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中残局实战攻杀法
定价:51.00元
作者:黄少龙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96306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中局篇
章 正面攻杀
局 柳大华胜李来群
第2局 张晓平负邓颂宏
第3局 于幼华胜钱洪发
第4局 许银川胜张强
第5局 胡荣华胜臧如意
第6局 吕钦胜傅光明
第7局 王嘉良负胡荣华
第8局 许银川负胡荣华
第9局 陈孝堃负傅光明
0局 胡荣华胜苏耿振
1局 李义庭胜杨官鳞
2局 王鑫海负王贵福
3局 李来群胜蒋志梁
4局 王嘉良负杨官璘
5局 胡荣华胜蒋志梁
6局 柳大华胜梁文斌
7局 陈信安胜王荣塔
第二章 侧翼攻杀
8局 卜凤波胜王嘉良
9局 陈孝堃胜王嘉良
第20局 胡荣华胜王嘉良
第21局 惠颂祥负胡荣华
第22局 杨官璘胜胡荣华
第23局 胡荣华胜于幼华
第24局 李来群胜罗忠才
第25局 李艾东负钱洪发
第26局 孟立国胜朱学增
第27局 蒋全胜胜冯明光
第28局 柳大华负胡荣华
第29局 赵庆阁负刘殿中
第30局 蔡福如胜黄志辉
第31局 胡荣华胜徐天利
第32局 童本平负张影富
第33局 许波胜杨官磷
第34局 于幼华胜柳大华
第三章 左右夹击
第35局 柳大华胜马迎选
第36局 吕钦胜胡远茂
第37局 赵国荣胜张惠民
第38局 庄玉腾负陶汉明
第39局 郭长顺胜赵国荣
第40局 李来群胜蒋志梁
第41局 陶汉明胜陆玉江
第42局 于幼华胜马迎选
第43局 丁晓峰负胡荣华
第44局 胡荣华胜杨官鳞
第45局 郭长顺负陶汉明
第46局 钱洪发负孟昭忠
第47局 柳大华胜郑兴年
第48局 胡荣华负李来群
第49局 赵国荣负柳大华
第四章 环形攻杀
第50局 陈孝堃胜吕钦
第51局 傅光明胜胡荣华
第五章 弃车攻杀
第六章 三子联攻
第七章 破象攻杀
第八章 破士攻杀
第九章 攻窝心马
残局篇
章 马兵、炮兵类
第二章 马炮兵、双炮兵、双马兵类
第三章 双马炮兵类
第四章 双炮马兵类
第五章 双炮双马兵类
第六章 车兵类
第七章 车马兵类
第八章 车炮兵类
第九章 双车兵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有点老派,但那种朴实无华的感觉反而让我觉得内容会很实在。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略微泛黄的纸张吸引了,仿佛带着一股时间的沉淀感。这本书的装帧很坚固,一看就是能经受得住反复翻阅的磨损。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严谨性,每一部分都像是精心铺设的棋局,逻辑性极强。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具体的技术细节中去,但光是目录的梳理,就能看出作者在组织材料上的用心良苦。特别是那些对经典对局的引用,虽然我暂时还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精妙,但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已经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能想象,这本书绝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速成指南”,更像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沉浸其中,细细品味的教科书。它传递出的信息是:想要精通,就得下苦功夫,而这本书,就是你最好的“苦工伴侣”。它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对中国象棋这门古老艺术的敬畏之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直观感受是,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赢”的技巧集合,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思考”的哲学著作。作者在引言部分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调,阐述了残局在整个棋局中的决定性地位,那种对“寸土必争”的深刻理解,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我个人对那些只会讲招式的书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棋局瞬息万变,生搬硬套的招式往往在实战中会水土不服。但这本书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更侧重于构建一套完整的残局思维框架。比如,它在讲解特定兵种组合的优劣势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分析每一步的潜在变着和心理博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个希望长期进步的棋手来说,是无价之宝。我甚至感觉,读完这本书,不仅棋力会有提升,就连处理日常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耐心和条理性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这种跨领域的思维渗透,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说实话,初看有点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它没有太多花哨的图示或彩色的插图来分散注意力。全黑白,密密麻麻的棋谱符号,对于入门者来说,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消化。但是,当我真正开始尝试去跟随作者的思路走一遍棋局时,我发现了这种“极简主义”背后的巨大优势。没有多余的干扰,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棋子的位置变化和逻辑推演上。作者对于复杂局面的拆解,简直像外科手术一样精确。他总能找到那个最关键的“转折点”,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为什么在这个点上必须走某一步,而其他看似合理的走法都会导致满盘皆输。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掌控,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功底。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看起来轻松,而在于它要求你投入心力,而你投入的每一分精力,都会得到成倍的回报。它更像是给一个有一定基础的棋手量身定做的“进阶秘籍”。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对“心理战”在残局中的强调。很多关于象棋的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计算和技术上,而常常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然而,在双方力量均势,技术差距不大的残局阶段,心理因素往往成为胜负手的关键。作者在这方面的内容探讨得非常深入,他分析了如何在优势局中避免因急躁而失误,如何在劣势局中制造混乱,迫使对手犯错。他甚至提到了在特定时间压力下,对手可能的思考路径和倾向性选择。这让我对“实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棋盘上的计算,更是对对手弱点的精准打击。我尝试着在几次网络对弈中应用书中提及的几种“示弱”或“佯攻”的残局策略,效果出奇地好,对手明显被带入了我的节奏。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走棋,更是在教你如何“驾驭”你的对手。这种对实战心理学的洞察,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的显著特点。
评分从装帧的耐用度和内容的深度来看,这本书完全称得上是一次物超所值的投资。我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在将来看完第一遍后,我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关键的变例旁做标记,以备将来复习之需。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似乎也考虑到了读者的学习曲线,从基础的单车残局,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车炮、双车等高难度组合。最让我感到踏实的是,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复杂套路时,都会回溯到最原始的原则,比如“限制对方出路”、“争取先行”等,确保读者不会在复杂的推演中迷失方向。对于我这种喜欢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回归基础的逻辑闭环,是最好的学习路径。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长期陪伴你的“棋艺导师”,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悟和发现。它需要耐心,但回报是实实在在的棋力提升和对残局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