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于浣君

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于浣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浣君 著
图书标签:
  • 折纸
  • 亲子
  • 手工
  • 儿童
  • 益智
  • 怀旧
  • 童年
  • 家庭教育
  • 动手能力
  • 休闲娱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4410
商品编码:2957852273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

定价:32.00元

售价:24.3元,便宜7.7元,折扣75

作者:于浣君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591044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训练小孩智力和专注力的*游戏完整折法图解,简单易学,一看就会结合各种应用和小游戏,折纸原来又好玩又好用跨越时空的亲子活动,大人小孩都可以找到乐趣附有与主题相关的小知识,边折边学,兴趣加倍

内容提要


相信每位家长小时候都玩过折纸,如果可以把自己童年玩的折纸传授给子女,亦是一种童年回忆的传承。在电子化的年代,很多儿童从小便接触电子产品,以致专注力下降,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教他们折纸,训练专注力及手眼协调,从小启发他们的创作潜力。本书分为五章,包括折纸的基本知识;男孩篇;女孩篇;节日篇;故事篇。有别于一般手工书只重点教授款式和步骤,本书除了介绍每款折纸的做法和玩法外,还设置了与该主题相关的小知识,以折纸讲故事、玩游戏的新颖板块,避免了一般折纸书单一地Step by step的死板感觉,将亲子互动和传承感结合,使孩子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目录


章 折纸的基本知识

基础技巧介绍 8

折纸的材料及工具 12

小朋友学折纸的好处 16

第二章 男孩篇——折出小玩意儿

纸飞机 20

折纸这样玩 亲子飞行大赛 26

折出小变化 飞机书签 27

会跳的青蛙 28

折纸这样玩 青蛙跳 31

折出小变化 惊喜盒子 32

纸炮仗 34

折纸这样玩 放纸炮仗 37

东南西北 38

折纸这样玩 东南西北,看看谁要…… 40

折出小变化 糖果篮 41

旋转纸陀螺 42

折出小变化 旋转陀螺 44

折出小变化 杯垫 44

折出小变化 空中旋转陀螺 45

飞镖 46

折纸这样玩 亲子比赛 48

折出小变化 贺卡装饰 49

小纸船 50

折纸这样玩 陆上赛船 54

折出小变化 立体相框装饰 55

第三章 女孩篇——折出装饰品

爱心 58

折出小变化 花花贺卡 62

幸运星 64

折出小变化 幸运瓶 66

纸花 68

百合花 68

康乃馨 72

樱花 74

折出小变化 花束 76

愿望纸鹤 78

折出小变化 风铃挂饰 81

衣服 84

折出小变化 卡片座和筷子架 86

裙子 88

折出小变化 立体卡 90

蝴蝶结 92

折出小变化 立体画 94

第四章 节日篇——折出好气氛

复活节:复活蛋篮子 98

折出小变化 收纳盒 103

母亲节:爱心手袋 104

折出小变化 花篮 106

父亲节:西装 108

折出小变化 父亲节贺卡 111

中秋节:灯笼 112

折出小变化 灯笼挂饰 114

圣诞节:圣诞老人 116

折出小变化 圣诞树挂饰 119

端午节:粽子 120

折出小变化 粽子挂饰 123

第五章 故事篇——折出亲子时光

青蛙王子的跳远大赛 126

折纸这样玩 青蛙跳远比赛 128

小鸡凡凡的成长故事 130

折纸这样玩 你的本故事书 133

小明的足球比赛 136

折纸这样玩 手指足球赛 140

外星人入侵地球 142

折纸这样玩 东南西北温功课 144

作者介绍


是香港本手作杂志《手创》创办人,接触各类手工艺十余年,尤精于风靡欧美的手工艺Scrapbooking(纸艺拼贴),是本地首批从事Scrapbooking创作的艺术人之一,创作风格以多元实用为主,强调作品的独特性及功能性。曾被多间媒体访问报导,包括TVB、新城电台、TVB周刊、明报周刊、亲子王、文汇报等。2015年举办个人作品展:《纸缘》;同年5月出版首本个人著作《机关贺卡DIY》。

