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懂礼仪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中国父母家教)
定价:32.00元
作者:小吴妈妈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99017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现在的家长似乎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吃饱穿暖,对孩子的道德礼仪等普遍缺乏教育。甚至,还有极个别的家长认为,孩子就是要在外面凶一点,太过彬彬有礼的话要被别人欺负。其实,家长是孩子*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示范的作用。所以,家长在重视孩子学业家教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德育家教。2.文明的语言、仪表和行为,就如同一封介绍信,能把自己的身份介绍给别人。父母如果不想“委屈”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让父母委屈。让孩子学会做现代文明人,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3.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礼仪修养,能使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使自己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得到他人的尊敬,从而使人际关系更为融洽,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4.礼貌待人是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个人修养的显现。一个有礼貌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别人认可、接受,既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也会使自己变得十分愉快。如果缺少了礼貌,一个人会被别人视为缺乏修养而受到排斥,甚至惹出不愉快的事情来。
内容提要
礼仪作为一种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人文精神,作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既需要的文化底蕴的支撑,也需要日积月累的养成,才会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给予他良好的环境以及正确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且,年幼的孩子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也更有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希望本书能成为你家教子征程的起点。相信只要您跟着本书中所讲的教养方法去做,在不久的将来,您的孩子会成为受人欢迎的小淑女、小绅士!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 href='#'>目录
礼仪教育从“心”开始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003
学会宽容,孩子生活更快乐008
培养孩子讲诚信的良好品质012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016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021
节约也是一种礼仪026
家庭礼仪要讲究
亲人之间也要互相关心、讲礼节031
用餐好习惯从幼儿做起035
家庭餐桌礼仪040
中餐西餐大不同046
管理个人物品054
接打电话有礼貌060
学校生活有纪律
幼儿园要学的礼仪067
学生要学的礼仪071
当孩子出现校园社交问题时如何处理082
培养孩子的体育比赛精神090
与人相处礼仪多
个人仪容很重要099
谈吐文雅幽默更会受欢迎109
做客待客有礼貌125
生日派队礼仪多132
媒介礼仪要注意138
公共场所讲文明
文明出行更安全145
出游礼节要知晓152
商场购物守秩序161
外出用餐要文明164
做个文明的小观众173
公共场所的其他礼仪细节182
特殊场合礼仪不可少186
附录
日常礼貌用语199
儿童年龄与相应行为能力对照表200
不同年龄礼仪教育基础203
不同年龄礼仪教育要点206
作者介绍
小吴妈妈,喜好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出版作品十余部。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教育工作,贴近儿童生活,深谙儿童心理,并有独到见解。曾多次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育儿讲座,深受广大年轻父母的喜爱。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对“尊重个体差异”的深刻理解。它清楚地说明了,礼仪不是用来压制孩子个性的工具,而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同时保护自己不被误解的润滑剂。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如何与长辈沟通时,会特别提到要观察对方的接受度,如果对方似乎对某些话题不感兴趣,要懂得优雅地转移话题。这已经超越了基础礼仪的范畴,上升到了“情商管理”的高度。它教导的不是盲从,而是“智慧地变通”。很多时候,父母教孩子礼仪,是希望孩子在外部世界能更顺利,但这本书教会我,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内心建立起一种“被尊重感”和“给予尊重”的自信。有了这种内在的力量,外在的规范自然会水到渠成。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教育视角,让人读完后感到豁然开朗,对家庭教育的方向也更加确定了。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人,我对育儿书的要求是,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核心的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避免了冗长的人生哲理说教,而是用非常精炼的语言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比如在处理“冲突与道歉”这一章,作者强调了“及时性”和“真诚性”的重要性,指出一个敷衍的“对不起”比不道歉更有害。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以前总是在孩子发脾气后,等到他冷静了很久才要求他道歉,反而让道歉变得像一个被强加的任务。读完这本书后,我调整了策略,尝试在孩子情绪刚平复一点时,引导他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并立即表达歉意。这种即时反馈的效果,让孩子对“负责任”这个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可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规则,而是一套高效的沟通和情绪管理框架,对于现代快节奏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柔和的色调和温馨的插画,让人一看就觉得是那种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阅读的好书。我是在给孩子挑选暑假读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本来也没抱太大期望,但翻开目录后,就被它清晰的逻辑和涵盖的方面给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空泛地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入手,比如进出门的礼仪、餐桌上的规矩,甚至是如何得体地打断别人说话。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事方式,她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分享她的育儿心得。读起来非常舒服,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通过生动的小故事呈现出来,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故事里找到共鸣。我试着挑选了其中几个小节,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我平时苦口婆心讲不听的道理,孩子在故事的代入感下,一下子就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比单纯的“你要这么做”有效多了。整体感觉,这本书是那种可以放在床头,随时翻阅,每次都能找到新感悟的实用工具书,绝对值得一读。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反思,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孩子们接触到的诱惑和干扰太多了,专注力和耐心都在下降。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慢下来”的契机。我不是为了让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成为最“乖”的那一个,而是希望他能建立起一套稳定的、能应对各种复杂人际场合的内心秩序。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礼仪的种类来划分,而是以“场景驱动”为主线,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图书馆里”、“收到礼物时”。这种方式非常贴合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每次读完一个场景,我都会立刻带着孩子去实践,比如坐电梯时,我们约定好谁先进去,谁来按楼层,并且轻声交谈。这种“即学即用”的模式,让礼仪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实践性是很多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它让教育真正落了地,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评分说实话,我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主要是因为我发现现在很多所谓的“礼仪教育”都显得过于僵化和刻板,似乎把礼貌变成了一种负担,一套死记硬背的规范。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在教导孩子如何去“共情”和“尊重”,礼仪只是这种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作者在谈论“待客之道”那一部分时,我深有感触。她没有强调一定要准备多么丰盛的食物或者多么昂贵的礼物,而是聚焦于主人和客人之间情感的流动,比如如何关注对方的感受,如何适时递上一杯水,如何让对方感到放松和被接纳。这种细腻的观察力,才是真正高质量的社交能力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内心丰盈、懂得体谅他人的个体,而不是一个只会套用固定流程的“礼仪机器”。这本书显然抓住了这个精髓。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它似乎在告诉我,培养一个懂礼的孩子,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需要耐心、细致,并且注重内在结构的平衡,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