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09631225 陈式太极拳基础功法训练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 冯振旗

9787509631225 陈式太极拳基础功法训练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 冯振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振旗 著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陈式太极
  • 武术
  • 传统武术
  • 养生
  • 健身
  • 运动
  • 基础功法
  • 冯振旗
  • 经济管理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1225
商品编码:295620280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陈式太极拳基础功法训练学

定价:35.00元

作者:冯振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9631225

字数:256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式太极拳基础功法训练学》打破了以套路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让练习者体悟陈式太极拳的精髓,主张在规模化教学和训练中、自学练习中应以拳理和基本功为主。在把握好陈式太极拳基本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再进行套路练习,多年的实践证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式太极拳基础功法训练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让读者对太极拳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分别介绍了太极拳的生理学基础、特点、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练功法则和练习阶段与方法等基本知识,下篇实践部分以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为主体内容,从基本的准备活动、缠丝劲到陈式太极拳的发力和跳跃练习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后摘录了部分陈式太极拳拳论。

目录


作者介绍


冯振旗,生于1968年,曾用名,冯伟振,别号,清风居士,河南省襄城县人,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硕士,副教授;工作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育部,现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太极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自幼习武,曾跟随多位武术家系统学习武术功法与技法;长期从事武术训练和教学工作:对传统武术技理有较深的研究,尤其擅长太极拳。研究方向传统武术理论与实践。

文摘


序言



形意五行拳: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传统武术瑰宝 形意五行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精妙的技击原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武术界享有盛誉。它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感悟生命哲学的途径。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阐释形意五行拳的核心要义、基本功法、主要套路以及实战应用,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学习指南。 一、 形意五行拳的起源与发展 形意拳,又称心意拳,相传由明末清初的宋远桥所创,经由多位武学大师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形意拳体系。而五行拳,则是形意拳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五种拳法,分别是: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它们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着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也象征着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机能。 形意拳的精髓在于“形”(动作)与“意”(意念)的统一,以及“内外兼修”的哲学思想。“形”指的是人体外部的动作姿态,如起势、进退、转折、发力等;“意”则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精神意念,如勇猛、果断、沉稳、刚烈等。形意拳强调内外相合,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从而达到内外和谐、刚柔相济的境界。 二、 形意五行拳的基本功法 形意五行拳的练习,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旨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更高级套路的学习和技击的应用做好准备。 1. 站桩(三体式):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根本桩法,也是一切形意拳技击动作的源头。它要求习练者身体保持一种稳定而有力的姿势,仿佛三足鼎立,故名三体式。正确的站桩姿势,能帮助习练者调整身体的重心,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感和力量感,同时也能疏通经络,强健体魄。站桩时,要做到头顶天、脚踏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腹部内收,膝盖微屈,全身放松但又暗含力量,意念集中,呼吸深长。 2. 走步:形意拳的走步,不同于一般的行走,它要求步随身移,身随步动,形成一种连绵不断、刚柔并济的独特步法。走步的训练,能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的移动速度和方向控制能力,为施展各种拳法和闪避攻击奠定基础。常见的走步有“进步”、“退步”、“进步转角”、“退步转角”等。 3. 发力训练:形意拳的发力,讲究“寸劲”、“爆发力”和“穿透力”。发力训练,是通过反复的模仿和练习,将身体的整体力量,通过特定的运动轨迹,瞬间爆发出来。这种发力方式,如同出膛的炮弹,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发力训练包括“抖肘”、“抖膀”、“催腰”、“催胯”等。 4. 呼吸与意念:呼吸和意念是形意拳练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呼吸要做到自然深长,气沉丹田,配合动作的起伏进行吞吐。意念则要根据具体的拳法和技击场景进行调整,或勇猛如火,或沉稳如山,或锐利如金,或灵动如水。呼吸与意念的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拳法的威力,达到“以内炼外”的效果。 三、 形意五行拳的主要套路介绍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础,也是核心。每一种拳法都蕴含着独特的技击原理和风格特点。 1. 劈拳(属金):劈拳以“力劈华山”之势,动作刚猛,以直线攻击为主。它的特点是“力顶、肩撞、肘打”,如同刀劈斧砍,势不可挡。劈拳的应用,多用于突破对方的防线,直接命中要害。练习劈拳,能锻炼人的胆气和魄力,培养勇猛无畏的精神。 2. 崩拳(属木):崩拳以“崩弹之力”见长,动作快速,如同弹簧般具有强大的弹性和穿透力。它的特点是“起落连环,进退连环”,既有向前崩弹的攻击,也有向后崩弹的防御。崩拳的应用,在于快速的连击和出其不意的攻击,能够让对手防不胜防。练习崩拳,能锻炼人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3. 钻拳(属水):钻拳以“钻天打地”之势,动作螺旋,力从地起,直贯全身。它的特点是“翻转螺旋,穿透有力”,如同水流钻入石缝,绵绵不绝,力道深厚。钻拳的应用,在于穿透对方的空档,击打其薄弱之处,或者进行缠斗时的近身攻击。练习钻拳,能锻炼人的柔韧性和控制力。 4. 炮拳(属火):炮拳以“炮打营盘”之势,动作猛烈,如同炮弹般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它的特点是“势猛力沉,直贯到底”,动作幅度较大,爆发力极强。炮拳的应用,在于瞬间的强大冲击,能够将对手震退或者击倒。练习炮拳,能锻炼人的力量和爆发力。 5. 横拳(属土):横拳以“横扫千军”之势,动作圆活,变化多端。它的特点是“腰为主宰,身法灵活”,既有横向的打击,也有绕打的攻击。横拳的应用,在于变化和化解对方的攻击,然后给予反击,是一种攻防兼备的拳法。练习横拳,能锻炼人的身体协调性和应变能力。 除了这五种基础的拳法,形意五行拳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套路,如“十二形”(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鸡形、犬形、鹞形、蛇形、鹰形、喜鹊形、燕形、鸡形)等,这些套路将五行拳的原理融入到模仿动物的动作中,更加形象生动,也更具技击实效。 四、 形意五行拳的技击应用 形意五行拳的技击,强调“以意为先,以力为辅,以形为末”。它并非单纯的肢体对抗,而是身心合一的智慧搏斗。 1. 整体发力:形意拳的攻击,强调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力量从脚下生根,通过腰胯的传导,最终通过手臂爆发出来。这种整体发力,使得攻击更加迅猛有力,难以抵挡。 2. 近身短打:形意拳的许多技击技巧,都适用于近身搏斗。通过钻拳、横拳等拳法,可以有效地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攻击,并且能利用身体的重心变化,避开对方的锋芒。 3. 以巧破力:形意拳并非一味地追求蛮力,而是强调以巧破力,以意导力。通过对相手劲力的感知和借用,能够以最小的力气,化解对方的攻击,并伺机反击。 4. 心意相通:在实战中,形意拳要求习练者能够通过对手的眼神、动作等细微之处,判断其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应对。这种心意相通,是高境界形意拳家所追求的目标。 五、 形意五行拳的养生之道 形意五行拳不仅是一种技击术,更是一种养生之道。长期练习形意五行拳,能够带来诸多身心益处: 强健体魄:通过桩功、走步、发力训练,能够增强身体的骨骼、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疏通经络:拳法中的动作,能够有效地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调节情绪:练拳过程中,意念的集中和呼吸的调理,有助于平复内心的焦虑和浮躁,培养沉静、专注的心态。 提升精神:形意拳中所蕴含的刚毅、坚韧、勇猛等精神特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习练者,使其在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延年益寿:通过内外兼修,形意五行拳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平衡,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结语 形意五行拳,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您打开形意五行拳的大门,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并在练习中获得身心的双重提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定能在形意五行拳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与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沉稳的墨绿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显得既古典又不失现代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有一种非常舒适的触感,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和练习的教材来说至关重要。内页的排版布局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大段文字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插图部分,线条清晰流畅,动作要领的分解图细致入微,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关键的重心和发力点。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外在到内在,都传递出一种严谨、专业的态度,让人对书中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和信任感。可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就已经能感受到一股沉静下来的力量,非常适合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评分

