现了唐代建筑雄健、简洁的时代风貌。宋代的建筑则体现出向精巧、重装饰的过渡,重点关注了园林建筑的兴起和城市商业街坊的布局变化。 第四编:集大成与程式化(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建筑技术与等级制度的集大成时期。本篇详尽论述了官式建筑的规范化,特别是《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实施对全国建筑的影响。对紫禁城、皇家园林(如颐和园的早期形态)的布局理念、木作、彩画、琉璃等装饰工艺的成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本书也关注了这一时期地方性民居(如徽派、晋派)的地域特色与适应性发展。 突出的特色与贡献 1. 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资料: 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详尽的测绘图、手绘线描图和实地照片。这些图纸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更是直观理解古代建筑结构体系(如斗栱、梁架、台基)的绝佳载体。 2. 理论体系的构建: 作者首次尝试将西方建筑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传统“匠人精神”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构造与审美理论体系,打破了以往仅凭文献记录或零散实例研究的局限。 3. 对“礼制”与“秩序”的探讨: 书中反复强调,中国古代建筑并非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礼制”的物化体现。通过对宫殿、坛庙、陵墓形制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建筑如何服务于皇权、宗法与社会等级制度的构建。 4. 修复理念的奠基: 本书的编撰过程,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探索。它为后世的古建筑保护、测绘与修复工作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规范与理论指导。 《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夏商至清代》不仅是一部关于“如何建造”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思考”的史学巨著。它引导读者穿透时间的迷雾,触摸到那些矗立千年的梁柱之间,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对宇宙、自然与秩序的深刻理解。阅读本书,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一次系统性、沉浸式的学习与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眼看到《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湖北,这个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省份,其丰富的水系孕育了无数珍贵的湿地。我一直对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特别感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独特生态特征的知识。这本书的副标题“湖北卷”更是直接点明了其地域焦点,这让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了解湖北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湿地类型、分布情况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生物多样性。精装版的字样也暗示了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呈现形式的考究,让我对它的专业度和收藏价值有了更高的预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湖北湿地的风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描绘,更希望能够感受到其中生命的脉动,了解它们对当地乃至整个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评分

一直以来,湿地在我心中都是一片神秘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它们是鸟类的天堂,是鱼类的摇篮,也是无数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湖北,坐拥长江中下游的地理优势,湿地资源想必是极为丰富的。《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这本书名,让我对其中可能涵盖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猜想,书中定然会对湖北境内的主要湿地类型进行详细的介绍,比如湖泊、沼泽、河流、洪泛区等等。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到这些湿地中孕育了怎样的生命。是迁徙的候鸟在此驻足,繁衍生息?是珍稀的两栖爬行动物在这里找到了最后的避风港?还是各种水生植物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勾勒出湿地的轮廓?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信息的汇编,更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见湖北湿地生态系统的精妙与复杂,感受其作为地球之肾的重要作用。

评分

最近,我对于环境保护这个话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关于湿地保护的议题。在我看来,湿地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当我在书店看到《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直觉地认为,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系统和专业的方式,呈现湖北地区湿地资源的现状。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湿地案例,比如某个湖泊湿地的形成历史,或者某个沼泽湿地的生态修复过程。同时,我也希望了解这些湿地资源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水资源调控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这本书的精装版本,也让我觉得它一定是一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或许能为我提供一些关于湿地保护的深刻见解和启示,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湿地保护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评分

“湿地”,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诗意与生机。湖北,一个被水环绕的省份,其湿地资源的丰富程度可想而知。《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这个书名,勾起了我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书中会用详实的图文,描绘出湖北那些令人惊叹的湿地景观,可能是广阔的湖泊,可能是蜿蜒的河流,也可能是神秘的沼泽。我特别想知道,这些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孕育了多少种类的动植物?那些在湿地中栖息的生灵,它们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的参考书,更像是一份关于生命探索的地图,指引我走进湖北那片充满活力的湿地世界,去感受那里的万物生长,去倾听那里的生命低语。

评分

当我看到《RTDK 中国湿地资源(湖北卷)(精)》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立刻想到了关于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湖北,作为中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域,其湿地资源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我猜测这本书会是一部非常专业和权威的著作,可能会详细介绍湖北地区不同类型的湿地,比如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滨海湿地(如果湖北有的话)。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这些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所承载的生物种群的信息。了解到这些信息,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湿地在整个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关注湿地研究的学者、学生以及环保人士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