文摘









序言



书籍简介:穿越时空的创意之旅 一、 历史的沉淀与艺术的复兴 本书深入探讨了世界各地折纸艺术的演变历程,从其在古代文明中的起源,到中世纪宗教仪式的应用,再到近现代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和教育工具的崛起。我们将追溯日本“折纸”(Origami)概念的确立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路径,重点分析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地具有地方特色的折纸传统,例如意大利的“carta pesta”和德国的“Origami-Faltkunst”。 内容侧重: 1. 起源与早期文献考证: 分析现存最早的折纸相关文字和图像记录,辨析折纸与礼仪用纸、宗教装饰之间的关系。 2. 地域风格差异: 详细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折纸主题、材料和技法的独特性。例如,分析西班牙传统剪纸(Papirotècnia)与纯折叠艺术的交叉点。 3. 现代折纸的奠基人: 详述二十世纪以来,以吉布斯·富莱彻(Gips Fletcher)和罗伯特·J·兰德尔(Robert J. Randall)等关键人物为代表的折纸大师,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折叠理论,推动折纸从手工艺向复杂艺术形态的飞跃。本书将详尽解析他们对基础模组(Modular Units)和复杂几何形态(Complex Tessellations)的开创性贡献。 --- 二、 结构美学与数学原理的交融 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手工指南,致力于揭示折纸艺术背后隐藏的严谨数学结构和工程学原理。我们聚焦于折纸如何成为一种强大的可视化工具,用于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和材料科学难题。 核心章节包括: 1. 基础理论:折痕图谱与向量分析: 详细介绍川崎定理(Kawasaki’s Theorem)和龟井定理(Kusama’s Theorem)在确定可折叠性中的作用,并用图形学的方式展示如何构建稳定的基础折痕图案(Crease Patterns)。 2. 平铺与自相似性(Tessellations): 深入探讨艾瑞克·吉尔(Eric Gjerde)等人对平面折纸镶嵌技术的研究,分析如何利用周期性对称性创造出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书中将包含对“折痕工程学”(Crease Engineering)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通过精确计算应力分布来实现三维结构的自我支撑。 3. 应用科学案例: 介绍折纸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NASA对太阳能帆板的部署研究(Miura-ori 机构)、微型机器人的折叠驱动系统,以及生物医学领域中对可植入设备的几何优化。本书将用清晰的图解说明折叠如何实现材料的轻量化与高强度并存。 --- 三、 创新材料与当代折纸艺术探索 本部分关注当代折纸艺术家如何挑战传统纸张的局限性,探索新材料、新技术与折纸美学的结合,开创出全新的艺术表达维度。 主要内容板块: 1. 非传统材料的实践: 探讨使用金属箔(如钛、铝)、塑料薄膜、布料甚至有机材料进行折叠创作的可能性与挑战。重点分析不同材料的拉伸性、记忆性对最终形态的影响。 2. 数控与参数化设计: 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结合参数化建模技术,预先设计出超出人手精确控制的复杂折痕模式,并通过激光切割或3D打印辅助完成初始折痕,随后再进行手工塑形。 3. 动态折纸与时间艺术: 探讨能随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自动改变形态的“智能”折纸(Smart Origami)的初步研究,以及艺术家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折纸作品融入光影互动装置中,赋予作品时间维度上的变化。 --- 四、 教学法与认知心理学视阈下的折纸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折纸视为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探讨其在教育、康复和思维训练中的独特价值。 聚焦领域: 1. 空间推理能力培养: 引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折纸活动如何有效地训练个体的三维空间想象力、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序列理解能力。书中将对比不同年龄段学习折纸对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 2. 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介绍折纸疗法(Origami Therapy)在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展沟通技巧、精细动作和专注力方面的案例研究,以及它在老年人认知功能维持中的辅助作用。 3. 跨学科课程设计: 提供一套将折纸原理融入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完整教学模块设计,展示如何利用折纸来直观解释代数、几何、拓扑学等抽象概念,实现寓教于乐的深度学习体验。 本书旨在为折纸爱好者、艺术家、数学家、工程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参考,揭示这种古老技艺在现代世界中的无限潜力与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瞬间就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从小就喜欢手工,折纸更是我的最爱。那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书本上、报纸上找到折纸的教程,然后自己动手尝试。我还记得,我曾经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就为了折出一只完美的纸鹤。而这本书名中“与爸妈一起玩”这几个字,更是让我感动。我父母虽然不一定精通折纸,但他们总是会鼓励我,陪伴我,甚至和我一起尝试。那种温馨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折纸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看看里面有哪些熟悉的折纸作品,也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再次和我的父母一起,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评分