我一直对外丹功和内家心法比较感兴趣,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操指导的入门读物。这本书在理论阐述部分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气沉丹田”之类的概念上,而是用了一种非常贴近现代生理学和运动科学的语言去解释太极拳中那些看似玄妙的原理。作者在讲解桩功的结构时,深入剖析了人体骨骼肌群的协同发力模式,这一点对我这个有运动基础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清晰的逻辑支撑。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用意不用力”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让读者“放松”,而是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意念的引导去调动深层的小肌肉群,从而达到整体的协调。这种将传统武学智慧与现代认知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原本望而却步的初学者也能找到切入点,开始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框架,而不是盲目模仿招式。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练习传统武术的爱好者,我深知一套好的功法教材,其价值往往体现在对基础动作的打磨深度上。这本书在基础功法的训练体系搭建上,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名称,而是将每一项基础练习,如开合练习、缠丝劲的初步体会,都进行了模块化的分解。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检验标准,这对于自我纠偏至关重要。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对自己的马步深度和腰胯的松沉度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调整,发现过去很多自认为正确的动作,其实都存在细微的偏差。特别是关于“定步”的练习描述,细致到脚掌受力的前后左右分布,这种精细到毫米级别的指导,让我体会到了功法训练的严谨性,它强调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和精准度,这才是内家功夫日积月累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但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内在的精神价值的传递。虽然表面上是在教拳架和桩功,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对时间、对自我修炼的深刻理解。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武术一脉相承的敬畏之心。其中穿插了一些关于习武者心性修养的论述,谈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松静的状态,如何面对练习中的瓶颈和挫败感。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师长在耳边低语,引导着读者不仅要练好拳,更要练好自己。这种对内在修养的强调,使得练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从单纯的肢体活动升华为一种生活哲学和自我完善的途径。

评分

从编排的逻辑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符合认知规律,它采取了一种“先筑基,后应用”的稳健推进方式。起初的章节专注于身体的感知、呼吸的调整和基础的站桩,这是最枯燥但也最关键的部分,作者用巧妙的语言引导读者坚持下来。随后才逐渐引入较为复杂的步法和转体的训练,并且在每一步的衔接处都设有“承上启下”的小结,帮助读者巩固前一阶段的理解。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避免了初学者因为内容跳跃性太大而产生的畏难情绪。此外,书中对常见错误和误区的提示非常及时和具体,几乎是你刚产生一个疑问,下一页马上就会给出针对性的解答和修正方案,极大地提高了自学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了走弯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