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据通信原理(第4版)
定价:45.0元
作者:毛京丽,董跃武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3543564
字数:548000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接着分析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几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和ATM交换)及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继而介绍了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DDN)和ATM网的基本构成及应用,论述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和下一代网络(NGN)。后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局域网、宽带IP城域网、路由器与Inter的路由选择协议等。全书共有7章: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的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交换,第5章数据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第6章数据通信网,第7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和习题。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给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挺简洁大方,一看就是那种学术范儿十足的教科书。我之前对数据通信这个领域了解不多,感觉挺高深的,但翻开这本书后,发现它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作者似乎很清楚初学者的困惑点,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复杂的原理。比如,在讲解信号的表示和变换时,用了很多直观的图示和类比,让我这个“小白”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思想。特别是关于信道特性的那一章,分析得极其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不同的传输介质会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严谨又不失温度的写作风格,不会为了追求深度而牺牲清晰度,这一点在很多专业书籍中是很难得的。读完第一部分,我对整个数据通信的框架有了个大致的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作为入门或者需要复习基础的读者,这本书无疑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伙伴。
评分我是一个在职工程师,平时工作接触的都是应用层的东西,对底层原理了解得比较零散。这次想系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朋友推荐了这本。说实话,一开始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偏理论,毕竟我们更关注实际应用。但是,这本书的侧重点把握得相当到位。它没有陷入纯粹的数学推导泥潭,而是将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在讨论多址接入技术时,作者不仅解释了原理想象中的完美模型,还穿插了当前主流系统(比如LTE或5G的一些基础概念的影子)是如何克服实际信道限制的。这种“理论+实际案例”的写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兴趣。我发现,很多以前工作中遇到似懂非懂的现象,在书中找到了清晰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复杂的编码和调制方案,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清晰的链路预算和性能权衡的分析。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手把手教你搭建一个稳健的通信系统,而不是冷冰冰的公式堆砌。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这一点我必须重点表扬。很多教材的习题要么太简单,要么就是照搬书本例题换个数字,学了也记不住什么。但这本教材的习题,每一道都像是精心设计的小挑战。它们不仅仅是让你重复计算,更是引导你去思考原理的边界条件和潜在的应用场景。我记得有一道关于噪声对系统容量影响的题,它要求结合不同的调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我花了整整一下午才理清头绪,但一旦算通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也体现了作者对学习路径的深刻理解,内容衔接得非常自然,很少出现“跳跃式”的知识点过渡。如果你是准备考研或者从事相关研发工作,我强烈建议你把书后的习题全部啃下来,这比你盲目刷大量模拟题要有效得多。扎实的练习是检验理解深度的唯一标准,而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检验平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在众多教材中算是上乘之作了。对于技术书籍来说,清晰的图表和准确的符号至关重要,稍有马虎就可能导致阅读障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那些涉及到频谱分析、时域和频域转换的图示,线条清晰,标注明确,即便是复杂的傅里叶变换的波形变化,也能一目了然。纸张的选用也比较厚实,不像有些书那样容易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我个人比较注重学习工具的“手感”,一本好的教材能让人愿意去翻阅和标记。这本书的开本适中,便于携带和在图书馆或办公室阅读。虽然内容本身很硬核,但良好的物理载体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心理门槛。在我看来,细节决定成败,出版方在这本书的制作上投入了足够的心思,这一点值得称赞。
评分我是一个对通信历史和发展趋势非常感兴趣的人。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阐述完核心原理之后,对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虽然篇幅不多,但视角非常独特。例如,在谈到未来网络架构时,它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点对点通信模型,而是巧妙地引入了网络编码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一些基础概念,让我们意识到数据通信的原理是活的,它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种前瞻性的视野,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本纯粹的基础教材。它鼓励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以及“未来会走向何方?”。这种思考的引导,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希望将基础知识与行业未来发展联系起来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它不仅教你如何“造”通信系统,更教你如何“思考”通信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