我是一名80后,童年时代,折纸是我最迷恋的玩具之一。那时,一块张白纸就能变幻出各种奇妙的造型,小到一架纸飞机,大到一座纸房子,都让我欣喜若狂。这本书的名字《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简直击中了我的心窝。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总是缠着父母,让他们教我折纸。爸爸总是能耐心地教我,而妈妈则会为我折出的小作品赞不绝口。那些日子,虽然物质并不富裕,但因为有父母的陪伴,折纸的时光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本书的出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熟悉的画面,听到了父母温柔的声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重温那些经典的折纸作品,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再次和我的父母一起,重温那段美好的亲子时光。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折纸教程,更是一本记录亲情的书,一本唤醒美好回忆的书。

评分

哇!看到这本书名《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的时候,就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电子产品,但折纸绝对是童年里不可或缺的乐趣之一。那时候,一块平平无奇的纸,在灵巧的手中就能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一艘可以在“水里”航行的帆船,还有那些永远也折不腻的千纸鹤。这本书的名字精准地抓住了那种怀旧的情感,而且特别强调了“与爸妈一起玩”,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小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窝在沙发上,围着一张小桌子,认真地学着一本旧旧的折纸书,不时发出惊叹和笑声的画面。那种感觉,不仅仅是学会了怎么折出东西,更是亲子之间无声的交流和共享的美好时光。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们折纸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童年最纯粹的记忆,以及对家人的那份深深的眷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里会带我们重温哪些经典的折纸作品了,是那时候我们最爱折的飞机,还是代表友谊的星星?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重新拿起纸,笨拙但充满快乐地尝试着,将这份童年的美好重新拾起。

评分

看到《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了无数关于童年的画面。我从小就对手工制作情有独钟,尤其是折纸,简直是我的童年“标配”。那时候,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就能在我手里变成小船、小鸟、小动物,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数色彩。而“与爸妈一起玩”这几个字,更是让我心头一暖。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拉着父母的手,让他们教我折纸。他们也许不一定多么专业,但那种耐心和陪伴,以及他们因为我折出的作品而露出的笑容,是我童年里最宝贵的回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折纸的指南,更像是一本承载着亲情和回忆的宝藏。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我重温那些经典的折纸作品,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再次和我的父母一起,创造更多属于我们的“折纸时光”。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作为一个80后,我的童年时期,折纸绝对是课间休息、午后时光甚至雨天最棒的消遣方式。那时候,哪里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彩纸,一张从报纸、杂志上撕下来的白纸,甚至作业本的背面,都能成为我们发挥创造力的画布。我还记得,为了折出一只更逼真的小狗,可以反复拆了又折,直到满意为止。这本书的名字《折出童乐:与爸妈一起玩那些年的折纸》让我瞬间穿越回了那个简单却快乐的年代。尤其“与爸妈一起玩”这一点,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的父母也许不擅长复杂的工艺,但他们会耐心地陪我一起研究折纸步骤,他们或许会把折好的纸飞机当作“道具”陪我玩耍,他们的参与让那些简单的纸片充满了无尽的爱意和温暖。我一直觉得,童年最宝贵的就是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时光,而折纸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让我们重温那些经典的折纸作品,更会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以及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