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13歲前,父母要為男孩做的100件事
定價:35.00元
作者:呂雲龍著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0542352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數男孩都會成為非凡的人纔。13歲前的男孩,具備極強的可塑性。男孩一生的性格基調和成長基礎,就在這一階段由父母一手奠定。本書用*通俗的語言,指導父母用*契閤男孩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的方式教育男孩。
內容提要
孩子的成長定型期是在13歲之前。在這段黃金時間裏,父母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毫不誇張地說,養育男孩是一項繁重的係統工程,對於父母來說是一項奠大的挑戰。本書的特彆之處在於,作者把傢庭教育理論的精華濃縮成100件事,告訴父母需要做到:
瞭解男孩的天賦和優勢;
創造*男孩成長的環境;
掌握養育男孩的獨特方法;
13歲前。父母的態度和引導,將積極塑造或改變孩子的一生!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我最初對這類育兒指南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市麵上太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泛之談。然而,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到驚喜的地方在於它的“落地性”。它沒有沉溺於宏大的哲學思辨,而是將目光聚焦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影響深遠的瞬間。比如,關於如何培養男孩的責任感,書中提供的那些小任務,都不是那種需要花費大把金錢或時間去完成的“大工程”,而是融入到洗碗、整理房間、照顧寵物這些瑣碎日常中的小切口。我嘗試著采納瞭其中幾條關於“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議,一開始心裏確實是七上八下的,總想插手,但看著孩子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最後找到解決辦法時臉上露齣的那種成就感,那種喜悅是任何物質奬勵都替代不瞭的。這種由內而外的自信和能力培養,纔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它教會我的不是“怎麼做”,而是“如何退後一步,讓孩子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抓人眼球,那種帶著點復古又透著股溫暖的色調,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那些關於童年和傢庭的溫馨畫麵。我記得當時在書店裏一眼就被它吸引瞭,它不像很多育兒書那樣堆砌著生硬的理論,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長輩,在你耳邊娓娓道來一些關於如何與自傢那小男子漢相處的智慧。特彆是書名裏那個“100件事”的設定,簡潔明瞭,給人一種清晰的路綫圖感覺,仿佛隻要照著做,就能穩穩當當地引導孩子度過這個至關重要的成長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序言中流露齣的那種真誠,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而是那種“我也是摸爬滾打過來的”的同理心。翻開內頁,排版也做得相當舒服,字體大小適中,關鍵是那些小小的插圖,雖然簡單,卻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文字的意境,讓人在閱讀時,不至於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吸收那些實實在在的建議。這種對閱讀體驗的細緻考量,讓人覺得作者真的用心瞭,不僅僅是想完成一本“任務書”,更是想陪伴傢長們走過一段難忘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像一股清流,完全沒有那種嚴肅教材的架子。作者的敘述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幽默感,讀起來一點負擔都沒有,甚至常常會因為某些場景描述而會心一笑。比如,書中提到如何引導男孩處理“友誼中的小摩擦”時,用的那個比喻簡直太形象瞭——仿佛在觀察兩個小小的探險傢如何在資源有限的島嶼上建立聯盟與爭奪。這種生動的比喻,讓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感覺,與其說是在學習育兒技巧,不如說是在進行一次與作者的“午後茶敘”,她不僅分享瞭方法論,更分享瞭她在實踐中遇到的那些“翻車”經曆和最終領悟到的真諦。正是這些真實的“不完美”,讓這本書顯得無比可靠和親切,讓人願意把它放在床頭,隨時翻閱,而不是束之高閣。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過去的一些固有觀念受到瞭潛移默化的衝擊。我們總習慣於用成年人的邏輯去衡量孩子的世界,認為“這很簡單”“你應該學會瞭”。但這本書像一盞溫和的燈,照亮瞭男孩在特定年齡段(尤其是青春期前夕)特有的心理發展軌跡和情緒波動規律。它不迴避那些讓父母頭疼的“叛逆期前兆”,而是提供瞭一套基於理解和尊重的溝通框架。我尤其喜歡它對“情緒管理”那一章節的處理方式,沒有簡單地要求“不許哭”或“要堅強”,而是教導父母如何識彆男孩在憤怒或沮喪背後的真實需求,並引導他們用更健康的語言來錶達內心的風暴。這種引導式的教育,遠比生硬的命令更具持久效力,它在建立親子間深厚信任的基礎上,為孩子未來進入更復雜的社會關係打下瞭堅實的情感基礎。
評分從結構布局來看,這本書的編排也是頗具匠心的。它不是簡單地羅列100條建議,而是似乎按照一條隱形的成長脈絡進行瞭組織。前期的章節更側重於基礎習慣的養成和安全感的建立,隨著閱讀深入,內容逐漸過渡到對獨立思考能力、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價值觀塑造的探討。這種循序漸進的安排,讓傢長可以根據孩子當前所處的具體發展階段,有針對性地去關注和實踐。我個人特彆受益於它對“失敗教育”的強調。過去我太害怕孩子失敗,總是替他們鋪平道路,但這本書明確指齣,那些充滿荊棘的嘗試,纔是塑造男孩堅韌品格的熔爐。它提供的視角是長遠的,它讓我們明白,現在多讓他們吃點“苦頭”(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是為瞭讓他們未來能走得更遠、更穩健,少一些玻璃心,多一些鈍感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